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物画总是看着不那么写实?

2020-05-20

其实我们可以先想另外一个问题:西方人物绘画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写实的?为什么能这么写实?

人物画想要写实,有两个关键:1·形状比例合理,2·有光影变化表现体积。

西方绘画完成这两点技术突破正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首先是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进行了人体解剖研究,找到了人体比例的解剖依据。

达芬奇的人体解剖手稿

我们仔细观察达芬奇的手稿就会发现,他描绘的人体解剖图十分精确,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医用解剖图也相差不大了。

其实世界各国都有探索人体,进行解剖的先锋。但是没有像达芬奇这样描绘得如此精准的。

比如我国清朝著名医生王清任在他的《医林改错》中也描绘了解剖器官。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达芬奇的:

达芬奇手稿

这种直观的差距就呈现出来了——明显达芬奇描绘得更逼真一些。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达芬奇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解剖描绘的,那个巨人就是文艺复兴中人体美学的源头——古希腊雕塑。

像这种理性到极致的人体雕塑比比皆是

大英博物馆里的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的雕塑家们早已把人体比例研究得很透彻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是有优秀案例参考的,即使没有达芬奇研究解剖,也并不影响他们画出严谨优美的人体。

他们完全可以测量古希腊雕塑的比例来画画,丢勒就是这么干的:

丢勒《人体解剖学原理》

这本书虽然叫《人体解剖学原理》,但是根本没有解剖尸体,里面一个器官都没有,应该改名为《艺用人体比例参考书》。

丢勒就是参考了许多绘画和雕塑,现场测量身边的人,自己总结了一套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

不过和达芬奇一对比,大家还是能直观感觉到差距。

因为达芬奇是更彻底的“科学家”,打着画画的幌子在搞科研,他的人体解剖细致得过分,更像医学解剖,真正画画的人哪用得着这么细致呢?

丢勒自画像也是足够逼真了

只要大家买一本《艺用人体解剖》和《医学人体解剖》书一对比,就知道差别了,画人体并不需要知道心脏和大肠是什么样子。

但是林子大了,总有那么几个画家路走偏锋。

我在央美读书时,就有老师说过,曾经有一个学生对人体绘画十分痴迷,是班上人体结构和比例画得最好的,每次上解剖课的时候都很兴奋,毕业后考了医学研究生,现在在某所医科大学里当解剖学老师……

不管是达芬奇,还是丢勒,其实都在寻找人体比例背后的依据。

认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理”。这种追根溯源,从源头推导合理性的思维,正是西方写实绘画的重要精神支柱。

另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就是光影描绘。

中世纪光科学发展为数学视觉建立基础,1世纪古希腊学者托勒密《光学书》400年后在伊朗学者伊本·沙尔的《论点火镜子与透镜》中重回欧洲,使得画家们更加深刻地认知到了光影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光学研究手稿 伊本·沙尔

在光学理论传回欧洲前,画家们的主要描绘方法就是:画形状,填颜色。

贝叶花毯(局部),约1080年,英王哈罗德向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宣誓效忠,然后归航英格兰;绒呢,高50cm

到中世纪的时候,据说发源于中东,兴盛于印度佛教的“凹凸法”也流转到了欧洲,画家们开始在颜色中画深浅变化,呈现一种类似浮雕的体积感:

中世纪典型壁画之一

上面这张图,仔细看就会发现,只有深浅变化,没有影子。你很难判断出光线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照射过来的。

对比下面文艺复兴奠基者马萨乔大师的作品,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光线了,很明显,光是从右上角过来的。

马萨乔作品

当然,这幅画里面的透视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不过仅单个人像写实而言,透视不是决定性因素,我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透视有兴趣的可以看我下面这篇文章链接:

绘画中如何表现出人物和空间的透视感?

以上两个是目前的主流说法。

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有更大胆的解释。

在他的《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中,他认为光科学发展的另一个影响产物就是镜片,当时有一些画家开始运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让真实的人物肖像投射到画布上。

这个大家中学都学过,非常经典的小孔成像了

小孔成像被发现的很早,但真正被投入到绘画中,非常依赖镜片,因为镜片的类型,工艺和质量十分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文艺复兴时期镜片研磨行业的发展和光科学的传入大大提升了质量。

大卫霍克尼在还原当时可能的绘画状态

真实的作画状态是光线把人物投射到画布上,他只要描就好这样画画一下子变得和我们小时描字帖一样了。

大家看上面这两张画,相隔时间只有5年,写实差距之大令人震惊。

上面两张是1420年左右的作品,下面两张是1430年左右的作品

这样的变化差距证据比比皆是,都发生在1420年到1430年之间。

大卫·霍克尼认为这不正常,所以大胆提出了上面那个情况,具体的论证过程大家可以从他的书里去领会。

以上就是西方油画何以如此写实的原因简介。

接下来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中国。谈谈第二个大原因:作者阶层的差异。

写的目的是什么?绝大部分时候是记录和还原,现在几乎已经被摄影取代,完全的还原意味着自我表现空间的压缩,这就像写小说和做会议记录的区别。

什么时候,人在画画时愿意忍受自我表达意愿被压抑?绝大多数是为了钱,为了生存。

欧洲绘画在19世纪以前,大部分作品都是订单作品,是为教会和贵族们服务的,他们的主流审美是普世审美——就是“像”,谁画得像谁就牛。

而中国的画家们在唐宋开始,就不是匠人画家了,那些历史留名的官方大佬都是家世显赫的大贵族。

比如:唐朝的李思训——军区司令,五代的黄荃——检察院院长,北宋宋徽宗——国家元首。

这些人不愁吃穿,不接订单,不用在绘画这个事上取悦他人。

而且写实对技术和体力的要求很高,他们日常还要搞管理,也没时间干这费力事。

所以中国主流绘画很早的时候就批判写实,这群贵族文人对绘画的审美追求影响了整个中国后世的走向。

那中国就完全不写实了吗?当然不是,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主要的写实作品如下:

1·宋代画院和明代画院里的花鸟作品

宋 林椿 《果熟来禽图》

明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局部)

这群人,是接皇家订单画画的,和拉斐尔为教皇画壁画一样。

2·明末波臣派写实人物画,堪称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的写实巅峰

波臣派代表作之一

虽然人物长相可能不符合主流审美,但是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细节上,仔细看肌肉和五官描绘,

不得不惊叹,结构比例精准,体积感强烈,颇有西欧画家荷尔拜因人物画的韵味。

荷尔拜因 素描

上面两张都是典型的肖像订单画,波臣派的许多画家正如当年兵马俑的制作者一样,名字也没留下。

波臣派这个写实画法和同时期明朝著名画家的人物画是有巨大差异的:

以上三幅是明朝主流画家的画法

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的猜测是:正面写实能到这个程度,是受到了西方油画传入影响的。

在他的著作《气势撼人》中对明末油画传入的影响也有很多描述。

我认为高居翰的这个猜测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明朝之前的国画人物主要是下面这样:

往后,清代的主流作品中的人物也是这样:

综上所述,波臣派十分小众,中国古代主流画家并不欣赏这个风格。

3·清朝西洋画家郎世宁的工笔改造之路

清 郎世宁 雍正朝服图

上面这张图是不是和波臣派画法特别像?他是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

我们再来看看他另外的作品:

清 郎世宁 《八骏图》局部

清 郎世宁 《花鸟图册》局部

上面这两张,从技法角度严格来说不是“中国画”了。

他的马像是从油画里扣下来PS到工笔画里去的,而他的花鸟则是典型的17世纪早期水彩动物学插图风格。

《Two white gyrfalcons》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大草坪》 丢勒

郎世宁本来就是欧洲画家,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是为了传教,是为皇上画画的订单画家。

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欧传教画家这群人,在努力地用油画技法画中国工笔,只是把手中的油画笔换成了毛笔,把亚麻布换成了宣纸。

最后,我们来说说第三个关键原因:材料技术

让我们来认识一个国画技法——皴法。

简单地来说,就是用水分不那么多的毛笔(专业名词:干笔),在纸面上拖出痕迹,产生各种肌理效果。

墨里水分不足,就会在纸上留下有颗粒感的痕迹

这种技法最早出现在书法中,又叫做“渴笔”和“飞白”,皴法主要运用在中国山水画中。

为什么国画会有这种技法呢?还记得我前面说的中世纪前欧洲画家的绘画逻辑吗?

画形状,填颜色,这其实是全世界画家早期的绘画逻辑,也是儿童的绘画逻辑。

画形状,填颜色在中国也叫钩(线)填(色)法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 山水 盛唐 勾填法典型案例

这种逻辑在面对细节繁多的风景时,就很难画了。

如果要把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的形状都画出来,恐怕得累死。

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有一拨人,他们发现用略干的笔触在布帛上可以摩擦出特殊的痕迹,就很像枯树,山石。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局部)

可能是意外,可能是有意为之,不管怎样,中国文人发现,用毛笔的不同部位,配合不同强弱的力道和墨水来摩擦纸面,就可以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

皴法此后进入大规模开发,各种模拟现实景色的干笔技法套路涌现了:

1·小斧劈皴

宋松峰《楼观》局部

照片比对

2·刮铁皴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

照片比对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