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向往的生活》演唱者竟是最牛木工,他造房子不画图,甲方超爱!

Image 2020-05-23

如题,他造房子,从来不画图,客户需先付款,不满意还不能改;即使客户满意,他不满意,也要立即拆除,自己出钱重做一次。

他和侄女组建乐队,共同演唱的歌曲“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个大果园,我愿放下所有追求,做个农夫去种田……”成为了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的主题曲。

他就是乔小刀,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业余歌手中的职业木匠”,生活里中的乔小刀简约随性,采访前他叮嘱格木君不要随意拔高采访基调:

“毕竟‘一个普通的木工’才是我现在的名片。我只想和大家纯粹地分享木工经验,共同成长。”

大家好,我是“种房子”的木工乔小刀,想和“格木文化”平台的朋友们聊聊“种房子”的经验。

2013年我来到云南,无事可做就买了些工具,自学木工技术,边学边做。后来我发现,如果每天锯木头做桌椅板凳,就算再研究20年,也超越不了现在活着的老木匠。

2013年,我的木匠工作室

“术业有专攻”,农民种田,木匠做家具,我的优势是“鬼点子多”,所以我选择从无到有“种”出富有创意的房子。

我开始研究微型小屋的制作——带轮子的房子、能在路上奔跑的房子、带翅膀的房子、悬浮空中的房子等,尽管有些还未实现。

很多人都看过我上面的这些作品,5年造出100多栋彩色房子,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缩影。

一些木友看完后惆怅地找到我:你的作品总是那么浪漫与梦幻,仿佛你有取之不竭的灵感,为什么我们总是找不到设计灵感?

对于创造者来说,成功完成作品的第一道坎儿就是“设计”,灵感究竟该从哪里来?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大家从我的设计作品中估计也能看出我一贯的设计风格——浪漫与梦幻。这源于我小时候所热爱的童话与魔法。

现在我的年纪越来越老,才会去追求童年那些虚无缥缈的梦。所以,如果一件作品能够得到小朋友的“青睐”,我就认为它基本及格了。

上述是我保持设计风格一致的方法,接下来说说灵感。

别人看我灵感不断,其实并非如此。我认为所有的灵感都是世间存在的,每个人只要善于发现,将其采摘,装到一个“瓶子”里,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罐头。这些“罐头”的灵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被打散或重组,甚至与其他物体嫁接拼合,而引发后来的能量。

这件作品便是动漫《哈儿的移动城堡》赋予我的灵感

完成一件作品,第一步是设计,第二步就是合适的材料。

我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会尽量使用废旧材料做东西,做坏了也不心疼,因此我早期的作品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无论金属、木材,还是其他材料,在没有客户的阶段,我对材料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好看,符合自己的审美,手头遇到什么材料就用什么,什么材料便宜就用什么,能捡来的材料绝不花钱买,只要自己满意就好,制作的东西也特别自由随意。

只有一张桌子的咖啡馆,墙是废旧布料和英文报纸糊的,

楼梯扶手是家具腿做的,吧台是老式录音机改的,

桌子是捡来的电缆架打造的

当面对客户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你需要倾听、理解,甚至是妥协于客户需求——先为出钱者考虑,再去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

我相信好的设计绝不是一意孤行的,多理解大自然,我们会包容更多的苦与难。

确定完设计方案,准备好材料,接下来就是选择“称手”的工具。我选择工具的标准是:不问价格,永远买最贵、最好的、最新款的。我认为工具是武器,也是朋友,只有最好的工具,才会更有力量、更顺利地帮助你实现目标。

我拥有自己的工房,家里的负一层车库也被我隔离出10㎡,改造成一个工具收藏间,各种工具码得工工整整,非常适合“摆拍”。

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工匠是不会在意这种工具视觉带来的满足,高手往往“深藏不露”,只有我这种“半调子”才喜欢炫耀这些“自卑”,在技术层面,我需要修炼的路还有很长。

对于创造者而言,最难的不是从1到N的创作,而是从0到1的开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许多人设计好了图纸,准备好了工具和材料,却在实际操作的第一步就被“劝退”了。

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在“房屋设计改造”方面的经验。

1.

外部钢结构,内部用木材

设计一个独立的房子,我的习惯是:整体框架、门、窗都用钢结构,内部用木材,这样就不容易变形。

2.

通风!通风!通风!

四面都要通风。顶高和地面也要有垂直对流的通风口,做好通风工作。

3.

10大防护

此外,还要处理好防风系统、考虑到季节、隔热、防晒、防寒、防雨、防火、防霉、防雷电、防蚊虫等相关问题。

屋子里从接电到上下水管,再到看不见的化粪池等,几乎所有和大自然天气有关的问题,都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周全,并由此选择合适的材料。

2018年3月,独立改造了自己的新家

古时候的人们把建筑师统称为“大木匠”,所以我们要掌握的不只是技术与材料,更要通晓天文地理、数学律历、易经佛学等。

我的精神偶像是宋末元初的刘秉忠,自己偶尔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去看看他留下的著作,感受他的博学兼收。

小贴士:

刘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后人称其为“大元帝国的设计师”。他以《周礼·考工纪》为指导,规划修建了元大都,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元大都城街巷规划极有规律,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除了大小街之外,还有384火巷、29弄通,颇为壮观。城墙周长28千米多,宫殿巍峨,寺庙雄伟,园圃美丽,街道宽敞,规模宏大,规划整齐。

元大都奠立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欧洲人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对元大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引起西方人对东方帝国的无限神往。

如果一定让我推荐一个学习方法,就是阅读淘宝网。它是一位最懂现实状况,并且各种知识应有尽有的“老师”。一般情况下遇到任何问题,大家习惯去百度搜,但淘宝是问题直接提供对应的材料和技术,以及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我曾经挖掘的两亩鱼塘总是渗水,放满水第二天就漏光了,为了让鱼塘不漏水,我就去淘宝搜“防渗膜”,然后直接打电话给卖家,让他告诉我如何施工、如何粘接、成本造价是多少、注意事项是什么等。

当你把所有的制作工艺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一遍,发来样品后再去实践,就可以规避很多弯路。

一些木友戏称我为“业余歌手中的职业木匠”,他们咨询我“成功”的经营理念。在这里我想说,如果喜欢木艺,挖个勺子,做个板凳,觉得会这点技能就去经营,实在太天真了。

有时候你必须放下一切,将所有的时间都付诸在这件事情上,才拥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造房子第5年,依然和团队一起学习素描和色彩,提升自己

我喜欢混合分解,认为市场学有点类似医学——自己的产品卖不好就是“病因”,通过不断地学习技能和了解自身,了解所处的大环境,等同于找到自己的病因。

“找”的这个过程异常艰辛,如果最开始的方向错了,用尽所有的力气也是白费。而“治”的过程就像喝中药一样苦,虽然有无数的不情愿,但都是为了让作品更适合市场。

我认为做设计和写一首歌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找灵感,捡素材,然后重新拆分重组与自己的感悟结合起来。但是变成成品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卖掉,才会更完美。卖不掉的,只能当情怀收藏,虽然也很美,但时间很贵。

2018年4月交房的7.2㎡小房子,

内部却能容纳15人聚会,颇受喜爱

总结上述大家可以发现,我的经营理念就是要“纯粹而善变地坚持”,做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事,并且要不断升级。

在现实的社会活着,目的要明确,每天都要有目的地学习,有目的地朝着你想要到达的方向直线前进。

但是这个直线又不是死磕的一成不变,要不断去调整变化和升级——这是我的理想主义无数次被现实拍死以后的感悟。走到今天,我才明白,能把艺术变成商业的人,就一定能把垃圾变成宝石。

破损的二手面包车被改造成“豪华”房车

讲到这里,我想分享给“格木文化”平台的木工爱好者们一段话:不管你刚刚踏进哪一个行业,只要找到“漏洞”,就等于找到能发光的孔;钻进去,就是另外的世界。

我不善于按部就班地学习,耐不住时间,每次投机取巧地走捷径到达一个理想山顶以后,看完风景,就下山虚心补基础课,这是我的学习方法。宁愿被人嘲笑眼高手低,也不能让想法落在技术后面。

记得一位喜欢乔小刀的木友这样告诉格木君:“比起传统木工行业,文创木工领域还不太成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能走下来的这些人(比如乔小刀)特别不容易,也很感谢他们能坚持着把这个行业做大,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创造一个更为成熟的行业与平台。”

六年过去,乔小刀把六年的生活写成了《归隐》:“莫问虚无灵魂,自有清风相对。”依旧是逍遥自在的灵魂,只是多了一份深沉。

乔小刀换过不同的艺名,换过不同的工种,他自谦“不懂房子”,却做了100多栋令人眼前一亮的小房子;看上去简约随性,却连一颗钉子、一把刷子,都要用心给它安置妥帖。

这或许正印证了他在《归隐》里所阐述的意境:不问时事,闭口缄言。不交不往,归一时间。造木画境,安居美好。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