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胡适、宗白华:写给20多岁的“后浪”们

2020-05-22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文丨宗白华

现在中国有许多的青年,实处于一种很可注意的状态,就是对于旧学术、旧思想、旧信条都已失去了信仰,而新学术、新思想、新信条还没有获着,心界中突然产生了一种空虚,思想情绪没有着落,行为举措没有标准,搔首踯躅,不知怎么才好,这就是普通所谓“青年的烦闷”。

这种青年烦闷的状态,以及由此状态产生的现象,如一方面对于一切怀疑,力求破坏。他方面,又对于一切武断,急求建设。思想没有定着,感情易于摇动,以及自杀逃走等等的事实,这本是向来“黎明运动”所常附带的现象,将来自然会趋于稳健创建的一途,为中国文化开一新纪元,就着过去历史上看来,本是很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自己既遇着这种时期,陷入这种状态,就不得不自谋解救的方法,以求早入稳健创造的境地。

这解救的方法,本也不少。譬如建立新人生观、新信条等类。但这都不嫌纡远了一点。须有科学哲学的精神研究,不是一时可以普遍的。我们现在须要筹出几种“具体的方法”,将这方法传播给烦闷的青年,待他们自己应用这种方法去解救他们的苦闷。我现在本着我一时的观察,想了几条方法,写出来引动大众的讨论,希望还得着更周密完备的计划,以解决这青年烦闷的问题,则中国解放运动的前途,可以免了许多的危险和牺牲了。

(一)唯美的眼光

唯美的眼光,就是我们把世界上社会上各种现象,无论美的,丑的,可恶的,龌龊的,伟丽的自然生活,以及鄙俗的社会生活,都把他当作一种艺术品看待——艺术品中本有表写丑恶的现象的——因为我们观览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小己的哀乐烦闷都已停止了,心中就得着一种安慰,一种宁静,一种精神界的愉乐。我们若把社会上可恶的事件当作一个艺术品观,我们的厌恶心就淡了。我们对于一种烦闷的事件作艺术的观察,我们的烦闷也就消了。所以,古时悲观的哲学家,就把人世,看做一半是“悲剧”,一半是“滑稽剧”,这虽是他悲观的人生观,但也正是他的艺术的眼光,为他自己解嘲。但我们却不必做这种消极的、悲观的人生观。我们要持纯粹的唯美主义,在一切丑的现象中看出他的美来,在一切无秩序的现象中看出他的秩序来,以减少我们厌恶烦恼的心思,排遣我们烦闷无聊的生活。

这还是消极的一方面说。积极的方面,也还有许多的好处:

(A)我们常时作艺术的观察,又常同艺术接近,我们就会渐渐的得着一种超小己的艺术人生观。这种艺术人生观就是把“人生生活”当作一种“艺术”看待,使他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总之,就是把我们的一生生活,当作一个艺术品似的创造。这种“艺术式的人生”,也同一个艺术品一样,是个很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人说,诗人歌德(Goethe)的“人生Life”,比他的诗还有价值,就是因为他的人生同一个高等艺术品一样,是很优美、很丰富、有意义、有价值的。

(B)我们持了唯美主义的人生观,消极方面可以减少小己的烦闷和痛苦,而积极的方面,又可以替社会提倡艺术的教育和艺术的创造。艺术教育,可以高尚社会人民的人格。艺术品是人类高等精神文化的表示,这两种的贡献,也就不算小的了。

总之,唯美主义,或艺术的人生观,可算得青年烦闷解救法之一种。

(二)研究的态度

怎样叫做研究的态度?当我们遇着一个困难或烦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就计较他对于切己的利害,以致引起感情的刺激,神经的昏乱,而平心静气,用研究的眼光,分析这事的原委、因果和真相,知这事有他的远因,近因,才会产生这不得不然的结果,我们对于这切己重大的事,就会同科学家对于一个自然对象一样,只有支配处置的手续,没有烦闷喜怒的感情了。

譬如现在的青年,对于社会上窳败的制度,政治上不良的现象,都用这种研究眼光去考察,不作一时的感情冲动,知道现在社会的黑暗罪恶是千百年来积渐而成,我们对他只当细筹改造的方法,不当抱盲目的悲观,或过激的愿望,那时,青年因政治社会而生的烦闷,一定可以减去不少。因这客观研究事实是不含痛苦的,是排遣烦闷的,而同时于事实上有极大的利益。

所以,研究的眼光和客观的观察,也是青年烦闷解救法的一种。

(三)积极的工作

我们人生的生活,本来就是“工作”。无工作的人生,是极无聊赖的人生,是极烦闷的人生。有许多青年的烦闷,就是为着没有正当适宜的工作而产生的。试看那些资本家的子弟,终日游荡,没有一个一定的工作,虽是生活无虑,总是烦闷得很,无聊得很,终日汲汲的寻找消遣排闷的方法。所以,我以为,正当的积极的“工作”,是青年解救烦闷与痛苦的最好方法。青年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完全没有工作的时候。这时候,最容易发生幻想,烦闷,悲观,无聊。

至于工作,有精神的肉体的。这两种中任择一种,就可以解除青年的烦闷。但是,做精神工作的,不可不当附带做点肉体的工作,以维持他的健康。

以上是我一时的感想,粗略得很。不过想借此引起诸君对于这黎明运动时代青年最易发生烦闷的问题,稍稍注意,商量个周密的解救办法。

给青年人的三个药方

文丨胡适

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三个人生药方给青年们。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

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

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实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

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而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方法是多发展他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业往往比他的职业更重要。

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

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获。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

但是,我记得两年前,就有一个大学生写信来说:“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哪能谈到研究的问题?职业找不到,哪能谈到业余?为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

对于这样失望的毕业生,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

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有援助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

为什么同叫做“大学”,他校的文凭有价值,而你母校的文凭不值钱呢?还是仅仅因为社会只问虚名而不问实际呢?还是因为你的学校本来不够格呢?还是因为你的母校的名誉被你和你的同学闹得毁坏了,所以社会厌恶轻视你的学堂呢?

我们平心观察,不能不说今日中国的社会事业已有逐渐上轨道的趋势,公私机关的用人已渐渐变严格。凡功课太松,管理太宽,教员不高明,学风不良的学校,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也休想得着很好的位置。

偶然有了位置,他们也不会长久保持的。反过来看那些认真办理而确能给学生一种良好训练的大学,它们的毕业生很少寻不着好位置。

今日的中国社会已不是一张大学文凭就能骗得饭吃的了,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

从前在学校挑容易的功课,拥护敷衍的教员,旷课,闹考,带夹带,种种躲懒取巧的手段到此全失了作用。躲懒取巧混来的文凭,在严格用人的标准下,原来只是一张废纸。

即使这张文凭能够暂时混得一只饭碗,终究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终究要被后起的优秀人才挤掉的。能够如此反省,方才有救援自己的希望。“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

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没有不能长进的。这个社会是最缺乏人才又最需要人才的。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一分的成绩往往可以得着十分百分的嘘声,社会上的奖掖只有远超过我们所应得的,绝没有真正的努力而得不到社会承认的。

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训练自己才可以得到工作,有工作机会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才可以靠成绩来抬高他的地位。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