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反俗为雅,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辛弃疾之外自成一派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淮左名都》、《疏影》、《暗香》等。
姜夔数次科举不中,遂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词风潇洒,讲究韵律,多自度腔,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自度腔指不依旧谱而自作的新曲。姜夔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他的音节文采在当时为一时之冠。同时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对他的词也深为叹服,曾和他填词互相酬唱。
与周邦彦相比,姜夔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他的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
下面,请阅读两首姜夔所作的词,从中,我们可以对姜夔的词有所领悟:
《庆宫春》 姜夔
序: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词牌名又名《庆春宫》。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始自北宋周邦彦《片玉词》,仄韵始自南宋王沂孙《碧山词》。
这首词是一首追念昔游之作,词的小序把写作背景、时间、地点、缘由都交代得较清楚。
上片写泛舟垂虹忆旧,描写冬末春初寂寥景色,追忆与伊人泛舟夜归情景;下片触景兴怀,将怀古与思念之情合一。全词意境空灵浑融,格调高雅清远,词采精工秀逸。
近代学者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道:“起笔即秀逸而工,承以‘盟鸥’三句,着笔起灵。此下回首前游,凄然凝望,山压眉低,此中当有人在,故下阙言旧地重过,已明础人去,酒醒波远,倚栏之惆怅可知。”
还有一首是姜夔的自度曲,描写的是春游时与昔日恋人相似的女子偶遇,而勾起对往日情致的美好回忆。
《琵琶仙》 姜夔
序:《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啼鴂[jué]:指悲鸣的杜鹃。
上片描写词人春游时误认一位女子为曾经的恋人,既惊喜又失望;下片抒发了词人对时序更迭、物是人非的感慨。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评价道:“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链,得言外意。”
姜夔每谱成一首自度曲,先用笛子吹奏,朋友歌而和之。无论是依谱填词,还是自创曲作词,姜夔都以律就词,既具情词之美,又具声情之美。
他虽然一生过着飘零寓居的生活,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始终保持着清淡的个性与独立的人格。他以布衣身份对宋代音乐、曲词、书法、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词自从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轼、辛弃疾,还是周邦彦、秦观,他们都是既有雅调,也有俗词。
而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姜夔的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辛弃疾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