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圆锭!铭文知多少! 2020 05/16 10:34 钱与艺术 企鹅号 四川圆锭!铭文知多少!
清代四川“邛州 二十一年津贴 二十一年津贴”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9克,打戳周正,铭文字口峭拔,通体无伤;《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64页420号图片原物。
津贴即田赋之附加税,源于咸丰二年太平天国战役时,国库空虚,清政府下令预先征收下年度钱粮,四川率先实行按粮随征津贴,每田赋一两,加征津贴一两,津贴随后成为每年固定征收的田赋附加税。
邛州,即今四川省成都市下辖邛崃县级市,自古为“天府南来第一州”,1913年废州改邛崃县,1994年撤县设邛崃市。
清代四川“拾年 腊月 长寿计岸 啇正兴荣”四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2克,系官铸盐课税锭,川白锭戳记中出现纪月者甚为少见,此枚纪年、纪月为双扇形戳记,十分独特;拍品打戳端正,铭文清晰,底部完美,属川白锭难得品种
四川是清代著名的产盐区之一,川盐行销西藏、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甘肃等省。清代沿袭宋、元、明以来的盐引制,课征盐税,盐商须先纳税,才能向掌管各地盐务的盐运使请领盐引,再凭盐引到盐厂购盐。四川盐商将所购之盐贮存在“岸”,即运销地。川盐运销有主行贵州、云南二省的“边岸”,也有主行本省和湖北的“计岸”,以及主行本省和潼川州的“潼岸”等。
清代四川“光绪廿二年盐课 德昌荣 宝通长”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7克,铭文清晰可辨,品种少见
盐课是对盐的生产者和运销商征收的税金,系盐税主要税种,通常打有年份、税项、盐厂名及行销商号戳记。拍品铭文中的“德昌荣”可能为纳此锭之盐商名,“宝通长”则为银匠名。
清代四川“宣统元年 峨眉县 元年盐课”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1克,官铸盐税锭,铭文双“元年”十分稀少,“峨眉县”名亦不多见;此枚铭文清晰,底部蜂窝银光璀璨,品种难得;《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49页374号图片原物,
清代四川“渝盐厘局 商德生义 益泰玉记”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4克,加打“洪□”小戳,此枚戳记均加线框,铭文可辨
渝厘是渝城盐厘局征收的盐税厘金。据《清盐法志》记载,渝城盐厘局于咸丰十年由四川总督曾望颜奏请试办,位于重庆城外,一切局务由公正绅商责成经理。—摘自丁贻平主编《川康银锭》,中华书局,2009年,页23。
清代四川光绪“十九年 南部盐厘 匠义顺和”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5克,打戳有力,字体峻挺,宝面银光姣好,银珠挂底,品相殊为难得
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争筹措军费,开征盐厘,并设盐厘局作为收缴盐厘的官方机构。据罗玉东著《中国厘金史》记载,四川盐厘始创于咸丰五年十二月,于富荣、犍为等主要盐厂就地设局,抽收盐厘,又称“厂厘”。南部县为四川保宁府所辖,掌管西盐、南阆二厂税课。南部盐厘即为南部盐局征收南部县盐厂上缴的盐税厘金。—摘自张惠信著《中国银锭》,1988年,页321。
清代四川“资阳县 引厘局 资阳县”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5克,特大型字戳,字体峻挺,底部气孔均匀,保存极好,流传有绪
清代盐产之运销,沿袭了宋、元、明以来的盐引制。所谓“盐引”,即商人纳税后,由政府发给一纸行盐证券,凭此证券,便可向盐场买盐,并在指定口岸及斤数内,由其专卖。引厘即对盐引征收之厘金。引厘局是收缴盐厘的官方机构,成立于咸丰五年,其主要业务为发行水运引票、征收商税。—摘自陈鸿彬编著《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1988年,页157。
清代四川光绪“十七年捐输 南部县 匠恒泰裕”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7克,铭文全字口,端正清晰,银光温润,“南部县”名捐输较少见
捐输,系四川自同治年起,由富户殷商报效的临时性绅捐,后转变为按粮征收的亩捐,成为政府经常性与主要的税收之一。
清代四川光绪“二十九年捐输 德阳县 王裕国泉”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6克,戳记深峻端正,全字口,品相极佳;《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57页401号图片原物。
清代四川“十一年匠袁恒泰 酌捐”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8克,包浆轻薄,银光颇佳;“酌捐”税名银锭存世极稀,是四川地区所纳特殊税种的最佳实物史料,川锭名珍。
光绪中晚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四川随着朝廷逐年摊派数目的增加,捐输的用途和种类也不断繁生。由捐输衍生出来的捐税名目繁多,如展捐、备捐、再捐、赈捐、续捐、筹捐、酌捐等。拍品即为其中之一,带有此类特殊捐税名称的银锭发现十分稀少,是川锭中的珍品。
清代四川“筹捐 二年匠义诚亨”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1克,“筹捐”铭税锭存世稀罕,目前发现仅约四枚,是反映清代四川地区五花八门苛捐杂税的最佳实物史料,属川锭名珍;拍品铭文书体古朴,银光姣好,底部气孔亮丽,集罕少品种与完美品相于一身,极为珍贵;《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61页414号图片原物。
清代四川“咸丰地丁 犍为县”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34克,银质洁白,戳记端正清晰,字口锋利,光泽亮丽,品相难得
地丁,即地赋与丁税。前者是土地税,后者是人头税。康熙五十年(1711年)谕令孳生人口永不加税,雍正年间,地赋与丁税合二为一成为“地丁”。此一税项,为历代国家财政收入之大宗。
清代四川“捐输 捐输”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6克,戳记尺寸逾恒,字体硕大;锭面另加盖“松”、“才”字小戳,浅灰色均匀包浆
清代四川“厘金局 厘金局”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39克,戳记清晰
厘金,亦称“厘捐”或“厘金税”。最初分行厘和坐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一般是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在转运途中又重复征课,此法又称为遇卡纳税、一起一验或两起两验;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
厘金局即指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税金的征税机构。
清代四川“南部县 昭信股票 匠裕泰德”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6克,以“昭信股票”为记的银锭,是川白锭最罕少的品种之一,目前仅发现五枚左右,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有图片记载的仅见“中江县 昭信股票”一种,打“南部县 昭信股票”铭文者,目前仅发现此一例,公开拍卖尚属首次,是清代四川财政与金融史研究的重要实物史料;《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72页446号图片原物。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为筹措《马关条约》第四期赔款,决定发行“昭信股票”。昭信股票,名为股票,实为政府发行的国内公债,发行总额一万万两,年息五厘,分二十年还本付息,可以田赋或盐课作抵。为统筹募集事宜,户部特设立捐输房,各省则成立捐输局,并在各州县广设捐输分局,由中央指派各省认购额度,再由省分配到各府、厅、州、县,最后摊派至税户。由于经手官吏局绅贪污舞弊之情形层出不穷,加上朝野上下对于公债普遍缺乏认识,以致推行不力,仅几个月便草草收场。
四川省实行的是按粮摊派税户,使昭信股票变相成为田亩附加税,其税名甚至出现在银锭铭文之中,为后人记录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清代四川“光绪年裕通亨 重庆府”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2克。
重庆府,今属重庆市辖区,1913年废。“裕通亨”是重庆府的银号,此铺名目前仅见于四川盐税银锭铭文中,如“渝盐厘 裕通亨”等。清代晚期,统治者只关心征缴的银两数量,而不在乎银锭上是否打有税项名,致使一些地丁、盐课等税银未打有用项戳记。此枚铺名“裕通亨”,推测或为重庆府上解之盐税厘金,少见。
清代四川“十四年正月 夔关 匠胡英”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12克,锭面另盖“囍”字圆戳,造型浑圆高厚,锭面打有纪年、关名、银匠名及吉语四个戳记,为夔关早期关税折银,存世甚少,属川锭名珍,华夏评级 极美
夔关位于四川省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境内,是鸦片战争前中国最大的商税常关,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榷关,对往来商船,征收通关厘税。目前发现的夔关银锭有十两、五两、三两三种。其中十两银锭有二种造型,早期铸锭浑圆朴拙,光绪年间铸锭则与四川圆形碗锭趋于一致。
清代四川“成都府 引厘局 成都府”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5克,戳记深峻,字体遒劲挺拔,轻薄五彩包浆,品相难得,浙江省博物馆编《银的历程》第173页图片原物。
清代盐产之运销施行盐引制,所谓盐引,即商人纳税后,由政府发给一纸行盐凭证,然后凭证向盐场买盐,在规定的口岸和数量之内,由其专卖。引厘即对盐引征收的厘金。引厘局成立于咸丰五年(1855年),其主要业务是发行水运引票、征收商税。
成都府,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始设,与今成都市辖区相近,1913年废。
清代四川“成都府”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3克,地方存留银,打戳周正有力,字体峭拔厚重,银光温润,较少见。
地方存留银,即每年各府、厅、州、县在完成当年的税银收缴后,提拨作为地方政府行政开支的银两。此类银锭通常只在锭面打一个地名的戳记,四川全境均有铸造,川白锭也因此种类繁多。
清代四川“仁边商 协兴隆”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6克,铭文镌刻规整,打戳端正,包浆轻薄,品种较少见;《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50页377号图片原物,华夏评级 极美
“仁边商”是主要经营仁岸、边岸盐商的简称。此类银锭实为行销至贵州省的川盐,在经过怀宁厅时,盐商所缴纳的盐税折银,存世已十分少见。“协兴隆”是贵州四大盐商之一,在贵州省内外曾设分号七十余家,仁怀至贵阳一带食盐的经销一度由其垄断。
清代四川“叙州府 叙州府”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5克,地方存留银,带边框“叙州府”戳记极少见。
叙州府,即今四川省宜宾市,地处四川省南部,1913年废。
清代四川“田坝 复兴荣”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32克,商铸地名锭,铭文清晰,双层边框戳记独特。
田坝位于今四川省甘洛县西北部,清代是凉山北部彝族居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代四川“怡德昌”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81克,商铸银铺锭,边郭较高,银质洁白,铭文少见。
银铺锭包括打有银号、炉号、商号、姓名等戳记的银锭。存世的这类银锭品种较多,但相同品种较少,许多都是孤品。—摘自丁贻平主编《川康银锭》,中华书局,2009年,页49。
清代四川“光绪三年盐本 永岸匠田裕顺”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8克,系目前所见最早年份的商铸盐本税锭,“光绪三年盐本”铭文排列特别,成色极佳,底部蜂窝亮丽,保存完好;陈鸿彬编著《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第159页445号、丁贻平等编著《川盐与川锭》第113页图89、《丽庄藏中国银锭》第155页393号图片原物。
盐本是盐商运购食盐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支出,即各项盐税、杂款之总和。
图片资料来源:诚轩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