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泥巴制作的器物——陶鬶,演变千年成为商周青铜器文明的渊薮
一块泥巴制作的器物——陶鬶,演变千年成为商周青铜器文明的渊薮@三绝纬编
图|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陶鬶
1928年,在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出土了龙山文化时期的一种陶器,它有长长的流口、把手和肥大的足部。这种陶器的名字叫“鬶”(guī),源于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鬶”的记载,因为文献里的描述和器物的外貌很相似。
“鬶,三足釜也,有柄、喙”。釜是没有足的圆底器物,柄是把手,喙是像鸟嘴一样可以往外倾倒的流口。而鬶,则是有三条腿的釜和柄、喙的组合物。
在出土发现的原始陶器中,陶鬶是其中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一种器物,以其特殊的造型而格外引人注目。但这种造型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原始先民在摹仿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长期的造型经验积累之后,加入了新的元素,并不断赋予陶鬶新的生命力。
因为出土的陶鬶数量非常丰富,观察不同发展阶段陶鬶形态的差异,可以让我们了解陶鬶的形成过程、功能,以及在制陶过程中技术、观念、习俗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开始对陶鬶的发展来展开讨论。
图|造型独特的陶鬶
01
陶鬶实用至上的发展过程:从三块石头到三足器
早在新石器早期,先民就培植了水稻、粟以及薯等农作物。既然定居农业出现了,那么人们就需要很多的锅碗瓢盆来装粮食、煮粮食。在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的陶釜,它的底部造型就只是一个圆底。这可能是摹仿了植物类器具的形态,类似葫芦剖开后制成的水瓢。这种植物类的器具被陶器所取代,因为陶器更加坚固、耐火。
那问题就出现了,圆底的器物该怎么加热呢?古人为此想出了一个法子,在陶釜底下放三块石头就可以加热了。同样在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就发现有了不少这样的石头。
图|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出土的一件圆底陶釜
图|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出土的用来加热的三块石头
但是人们发现自然界里的石头不太规整,器物放上去可能会倒,所以他们就烧制了平整的结构支脚。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陶支脚,就可以把陶器平稳地架在支脚上。但是后来人们又发现支脚也不方便,每次加热都要重新拼过太麻烦了。所以他们就直接把三条腿粘在陶器的底上,把它制成一个整体,在之后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这种情况。
之后人们又想,加热后的陶器要怎么拿呢?于是他们就在器身旁边,加了一个把手,就不怕加热后烫伤手了。后来人们怕一个把手可能会不够,就在器身上又加了一个把手。
但是人们发现,直接用陶鬶往碗里倒东西的时候,会出现对不准的情况。所以他们把陶鬶的口部拉长再加一个凹槽,制成了流口。还有一些陶鬶在之后的发展中,也发生了变化。原来陶鬶的足部是实心的,后来变成了空心的“袋足”。这种底部中空的袋足,在烧水的时候,由于水填满了袋足,使它的受热面积变大,可以加快水烧开的速度。
图|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陶支脚
图|支脚同陶器制成一个整体
图|加了一个把手的陶器
图|加了两个把手的陶器
图|陶鬶口部的流口设计
图|空心的“袋足”
02
从实用发展成装饰器具,逐渐成为一种跟礼仪相关的礼器
早期先民在制作陶鬶时,就已经开始采用模具技术了。但是各个部分在组合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这一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鬶,它的腹部连接部分可能会不太坚固,所以人们会下意识地会用手把它捏一下。但是捏完一圈以后发现这个地方不平整了,然后他们就又搓了一个泥条,把它粘在器物上面,再沿着泥条用手按一下,使它变得牢固一点。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好像也挺好看的。所以在制陶时,即便不是为了加固,他们也会做出这种带有装饰性的泥条。
图|大汶口文化时期有装饰性泥条的陶鬶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所谓的艺术,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很大程度上,装饰性要比实用性强很多。陶鬶在之后的发展中,也朝着装饰艺术的方向上发展了。在山东临沂大范庄遗址出土的一件大汶口时期的陶鬶,它的脖颈很高,流口变长。最有特点的是在口沿上高起的一个小台子,这个台子还有镂空的设计。
从实用性方面来看,台子的设计反倒会使清洗变得困难,好像它的存在只是感觉好看而已。另外,把手变薄了,要是提起装满水的陶鬶,很有可能会断掉。而且器物的壁也很薄,也装不了太多东西。这样看来,不能实用,那便只能摆着让人看的。
图|山东临沂大范庄遗址出土的一件大汶口时期的陶鬶
在古代,能摆着让人看的很可能是在某种仪式场合里,比如说祭祀。而且考古学家检测出,陶鬶里面有酒类液体的残留物。在《礼记·礼运》中,有关于孔子对于原始时期酒祭的记载。可见装酒的陶鬶,是用来献给神明进行祭祀的。
“故玄酒在室,醴醆(lǐ zhǎn)在户,粢醍(zī tí)在堂,澄酒在下······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醴醆以献,荐其燔炙······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
03
陶鬶的衍生发展:在模仿基础上,加上想象进行改造,并赋予新的文化意义
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并不是只会简单地复制一种现有的物体。他们还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改造,赋予它新的文化意义。
(1)受“鸟崇拜”观念影响,在陶鬶中加入鸟的元素
在原始时代的中国,就已经普遍存在崇拜的现象。比如古籍记载中,山东、江苏一带的东方各种夷人,他们最初以崇拜鸟为主,越人的图腾标志就是鸟的图腾。
所以有着鸟崇拜的观念,再反映到陶鬶的制作上,就是在陶鬶中加入鸟的设计元素。比如这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鼎,它的足尖就像是鸟喙,而且足上还有鸟的两个眼睛,中间还有装饰条纹,整个足就像一个鸟头的形状。
图|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鼎
图|鸟崇拜,金乌负日的传说
更有甚者,致力于将陶鬶做成鸟的形状。看这一件陶鬶,是不是有点像一只鸟。所以在下一件作品中,先民就真的将它变成了一只鸟,你看它的背部那一对把手,像不像是一双翅膀的形象?还在尾部加了一个小尾巴,整体上就像一只仰着脖子,正在欢快啼叫的鸟儿。
(2)从陶鬶变成青铜鬶,青铜器继承了陶鬶里所蕴含的那些文化
青铜器的出现,是国家形态进入更加高级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那么,在龙山文化晚期,就已经是青铜时代的初期阶段了。在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曾经出土过一块龙山时代文化时期的青铜鬶残片。
进入夏商周以后,产生了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乐文化。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鬶,它的造型仍然是三足器,把手,长流口。它的名字叫爵,爵是什么?爵是雀,雀就是鸟,所以它仍然是一只鸟的形象。
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尊,整体造型模仿了一只鸮(xiāo)的形象。鸮就是猫头鹰,所以这仍然是一件鸟类青铜鬶。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陶鬶是差不多的。可以说,陶鬶里所蕴含的那些文化,都被青铜器继承了,成为了青铜文化的一部分。
图|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一块龙山时代文化时期的青铜鬶残片
图|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爵
图|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尊
总结:
陶鬶的造型,三足、把手、流口、袋足,是出于早期先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之后发展成装饰性器具,则是先民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结果,进而被应用于祭祀礼仪场合。除此之外,“鸟崇拜”观念和青铜器的出现,也会对陶鬶的发展产生影响。
简单点说就是,先民们用一块泥巴制作了一件器物,慢慢演变,最后成为一只鸟。另外,陶幚具有相对较复杂的造型和结构,这种造型直接体现了它的功能,因此,无论是从出现的时间上,还是从造型结构上讲,陶鬶都是原始陶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的造型是原始先民“设计”能力逐渐提高的直接表现。而陶鬶在见证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他们的精神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生命。
参考文献:
《试论青铜鬶》
《原始陶鬶考释》
《定格时代的记忆——龙山文化橙黄陶乳钉纹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