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的这首诗只有4句,却连用了9种景象,令人赞不绝口!
众所周知,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仅《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二千二百余人,作品更是多达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所以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毕竟他的名篇《枫桥夜泊》要是没有流传下来的话,可能今天我们就不会知道,古代诗坛还有一个诗人叫张继了。
但是话说回来,张继仅凭《枫桥夜泊》这一首诗,显然已经名留千古了。并且诗中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写得好了。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同一时间,有不少文人纷纷逃到当时政局比较安定的江南一带避乱,其中就有张继。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的行船停在了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的幽美夜景,触动了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情味隽永的小诗。虽说它只有短短4句,但是却连用了9种景象,将江南水乡的幽美夜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历来就令人赞不绝口。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先,我们整体来看这首诗,可知它以一“愁”字统起,并且先后用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客船、钟声,共9种景象。然后,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张继是如何将自己的客愁与不同景象完美融合的。诗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即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由此可见,这句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夜晚3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因为月亮的早早沉落,树上的栖乌感受到了光线的明显变化,从而被惊醒,然后便发出了啼鸣。而夜深人静的时候,加上视线的变暗,诗人对夜凉的感觉就变得格外敏锐,自然就会觉得空气中弥漫着满天霜华。从这3种景象来看,显然是营造了一个幽寂清冷的环境,而作为客子的张继融入这个环境中的感受,便是他的孤孑清寥之感。
次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即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从这句诗的意思来看,我们可知它主要写了诗人“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感受。或许是因为诗人所处的地方是枫桥,所以着重点出了枫树。而当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与孤孑一身的张继相对比,显然突出了他的离情羁思。为此,张继今夜势必就会对愁而眠了。
最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即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从字面意思来看,张继是无法“对愁眠”了,因为“钟声”又勾起了他的离情羁思。而从写法来看,这两句诗则是以动衬静。静夜的钟声,它所给予人的印象自然要强烈得多,也就更能突出江南水乡秋夜的静谧。
另外,寒山寺坐落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而有了这所古刹,张继这首诗的诗意中便蕴含了一抹历史文化的色彩,显得更耐人寻味。纵观张继这首诗,除了短短4句,连用了9种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外。我想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每当提起枫桥,或者寒山寺,甚至是苏州,就会想到张继的这首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