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俄罗斯画家,巴维尔.安德烈耶维奇.费多托夫,油画作品欣赏

2020-05-20

巴维尔·安德烈耶维奇· 费多托夫(1815--1852),俄国19世纪上叶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出生于莫斯科九品文官的家庭,11岁时考入第一陆军学校,18 岁开始在彼得堡芬兰团队的禁卫军中服役,由于酷爱绘画,在29岁时入美术学院夜校学习。1844年(38岁)退伍之后进入美术学院接受正规训练,师从于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起初他想成为一位战争画家,后来却成了一位讽刺风俗画家。

费多托夫自画像

费多托夫是在革命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他所画的讽刺性风俗画十分生动,令观者忍俊不禁而后陷入深思,他那微妙的幽默,针砭时弊。真实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内容,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畸形人物和丑陋现象。他的作品和艺术生涯与大作家戈里有很多相似之处。画家以犀利的画笔,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对俄国社会的时弊和丑恶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刺,被认为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

费多托夫作品

费多托夫的思想和艺术创作实践,奠定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基础,美术批评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俄罗斯民主艺术繁荣的开端。费多托夫过早地离开人间,留下的风俗画作仅10幅,肖像画20余幅。著名的油画有《初获勋章者》、《少校求婚》、《过于挑剔的未婚妻》、《贵族的早餐》和《小寡妇》等。他短暂的一生留有油画 10 幅,素描及水彩约1000幅。

上校求婚 1848年 帆布油画 58.3 x 75.4 cm

作品的情节十分简单:在富有的商人之家媒婆带着上校向商人之女求婚。对于未来新郎来说最重要的是新娘的嫁妆,而商人则盼望着和贵族攀上亲戚。

油画如同戏剧的舞台布景一般包含一系列动作——从少校到画面中央的一组人物(母亲和女儿)。家居装潢展示了主人对于“好派头”的追求,然而于一切之中都有着商人品味的痕迹:男主人身上不合体的常礼服,商人妻子头上按照农民的方式围上的围巾,为裸露肩膀难为情的女儿装腔作势的动作。

客厅的内部装潢也暴露了主人的癖好——墙上挂的是都主教肖像而非时髦的油画。静物写生具有巨大作用——物件不再是对事件的注释,它们获得了自身价值,由于画家技巧高超而被画得小巧玲珑,它们仿佛具有了非凡的价值。

商人的那种傻头傻脑却认真踏实的日常生活是这幅画真正的主人公。费多托夫关于这幅画写了一首训诫诗:“这画讲了个道理,赊账不是啥都能,诚实的先生们,咱这儿就是这脾气”。

贵族的早餐 1849—50年 帆布油画 51 x 42 cm

作品(又被称作《虚荣心》,《不速之客》)的情节与冈察洛夫的讽刺小品《首都的朋友寄给外省新郎的信》(1848年)有关:“啥叫潮人?潮人只会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美妙地、无可指摘地着装……为了穿一条刚运来三天时兴颜色的裤子……他宁愿整整两个月胡乱打点些什么吃……为什么客人造访总是会为这类先生中的某一些造成尴尬呢?……虚荣心,生怕被注意到自己不如别人,或者想要炫耀一下,他们活得十分阔绰。”

观众面前是一个年轻单身汉又作书房又作卧室的房间,摆设物品告诉我们主人的情况。柜子上的小雕像,墙上李斯特的半身像、乱放一气的剧院海报,说明他一个颇有闲情雅致的人,但也揭露了这些爱好的表面性。时髦的长袍、肥喇叭裤、东方式的便鞋和小帽都表现出他想模仿纨绔子弟的样子。“华丽的”“布留洛夫”式的用色,都补充了“装给别人看的生活”的气氛。

“初获勋章者”1846年 帆布油画 48.2 x 42.5cm

费多托夫之为城市风俗画的奠基人,就如同维涅恰诺夫之为乡村风俗画的奠基人。不过如果说乡村是被看作“歇息的避风港”的话,城市就是“陋习的贼窝”了,因此,画家的任务也就是嘲笑这些陋习。

画家在自己的说明中揭示了画的情节,说明的最后一句话如是:“哪儿的生活不像话,那儿过了节就脏乱差。”画面中央是一个坳着罗马演说家造型的小官员,手支撑着撕裂的睡袍仿佛罗马人穿着托加长袍一般,头上的卷发纸则像是桂冠。他深深地自豪,指着自己身上的勋章,怀孕的厨娘(“愚蠢的组合”)展示了一只裂开的靴子作为回答。

在我们面前的是对充满古典精神的英雄场景的讽刺诗,打破的椅子、空酒瓶、桌子上的蟑螂——这些主人公们周围的物品,被诠释成独立的角色,这些细节如同卷在《警署公报》中的香肠一样,为画面带来了社会批评色彩。

小寡妇 1851—52年 帆布油画 62 x 47 cm

小寡妇 1851—52年 帆布油画 62 x 47 cm

小寡妇 1851—52年 帆布油画 62 x 47 cm

小寡妇 1851—52年 帆布油画 62 x 47 cm

“安可,再来一个安可!” 1851—52年,未完成作品 帆布油画 32.5 x 46.4 cm

画家在生命的末了创作了这幅作品,平凡的故事带来深刻的哲学总结。画中的军官被命运抛弃在荒凉的卫戍部队,为了打发闲暇时间,让卷毛狗不停地跳跃手杖。画作标题中的同义反复(“安可”是法语“再来一个”的意思)突出了这种消遣的单调无谓。

窗外夜晚的冬景是人的孤独无助、无家可归的象征。军官的形象完全被阴影覆盖,脸部轮廓无法识别——在我们面前的毋宁是作者在虚幻世界中精神上的双胞胎兄弟和自白。颜色失去了明确性,笔触则变得开阔激昂。在画面中央的并非有名无实的“主人公”,而是在情节上无关紧要的细节——高光中的景物写生。写生上的表现力要高于文学联想上的。

费多托夫作品

费多托夫作品

费多托夫作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