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打卡!上百件“襄阳宝藏”正在这里展出!

2020-05-19

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签满名字的隔离服、主题剪纸和书法作品……从今年4月4号开始,襄阳市博物馆发出收集抗疫纪念物的公告,截止目前,累计收到上百件物品,讲述了那段难忘的抗疫经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跟随记者徐倩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王君妍一起,走进这些展品,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01

“我自愿报名申请作为一线医护人员……我们郑重承诺不计报酬、服从分配……”一张摁满鲜红指印的请战书,一套签满姓名的隔离服,是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捐赠给博物馆的。这一件件纪念品,把我们的记忆又拉回那段难忘的岁月。

王君妍介绍说,这是宁夏援襄医疗队在离开襄阳之前,与曾经一起奋战过的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们一同签名留作纪念的防护服。这样的防护服他们当时一共签了两件,有一件留在襄阳。

这份请战书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年三十下发了通知,要求全院职工当天取消休假,抗击疫情。医护人员纷纷在这个请战书上摁满了鲜红色的指印,表现了医护人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02

"你既以身相许,我便生死相依!""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对话,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贾露和丈夫袁程在疫情期间写下的,这两封特殊的“家书”,记录着背后无数个家庭的默默付出。

贾露在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抗疫一线奋战50多天,又结束了14天的隔离休整后,见到了丈夫和孩子。丈夫为了表达多日来对妻子的思念,写下长长的古体诗。收到丈夫的祝福后,贾露也有感而发,写下“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回应。这也是从侧面看出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和他们的家庭为我们抗击疫情做出的努力、牺牲和奉献。

03

除了在一线抗疫的医护工作者,在这场全民战役中,无数的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们前仆后继,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疫情奉献力量,一本本证书,也见证着这段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

这两本志愿者证书,分别是武汉方舱医院志愿者和青年突击队员的证书。我们也能从这两本证书中看到我们年轻人,各个年龄段的人、各行各业的人群,为抗疫奉献的力量。

04

市老年大学学员张玉勤是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也是剪纸爱好者。疫情期间她创作了《用生命守护生命》、《最美逆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9件剪纸作品,并捐赠给了博物馆。张玉勤说,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她将抗疫故事融入剪纸中,为襄阳加油、为湖北加油、为中国加油。

这些剪纸作品中,有以钟南山、李兰娟为原型创作的这些作品,还有以西游记故事创作的作品,就是在用很有趣的方式告诉大家,在这次疫情中应该全民重视起来,做好防护。

05

翰墨寄深情,致敬抗疫英雄,每个人都在用不同形式见证和记录这段历史。来自老河口的63岁老人彭志军为博物馆捐出了63幅书法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是老河口市老年书法协会的会员彭志军先生所做的其中一幅作品,他一共捐出了63幅书法作品。彭志军先生今年63岁,也为这次疫情创作了63幅书法作品,一方面也是跟自己的年龄相呼应,这63幅作品包括他摘抄的名人名句,还有一些篆刻作品。还有31幅,是根据31个省市自治区援助我们的省的简称,他根据这个创作的,比如宁夏援襄医疗队,它为宁夏援襄医疗队做的叫家宁国安。

06

绘画爱好者梁中梅为博物馆捐出了一幅画作。

这幅彩铅绘画是襄阳的一位绘画爱好者梁中梅女士所画的作品,她给的名称叫作逆行者天使。我们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她重点突出了天使的眼睛,比如眼袋,红血丝还有黑眼圈。从重点描绘的细节中,可以看到这些白衣天使们坚定的眼神、乐观的态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