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法雍容大度、自然和谐,海峡两岸视作瑰宝
于右任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别署骚心、髯翁、太平老人,陕西泾阳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同盟会员。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后曾任上海大学校长,1931年后长期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书法初学赵体,后潜心于北魏碑刻,尤得力于《郑羲碑》《石门铭》,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善草书,以碑入草,用心布白,于宽博潇洒之中别具神韵,造诣甚深。编著《标准草书》等。
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清乾嘉以来,受到阮元南帖北碑之论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推崇碑学影响,于右任秉承了这个巨大的文化现象思潮。民国7年接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之职,在陕西各地寻访石碑,共累计380多方,并以“鸳鸯七志斋”为名。这批无价之宝后悉数捐赠西安碑林博物馆,属中华书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期间,于右任悉心临摹、研习众碑。于右任曾说:“我最初学魏碑与汉碑,后来发现了《广武将军碑》,认为众美皆备,即一心深研极究,临写不辍,得大受用,由是渐变作风。”
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早在20年代获得“北于”之称,海峡两岸同胞都视其作为瑰宝,能得其寸楮片纸,均奉若拱璧。于右任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于右任的书法,便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
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早期书法风格阶段——楷书是建立在精研六朝碑版基础上,平易中见奇崛,大拙中见大巧,写得和谐自然,雍容大度。且这种有意识将隶笔乃至行草笔势运用于楷书,和谐自然,近世书家中当首推于右任先生。
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观其书作,具有雷霆万钧之势:扁方严谨、应规入矩,而结字中宫更紧,笔画穿插避就,险巧中时见辐射逸宕之势。其点画多顺笔人纸,露锋为之,不刻意追求棱角森挺;撇、钩多于中道着力顿按,收笔舒展纵放,形成显著的波磔剔挑。知古法而不墨守古法,这是于先生对传统笔法的突破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