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送啥?看完故宫旧藏的这些玩具,我惊呆了!古人小时候这么潮!
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
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和百万家庭深度看展览
给孩子送礼物,“玩具”是很热门的,现在科技发达,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能是玩具,有时候就想,雍正、乾隆以及宫里的孩子,小时候都玩啥呢?
不看不知道,一看只能说:我也好想要!!!
-1-
玩“家家酒”
哪个孩子不爱过家家呢?但这可不是现代专属的。
明朝的这幅画中俩孩子就在过家家,小炉小鼎小桃子还有小人儿,真是精致。
《婴戏图卷》明 夏葵(传)
故宫这套扮“家家酒”的小玩意儿,就更精致了。小瓷茶具、成套小银酒具、锡制小火锅、小碗,皇子公主们聚在一起,就能开一个“微缩餐会”了。
扮“家家酒”的小玩意儿
“办餐会”前,再拎着小篮子去装些水果和点心。
藤编小篮 清
还能顺便“纺线”玩儿~
小纺车 清
这要是给我,我能玩一整天。
-2-
玩木偶
看到这只木猴的时候,我首先是拒绝的,这口红色号太迷了。
看似不太精细,但其实它的头和四肢都可以活动…想一想就觉得有些诡异了。
木猴 清晚期
可这个机械人就厉害了!是法国进献的礼物。
翻顶机械人 19世纪
看山去平平无奇,其实,人偶下方的盒子里是控制音乐、人物动作的机械装置。
上弦以后,人偶就开始表演,活活做了一套体操给你看。
这是皇家的豪华玩具了。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洋某国曾进贡18个机械人玩偶,能演整部《西厢记》,张生、莺莺、红娘、惠明等人偶能“自行开箱加衣,揖让进退,俨然如生”。演完一出,人物“自脱衣卧箱中”,临出场时还可自动起立。
宫里的娃玩人偶,现在的我们玩芭比娃娃,童心是一点都没变。
《升平乐事》图册
-3-
玩益智
八音盒在当时是个稀奇的玩意儿,这个八音盒上弦启动后,八音装置奏出乐曲,蝴蝶锤敲击钟碗合奏,能演奏八首中国乐曲。同时,两侧的舞蹈人偶还会跟着跳舞。
说来惭愧,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一个像样的八音盒。
八音盒 19世纪 瑞士制造
这套积木,乍一看和我们现在的还挺像,但是光看说明书上的图,就知道它不简单。
它有“长、方、钝、锐、圆、半圆”等不同的形状。另外还有铁质的,摆弄搭建时需用螺丝钉旋拧固定,可以组成建筑、几何体、甚至是汽车、轮船等。
西洋积木 清
这套蒙古象棋,一看我就想说,有些豪华啊。
这种棋迟至清初传入内地,走法和国际象棋比较像,共有32枚,设有两将、两炮、四象、四马、四车、十六卒。
棋子中骑马武士相当于将、狮子相当于炮、马拉车相当于车、骆驼相当于象、站立的马相当于马、端坐的人相当于卒。
蒙古象棋 清
竟然还有“七巧板”的原型?
《七巧图》是清宫中的传统玩具,根据几何图形可以任意组合的原理,将移动不便的桌子缩小改为方寸间可移动的板,听着就有些难度。
《七巧图》 清
这套折叠式“升官图”,你可以理解为古代版的“大富翁”。它上面绘制了清代的官僚系统,外圈是从白丁到状元的功名出身,中圈是六部衙门,内圈是官阶最高的太傅,太师,太保。
玩时转动一个四面分别刻有“德、才、功、赃”陀螺,看倒的一面是何字,然后对照盘格内文字对号入座,就知道所获官职是升是降。
折叠式“升官图” 清光绪
-4-
玩动物
这只木狮子应该是头母的,它的头和四肢可以活动,是清宫从德国买的。
木狮子 清晚期
这一对铜钱编的狮子就顺眼多了,不止顺眼,可以说手法非常巧妙。全身是铜钱,还加了金属饰物,还有红色绒球,很有气势。
它们曾在1924年西安举办的赈灾义展中亮相,是清宫廷中有特殊贡献的玩具。
铜钱编狮子 清
这个快乐的风筝龙,双眼是可以活动的,内部结构非常细密,是清宫游戏器具中的精品。
纸制龙形风筝 清晚期
孩子大了以后,就可以打麻将了哈哈哈哈~
开个玩笑,这幅麻将牌是清宫后妃玩的。“龙和凤”,其实就是民间牌里的“发和中”,这体现了皇家特色。
骨质麻将牌 清
虽然宫里的孩子没有iPad,王者和吃鸡,但在玩儿上,也是淋漓尽致。
在《升平乐事》这组图册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
举着牵线木偶:
拿着高级的“花灯”:
自己演奏乐器:
滚绣球:
点炮仗:
拉着豪华的玩具车:
早一点到南宋,小小的孩子就知道舞刀弄枪了。
《秋庭婴戏图》南宋 佚名
只能说,可爱的熊孩子,在历史的洪流中,越来越皮了。
最后弱弱地说一句:
故宫,你听见了吗?这些玩具,啥时候出个文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