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清代皇帝专属的秘技您可知否?

2020-05-29

中国家具自夏商周开始的最早期的雏形阶段,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清代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具中,有一件以鹿之犄角为材料制成的坐具——鹿角椅。它的外型粗犷,造型奇特,从顺治入关到嘉庆,除雍正外,四个皇帝都坐过这种特殊的椅子——鹿角椅。

乾隆年间制成的鹿角椅,是清代帝王塞外行猎的历史见证,是一件很有特色的座具。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他的《御制诗集》里,曾专门咏诗提及这件鹿角椅,足见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在历史上,除了紫禁城外,东北的盛京和承德的避暑山庄也曾保存有清代帝王留下来的鹿角椅,可惜由于清代末年,国势衰微,战乱频繁,许多旧藏的鹿角椅都毁于战火,现在只有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个别博物馆里还珍藏有为数极少的鹿角椅,更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所介绍的这件鹿角椅,虽然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仍保持完好,实属不易。透过这件气势恢宏的鹿角椅,我们不难领悟出,几个世纪前英勇善战的满族曾经建立起的赫赫辉煌的武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此鹿角椅系故宫仅存的三件鹿角椅之一,制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椅高131.5Cm,宽92Cm,纵76.5cm,座高53.5cm,背高78Cm。

此椅造型别致,四条腿用四条鹿角制成,角根部分作足,其自然形态恰好形成外翻马蹄。前后两面椅腿向里的一侧横生一叉,构成支撑坐面的托角枨,两侧面用另外的角叉作榫插入,形成托角枨。坐面用黄花梨木制成,呈扁平葫芦形,前边沿微向内凹,外沿用牛角包嵌成两条横向素混面,两条牛角片中间嵌一道象牙细条。椅面两侧及后面的边框上,装骨雕勾卷云纹花牙,再上即为靠背扶手,系用一只鹿的两只角做成。两支角的根部,还连在鹿的头盖骨上。正中用两支两端作榫的角把坐面和两支作椅圈的鹿角连在一起。椅圈的角从搭脑处伸向两边,又向前顺势而下,构成扶手。椅背两支竖角之间镶一块红木板,上以隶书刻乾隆帝壬辰年季夏中澣题诗:

制椅犹看双角全,乌号命中想当年。

神威讵止群藩詟,圣构应谋万载绵。

不敢坐兮恒敬仰,既知朴矣愿捐妍。

盛京惟远兴州近,家法钦承一例然。

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从诗句中可以得知,此椅系用康熙帝亲猎之鹿制成。

用鹿角做椅除了别出心裁外还和大清“马背上的民族有关”。满清入关以前,是个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能骑善射,骁勇善战。入关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大肆宣扬其“以弓矢定天下”的宏伟业绩,强调“居安思危”,“下马则亡”的思想,把踦射武功作为家法、祖制,要求后代矢志不忘。清统治者年年组织到塞外举行大规模围猎活动,寓武功训练于围猎活动之中。后代皇帝都把行围打猎所获鹿角制成鹿角椅,既炫耀了自已谨遵祖制之功,又将其作为教育后代的教具。由此可见,鹿角椅的制作,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鹿角椅作为象征王者风范的坐具,也深受民间的喜欢,它也成为了古典具中的一款经典之作。此款鹿角椅就是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鹿角椅一比一复制而成。选取极为难得近似造型的麋鹿角,彰显鹿角椅的霸气和风韵。相互之间搭配和谐,对称自然,结构完美,体现了古代工艺珍品的艺术之美。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