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山西艺术博物馆下乡征集文物,发现三元甲子怪瓶,它是干这个用的

2020-05-15

在山西艺术博物馆之内,陈列着一件特殊的酱釉瓷瓶,它形态普通,且做工较为粗糙,但是其上4个文字却令专家们大惑不解。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瓷瓶上神秘的4个字又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山西艺术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起凤街纯阳宫内,成立于2003年10月10日,其前身隶属于山西省文物局。作为一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并有五进院落,其整体建筑风格庄重宏大且组合极为巧妙。

在1954年时,随着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各项文化事业开始有所复苏,考古项目也被提上日程。当时山西省文物局刚刚成立,为了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并且扩充文物收藏范围,文物局组织了一次大型的下乡征集文物活动。文物工作者首先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玉泉镇的三道梁村,在村口拉起了横幅,并向村民普及宣讲文物知识,鼓励村民将家中收藏的文物上交给国家。

可即便如此,由于百姓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根本不懂何为文物,只以为是“老物件”就成,于是铜盆、手镯、甚至爷爷辈留下的马槽,都被搬到了文物工作者的眼前,令人哭笑不得,整整一天下来,众人所收购的文物也仅有几件而已。

张老大是三道梁村的村支部书记,对于文物局举行的该活动,他一直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可结果令他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只能默不作声地坐在一旁抽着闷烟。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村民纷纷回家准备晚饭,而张老大却并没有走,他一脚捻灭烟头,似乎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便小跑着来到文物工作者面前,声称自己可以带大家找到一件宝贝。

张老大并没有说假话,他领着文物专家们来到了村头老王家,旋即指着老王家厨房灶台上的盐瓶子,认为它很可能就是一件宝贝。专家们定睛一看,发现眼前的盐瓶子果然与众不同,直至他们完全擦掉瓶上污渍后,才看清其“真面目”。文物专家注意到,该器物为一件酱釉瓷瓶,高约15厘米,直径10厘米,呈圆唇、小口、卷沿、圆肩、平底状,器物表面施釉至下腹部,釉色稍有杂质且无亮色,甚至出现了部分的露胎处。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瓷瓶肩部位置,还刻写着“三元甲子”四字,令专家们顿感有些迷茫。

文物专家们面面相觑,虽然他们无法确准瓶子的来历与用途,但可以确定的是,从器物风格来看,该酱釉瓷瓶应该是一件北宋之前的古物。正是因为如此,专家们掏出了20块钱,将其高价收走。

在文物研究所之内,众多文物专家针对于“三元甲子酱釉瓷瓶”的讨论便展开了,而此次讨论的重点,正是酱釉瓷瓶上“三元”的含义,会议之上,文物专家们共分为三派,并各自提出了自己对于“三元”的理解。

猜想一:

“三元”其实是古代王朝科举制度中的“解元”、“会元”、以及“状元”的合称,三者分别指明清时期开科取士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所谓的“连中三元”,便是在三次考试中都获得第一名之考生。

猜想二:

“三元”可能是古代历法家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由于此日是一年的起始,因此称之为“三元日”,也就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中“元”当作“开始”之意。

猜想三:

宋代书籍《元气论》中记载:“混沌初开,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而人伦,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此处“三元”,被理解为是人体的丹田之气,为人之精魄元神。

虽然上述观点皆有一定道理,但是同样存在牵强性,因此三方专家并未达成一致。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究“三元”的秘密,他们决定再次前往三道梁村,试图从老王口中打听一些消息。老王是一个本分老实的农民,见专家们对于自己盐瓶子的来历甚是感兴趣,随即便带着他们来到了山后的一座小河沟边,称盐瓶子就是自己在河沟里捡到的。

文物专家们顺着小河沟望去,发现河沟虽然不宽,但是水流湍急,很显然,酱釉瓷瓶应该是从上游被冲至此处的。此时张姓村支部书记才恍然想起一件事,正是在河沟的上游,原本有一处道观,据说早年香火旺盛,有不少道士于此修行,可是在解放之后,道观便彻底荒废,从此再无人烟。

有鉴于此,文物专家们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三元”正是与道家文化有关。道家文化中的“三元”,分别为天、地、仙,三者相互轮回,即上元玉检检天大录、中元玉检检仙真书、下元玉检检地玉文,此“三元”代表的是长生不老与成仙得道之意,而“三元甲子酱釉瓷瓶”正是某位道士的陪葬之物,象征其羽化登仙,脱离肉体不再忍受凡间之苦。

“三元”之谜被解开后,众人精神无不为之一振,顿有云开雾散之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文物都是历史时刻的缩影,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