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当作神话故事看的一部先秦古籍,《山海经》
神话故事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历史中的真实故事经过民间演绎都能变成神话。武王伐纣的故事被写入了《封神演义》,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被写入了《西游记》。早在先秦时期,出现了一部古籍,内容庞杂,虽然全书只有3万字左右,但书中的很多细节,都成了后世神话传说的源头。这部奇书就是《山海经》,它成书时间一直是个谜。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山海经》成书时间在战国时期,作者是楚国人。
《山海经》从内容上看,更像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历史、地理、动植物、矿物、民俗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的内容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海经》的内容虽然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但其中的内容多为奇闻异事,神话中常常出现的巴蛇、烛龙等形象的出处就在这里。
由于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在汉代就成了一部“畅销书”。有画家还给书中内容配上了插图,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让《山海经》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山海图》。有学者通过考据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山经》和《海经》的成书时间不同,《山经》条例清楚,应该是先有文字再有插图;《海经》更像是图解文字,应该是先有插图再有文字。如果这一点能够得到学术界的统一认定,那么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也有积极意义。
学术界关于《山海经》和《山海图》到底是不是一部书的两个名字,还存在争议。有小部分学者认为,《山海图》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并且考证出晋代的郭璞和陶渊明曾经见过《山海图》。到底真实情况如何,还需要通过考古提供有力的证据。《山海图》在晋代之后就没有现世,后世常见的《山海图》更多是指图解《山海经》。
晋代著名文学家郭璞十分看重《山海经》这部古籍,他亲自校注了这本书,将琐碎的、片段化的细节,尽可能地统一润色,形成有条理的内容。郭璞的工作相当于重新编修审定了《山海经》,为后人保留了一批重要的古代神话故事。郭璞之后,宋代、明代和清代都重新对《山海经》进行了校注。其中以明代大学者杨慎的校注质量最高,现代《山海经》的通行本,大多都采用了杨慎的版本。
玄幻离奇的神话故事,再加上现代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这部《山海经》在21世纪又成了畅销书。作家、画家纷纷从中寻找创作灵感,让《山海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