Image

家风无言,浸润孩子的一生

2020-06-03

张元济先生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的确,晴耕雨读,诗书传家,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家训,这种价值观,也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的基础。今天群学书院与诸君分享的文章,作者是安徽师范大学的杨惠老师,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普通人家,是怎样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无言家风中得到浸润的。

家风无言

文 | 杨惠

图 | 丰子恺

朗读 | 蓝素电台 暮晓

01

能够形成格言警句并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自然并非家家都有,然而普通人家并不因此而缺乏自己的家风,虽不必形成文字让子弟每日诵读,却深深渗透在长辈对子女的日常教育中,并在代际传承中有所继承有所发展。

我父母都是从农村招工进城的普通工人,受学校教育不多。父亲成为高级技工后,以而立之年再读夜大,由于缺乏前期基础,求学之路饱尝艰辛;母亲偶尔回忆起她在外婆家的日子,最难过的不是吃不饱的童年,不是累到直不起腰的农活,而是刚上中学即逢“文革”,因亲属成为“牛鬼蛇神”而无法继续学业。

或许正因这些坎坷和遗憾,父母特别注重两个儿女的教育,态度严厉到甚至有些粗暴。只要我们姐弟俩在读书写字,母亲从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打扰,这在当时我们所居住的工厂家属区,多少显得有些另类。

家属大院几乎家家一双顽劣儿女,有规律得令人诧异,各家的孩子们,根据年龄段分别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是同学。那些正为生活所苦的父母同事兼同学家长,对于孩子读书的态度,大多秉承道家精神,无为而治,想读便读,不想读便不读。在这样高度雷同的环境中,像我父母这样虽然也为柴米油盐深深困扰,却严格要求孩子读书的,颇为罕见。

于是读书变成了家中不成文的戒律,必须遵守;也变成种子,滋养在我们姐弟心中。于父母,或许是儿女将来谋稻梁的良苦用心,于我,则逐渐变成了真心喜好。读着读着,渐渐也知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虽大声背诵着,其实并不知其深意。

02

我们生活的工厂区在城市南端,四周除了大大小小的工厂,更多的是包围了工厂的村庄,20世纪80年代一个五线小城的城乡接合部,进城的唯一一班公共汽车每天只骄傲地发送几趟根本无法预知的车次,其神秘和荒诞的程度堪比高行健著名的话剧《车站》。

那时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其实并不怎么向往,最感兴趣的,是在假日携一本书去近在咫尺的巢湖岸边,或者看湖光山色、渔舟唱晚,或者找一块地方坐着读书,只是无端觉得这湖真好,却说不出其中妙处。几年以后读大学中文系,学习唐诗的过程却一次次带我重返故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立刻使我眼前浮现出那些在巢湖岸边眺望浩渺湖水而被震惊的许多个下午;“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总使我想起那宽大圩埂下,稻田连绵水鸟惊起。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几乎立刻带我回到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每天早上天不亮,母亲就叫醒我陪她到巢湖边清洗衣裳,岸边有很多石头早已被水磨平,附近工厂和村庄的家庭主妇们都来此洗衣。天空是欲醒未醒的灰蓝,月亮挂在离水不远的西天,许多个棒槌敲打在石头上,空濛的水面上“硁”、“砰”的回声此起彼伏。我把手和脚泡在大湖里,那水经过日与月一天的轮转,竟是微温的,它一遍遍抚摸着我,像母亲的手。

至此我才懂得,原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竟是这样相辅相成。读书即是行走,不知不觉中心灵已接触遥不可及的外部世界,当囿于现实无法身临其境,读书是最好的精神抵达;行走亦是读书,一次哪怕微不足道却真心付出的行走,也是难得的田野阅读。二者不可偏废,然亦不必期待急功近利的一对一回报,人在三四月做该做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

03

当我亦为人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然而然成为家教的一部分。其实我深知也许不能读满万卷书,也未必能行到万里路,但这并不妨碍将其作为一种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去追求和体验。那就先从绘本开始我们的读书之旅吧。

至今依然记得孩子正儿八经阅读的第一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一遍遍体会这一对兔妈妈和兔宝宝的睡前游戏,带给我们多少喜悦与感动。从此以后渐入正轨,根据年龄阅读不同的图书,一点点引导孩子进入书的世界,从最初我帮孩子选书到现在孩子自己主动要求买书,即使当她开始面临频繁的考试和中考的压力,也依然保持基本阅读量,逐渐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

我希望她能慢慢明白,在她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橱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花园,展示着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这些书和那些书之间,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成通向未来的线索;而所有的书,共同构成广阔无边的美丽新世界,等待着她去发现、去体验、去爱。

假期里,我们经常行走在路上。

曼妙的西湖和如烟的苏堤,使孩子明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果真恰如其分;

千变万化的美景和登山的酸甜苦辣,使孩子知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原来名不虚传;

从长春到芜湖千里之遥,高铁以接近300公里的时速奔驰8个小时,孩子在疲倦中竟记起莱蒙托夫的《祖国》:“但是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数次北京之行,我们参观了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验着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大碰撞大融合,她慢慢跟上这城市的节奏。她喜欢在国家图书馆泡上一整天,也喜欢在紫竹院公园溜天然冰;她喜欢拥挤在干净快捷的北京地铁里,也喜欢坐在人艺剧场静静地欣赏《日出》;她喜欢骑着小黄车穿梭在碧槐满荫的大街小巷,也喜欢在西直门地标建筑里和新结识的小伙伴讨论卡内基其人其书。一次又一次行走在北京,孩子得以更加丰富直观地阅读北京、熟悉北京,它既是书本上那个高大尊贵的首都,也是普通人衣食住行的家园;它既是古老文明精心传承的古都,也是现代潮流风起云涌的先锋;它既是鲁迅、老舍的北平,也是她自己一步步丈量出来的北京。孩子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令人惊叹令人感慨令人欲说还休的城市,一遍遍听着汪峰的《北京,北京》,一本本阅读该看的书,一遍遍埋头刷永远做不完的试卷,一声声自信满满地说“北京,等着我”。

读书,行走,体验,热爱,关于读书和行走的家风就这样从父母那里传递给我,再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我女儿,如能使她未来之路自信、独立、平安、幸福,也祈盼这一无言的家风能代代相传。

注:本文曾获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2017年度第一届“书香天使”读书活动征文一等奖。

群学书院特别推荐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