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间的剪纸是怎么来的?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装饰艺术之一,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过去,人们常用纸做成各种各样的人像和物像,与逝者一起下葬或者在葬礼上燃烧,这种习俗在某些地方仍可以见到。另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或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代,剪纸更多用于装饰,用来点缀门窗、墙壁、镜子、灯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而且剪纸本身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他人。
那么剪纸是如何在北京流行开来的呢?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清代,北京城有一户人家,只有两口人,一个是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一个是叫秀女的姑娘。这祖孙两个都是心灵手巧的人,几张纸到她们手里,很快就能被剪裁成活灵活现的花鸟鱼兽图样,所以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平常日子,不断有人登门求讨。她们祖孙二人也是有求必应,后来就干脆以剪花样子谋生了。秀女与老奶奶接触的差不多都是穷苦人。
比如有些小伙子结婚了,没钱布置新房,她们就会给剪点纸花,贴在窗户上、门框上,铺在床铺上,粘在墙上,热热闹闹,显得十分喜庆,使新房一点也不显得“穷气”。有的姑娘做新鞋,她们就给剪点鞋样,绣在鞋面上,姑娘穿在脚上,走到哪里,都有人夸赞花样好。在光绪年间的一天,朝廷下旨说要给圣母皇太后慈禧办六十大寿京城内外都要进贡寿礼银,上下臣民在慈禧寿日那天都要穿上拜寿服。
什么是拜寿服呢?就是以仙鹤和梅花鹿构成的“六(鹿)合(鹤)同春”图案的袍服。那个时代,老百姓们都不敢违抗圣旨,一时间,京城上下,许多绣花作坊都忙了起来。有钱的大户人家,为了讨太后欢心,找绣花工用金丝银线作图样,要求将拜寿服点缀得越华丽越好;一些小财主也想方设法地制作新袍子,撑面子,折腾得京城几十家绣工坊,以及小门小户零散的绣工,连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了。
这么一来,绣工钱也与日俱增,一天一个价码,越来越贵。俗话说:“干打不成高墙,没钱盖不起瓦房。”慈禧办寿,忙坏了绣工,更难住了千百户的穷苦人家。他们愁眉不展,怎么也筹不出钱来做拜寿服。有人说干脆溜出京城吧,到深山里去躲躲,可是更多的人还是舍不得离开家。秀女和老奶奶就是这样的人家。她们坐在家里发愁啊,眼看一天天过去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老奶奶后来决定让秀女外出躲一躲。可是秀女又怎么忍心将老奶奶丢下不管呢?有一天,秀女家突然来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老奶奶看见了以为是来讨剪纸花样的。可还没问,她就恳求说:“老奶奶,您行个好,施舍点吃的吧!”没等老奶奶开口,站在一旁的秀女就到灶房里,捧了两个窝头出来。那个姑娘倒是不客气,接过来就吃。老奶奶见她吃得急,怕她噎着,又去灶房给她烧水喝去了。
正吃得香的时候,这姑娘抬起头笑眯眯地对秀女说:“请再给我一块咸菜吧!”秀女一听,心想:“是呀,刚才怎么就忘了给拿一块咸菜来?”她赶紧又去灶房拿咸菜。可是等秀女从灶房里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这姑娘不见了。秀女门里门外,到处找了找,没有发现人影。等她回到屋里时,发现桌上放着一件布子,就急着喊了一句:“姐姐,你的衣服还在这儿!”由于声音大,连老奶奶都听到了。
老奶奶一听那姑娘走了,还落下了一件衣服,说:“女,你看那姑娘穿得太单薄了,你赶紧去追她去,把衣服给她。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和秀女出了门,一南一北分头追,追出了足足几里地,也没有找到她们回去后,将那衣服抖落开一看,原来是一件“六合同春”拜寿用的袍子!老奶奶夸道:“这花样绣得还真不错啊!”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抚摸袍子上的绣花。等她们把袍子全打开时,两人全惊呆了,原来衣服上的花纹不是绣上去的,而是用花样剪纸贴上去的。
就在老奶奶心里觉得纳闷的时候,秀女兴奋得几乎要跳跃起来。她说:“奶奶,我猜这姐姐一定是专门给咱们送六合同春’拜寿袍的花样子来啦!”听秀女这么一说,老奶奶也恍然大悟:“或许是天上的织女神仙下凡,来帮助咱们穷苦人的忙,解决咱们为太后办寿的烦恼。秀女听老奶奶也这么说,就更加高兴了,她兴奋地说:“奶奶,既然姐姐送花样子来了,我们就照着花样子学。”
于是,秀女与老奶奶就照着制作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做出了一件“六合同春”的拜寿袍。老奶奶让秀女穿在身上一试,还真看不出来图案是用针线绣上的还是用剪纸贴上去的。后来,秀女和老奶奶用剪纸制作“六合同春”拜寿服的事情便在胡同里悄悄地传开了。一时间,北京城里不单是穷苦人家找上门来求做甚至一些有钱的人也纷纷来定做拜寿服。
慈禧六十大寿那天,一些官员也穿着秀女和老奶奶精心制作的拜寿服到宫中祝寿,狡诈的慈禧都分辨不出袍子上的图案是用手绣的还是用剪纸贴的。由此开始,北京民间的剪纸艺术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