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文学现场,重返老舍故居
作家老舍
主题:回到文学现场 云游大家故居“第一站”——老舍纪念馆
时间:2020年5月10日
地点:北京老舍纪念馆
主讲:何婷(老舍纪念馆资深馆员)
主持:张一(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编辑)
何婷: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胡同叫做丰富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我们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往那边走一点就到了王府井大街。从这边去故宫走路大概只要25分钟,距离在两公里以内。而且这附近还有人艺以及北大红楼,都在我们周边两公里之内的地方,可以走到。
我们今天要看的老舍纪念馆建立在老舍故居基础上,这座小四合院是老舍先生1950年回国以后买下的,在1997年家属把它捐给国家,1999年这里建成老舍纪念馆,并且对外开放,2008年开始我们成为完全免费开放单位,所以我们这里是一个公立的免费开放博物馆。
现在我们往里走,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四合院,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以前这个小院的门房。这个小门进去,以前这里是老舍的儿子舒乙住在这个灰色的房子里。对面是以前他们家的厕所和杂物间,现在这里是我们的馆长办公室和多功能室,现在不对外开放的。
首先看到的是五彩木制的小影壁,这个比较特殊,第一,它是木头制的;第二,它上面有五种颜色,现在在对外开放的四合院里很少看到这样形制的影壁。而且这个影壁上有一个“福”字,是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书写的,在他们还居住在这里的时候,每年到春节的时候她都会新写一个福字贴在上面,祈求一家人幸福健康。我们看这个“福”字的写法也很有趣,不是常规福字的写法,它的右边很像一个“多”字,所以也是多福的意思。
绕过影壁就到了我们院子主体的构成,这里有一尊老舍的铜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老舍一家当时生活的主要部分,也是我们纪念馆的主体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两棵非常高大的柿子树。这两棵柿子树是1953年的时候老舍夫妇亲手种植的,它是小的薄皮的圆柿子,和北京常见的磨盘柿不是一个品种。1953年到现在很久了,比很多观众年龄都要大,直到今天它依然硕果累累,每年4月份开花,10月份结果子,观众如果想看这个柿子树最好在“十一”左右来,因为“十一”以后我们就开始打柿子了。这两棵柿子树每年都结果,结得非常茂盛,很多,红彤彤的很好看,因为有这两棵柿子树,老舍的夫人给这个院子起名字叫“丹柿小院”。“丹”是红色的那个丹,我以前讲的时候有小孩问我说,有两棵柿子树为什么叫丹柿小院不叫双柿小院,所以我每次都要再加一句这个解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多种版本的《骆驼祥子》
柿子树后面就是这个院子的北房,也就是正房,北房三间,这三间是他们家的客厅,还有老舍夫人的房间。西边的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西边的厢房三间,老舍三个女儿住在这里。东边厢房也是三间,以前是他们家的厨房和餐厅。东边的耳房还有一个小阁楼,以前他们家有一个锅炉房在这里,还可以烧水洗澡。现在北房和西耳房按照他们住在这里时候的样子陈列的,两边的厢房都是展厅,目前因为疫情影响,所有展厅暂不开放,今天因为是直播的关系,特意为观众们打开了。我们现在就去看一下他们家的客厅。
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就是老舍先生家的客厅,他们家以前在这里的时候,老舍接待过很多来客,最有名的就是国家总理周恩来,据说周恩来曾经三次到这里,而且曾经在老舍家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说我要留在这里吃饭的事情提得比较突然,胡絜青当时也有点抓瞎,于是上来的菜是什么呢?一个是炒鸡蛋,一个是熏鱼,都是比较急就章的这种。周恩来一看就笑了,说,你和小超一样,都是知识分子,不会做饭。这个称呼非常甜。
我们现在看这个客厅,一个是摆设,其实是比较朴实的,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好东西。但是他们的墙上挂着的比较有意思了,现在墙上挂着的两幅画是复制品。左边一幅是齐白石先生画的梨花,左上角写着老舍先生雅正。右边一幅是李可染画的水牛,右边一大片题字也是齐白石题字。
这面墙很有意思,在老舍先生买下这个房子的时候,他买的时候比较急,搬进来的时候也没有做非常多的装饰,只是刷了一下墙,补了一下缺漏。他们搬进来的时候大概4月份,其实不太适合装修,因为刚刚冬天过去,所以这个墙花得很厉害,家人不太满意,但是老舍说这没有关系,这就像一个天然的山水画一样。因为老舍非常喜欢国画,他也喜欢收藏国画,所以他把这一面墙当做他的收藏展示墙,在他还在世的时候,他会在这个墙上放三四张不同的画作,而且看一段时间觉得够了就把画收起来再换,他自己有一个大的像花瓶或者钢的器具,收藏的画都是这样插在这的。他收藏的画蛮有来历的,齐白石、李可染、于非闇等等,全是大家作品。
但是我们要说另外一个话题,我们今天看这个四合院位置很好,也很大,他收藏的东西也都是真品,都很贵,但是不能以今天来衡量老舍那个时候。老舍当时买这个院子的时候,北京的四合院房价没有那么贵,他当时买这些国画的时候价格也没有像今天巨大的膨胀。他收藏的这些东西是他的兴趣爱好,他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往那边看,可以看到一些瓶瓶罐罐的瓷器,这是他收藏的另外一个部分,他也很喜欢古董、小玩意。但是老舍先生买这些小玩意跟今天的人不太一样,他不是说这个东西珍稀、特别罕见才买,他是觉得这个东西合他的眼缘,他觉得喜欢才买的。所以即使买到仿古的东西、赝品,他也完全不介意的。曾经郑振铎先生,大家知道郑振铎先生是作家,可能不知道他还当过咱们国家文物局的局长,他对古董都是很有研究的,他曾经来这边做客的时候看了老舍先生收藏的小玩意(不一定是这些),他看了这些东西之后对老舍摇摇头,但是老舍说我喜欢就够了。他对收藏的态度基本就是这样的。
我们再往这边看,老舍先生有一个兴趣爱好大家应该都知道,基本所有人都学习过《养花》这篇课文,《养花》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写的,写的就是这个院子的景象。在当时老舍先生还活着的时候,这个客厅里摆放的都是真花,还有真的水果,这种水果不是用来吃的,就是用来闻香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一旦走进他这个客厅,有人描述说,一走进来就能闻到一股甜丝丝的花果香气。
看这张照片,这是老舍在把玩他收藏的陶俑,这也是老舍唯一一张彩色照片,其他所有都是黑色的。大家看这张照片就可以知道,当时他们家养的花儿非常多。这张照片也展示了老舍另外一个爱好,他非常爱干净,所以他闲着没事或者写作累的时候特别乐意打扫卫生,把卫生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我们刚才说养花,那时候他们家有很多花儿,据说菊花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种,所以他的太太曾经还做过《百菊图》,国画素描,一百张菊花,各种不同样子。
他的太太是什么人呢?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老舍的夫人叫做胡絜青,她比老舍小六岁,两个人都是满族整红旗人。她是北师大中文系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嫁给老舍,但是不是家庭妇女,她结婚以后是以中学老师为业。老舍他们家一直是双职工,而且是教师双职工,因为老舍当老师当了很久。她后来到北京定居之后也五十来岁,那时候她不再想工作了,她要怎么度过剩下的时间呢?她考虑来、考虑去,没有选择在家做家务或者帮她的丈夫处理文稿等等,她选择把她儿时的爱好又捡了起来,开始学习国画。她找了两个非常好的老师,跟齐白石学写意,跟于非闇学工笔,后来凭借她自己的努力,52岁开始学画,每天素描打底,从不间断,后来成为咱们国家一级美术师。我们刚才看到墙上的两幅,一个是她画的《菊根图》,另外一个是她在80岁那年写的一首诗。大家可以看出她的笔力,这是一位80岁的老太太写的书法,这首诗也是她自况,讲她自己和老舍结婚以后的一生。
我们接下来去老舍先生的书房。
我们现在所在地方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对一个作家来说书房就是他战斗的阵地,在这张书桌上老舍先生完成了他在1950年之后的所有作品,我们熟悉的有《养花》《猫》《草原》《林海》等等选进课本的散文,还有《茶馆》和《龙须沟》,都是在这张桌子上创作完成的。老舍创作的这些文具,其实也没有非常的特殊,有一个小木盒子,那里面装的是冯玉祥送给老舍的砚台。
书桌的后面是一个大的壁橱,这是老舍为数不多的对这个屋子的改造。以前里面放的都是他收集的书和小玩意,我们现在是作为资料柜使用的。从院子里进来,这个屋子更安静,比在外面安静。这就是老舍为什么选这个屋子作为书房的原因了,因为他要选择一个最僻静的地方当书房,然后他就选择了这个屋子。可是这个屋子有一个问题,它的采光不是很好,这里能射进阳光的时候只有早上那么一会儿,所以老舍在这个院子里的生活非常规律,也很朴素简单,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起床之后先打拳,老舍是会武术的,他会在这边打一套拳,然后吃早饭,在这个书桌写作,每天必写两到三千字不间断。12点吃午饭,午饭之后午睡,下午是他的公务时间,可能会接待,或者上文联,等等。6点吃完饭,吃完晚饭之后跟家人聊聊天,或者自己看小说。到了10点就睡了。早睡早起,坚持锻炼,非常健康的生活,和鲁迅先生完全不一样的,后面你们去鲁迅纪念馆的话可以问一下他们这个问题,鲁迅是非常典型的夜猫子。
接下来我们去生平展厅,了解一下老舍的一生。
刚才大家看到的生活原状这个地方不会做改变的,但是我们的展厅是隔一段时间会进行改陈的。现在看到的这个展厅是2018年初刚刚改陈完的,如果观众中有在2018年以前到过我们馆的,可能会发现展厅发生了变化,我们就来看一下现在的这个展览。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母亲节,所以我们也是祝所有母亲节日快乐,生平我们也从老舍先生写他的母亲开始说起。
1936年老舍在青岛创作《骆驼祥子》时的留影
老舍先生写《我的母亲》开头是交代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农村人,出生地也是在北平,但是在西直门外。大家看这个图,他的母亲家大概在西直门外的一个村子里,嫁给他的父亲之后,他们一家辗转了一些地方,但是在老舍出生的时候,他们家住在小羊家胡同。老舍那个时候叫小羊圈胡同,现在这个胡同叫小羊家胡同。他们家住在小羊圈胡同5号院的一间北房里,老舍出生的时候就住这么两间小北房,所以能看出来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并不是非常好。
老舍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是1899年2月3日,这个是公历,按阴历算是腊月二十三,可能北方观众熟一些,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在小年这一天要祭灶,要把旧的灶王爷的像烧掉换一张新的,同时要给他们上供,供一些关东糖、糖瓜等等,把灶王爷的嘴粘上,让他说好事,不要说我们的坏话。在这个时候老舍出生的,他是他们家的小儿子。我们看这张图,这是他们家的家谱,老舍的父亲舒永寿,老舍舒庆春,是他们家最小的一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年过四十,他感慨说幸好母亲是农家出身身体比较好,所以才能把他生下来,并且平安地给他养大。
老舍出生在1899年,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的父亲有一份工作,在城门做护军,结果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把城门打破了,他们连故宫都打进去了,他父亲在战争中去世了,去世之后他们家等于没有经济来源了。他们家怎么办呢?就得靠他的母亲把家庭的重担担起来。
他母亲一共生了八个孩子,最后活下来五个,在老舍那个时候,头两个姐姐已经出嫁了,就剩下小姐姐、他的哥哥,还有老舍在家里。老舍的母亲把他的哥哥送出去做学徒,靠着她的三女来帮助她做家务,带着小儿子,很艰苦地靠着给人缝补、帮人洗衣服,打一些临时工来支撑这个家庭。因为在那个时候女性,不管你受没受过教育,很难得到一份稳定正规的工作,所以对老舍的母亲来说,能挣钱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们家的生活也是非常窘迫的。
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小的时候也只能说是比较艰辛地长大,这张图是老舍小时候玩的玩具羊拐,东北叫嘎拉哈,他小时候玩这种不要钱的东西,比如羊拐,或者鸡毛、线团,他们家住的小羊圈胡同里头有一棵大槐树,他们还会玩大槐树下来的虫子,玩那种叫吊死鬼的小虫子。
在这种情况下靠老舍的母亲做临时工,他描述他的母亲,说母亲过去替人洗衣服,洗衣服的时候母亲非常卖力,人家送过来的袜子可能都穿得黑如铁,粗白布穿得黑如铁,母亲总要给它洗得雪白。这种工作量,又穷,肯定不舍得烧热水,所以母亲的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像胡萝卜一样,非常适合挠痒痒的手,你可以想象硬成什么样了。就是靠着一双手,老舍的母亲把他艰辛地养大了,而且老舍跟在他的母亲后面学会很多她的良好品行,比如爱干净,还有就是勤力,从洗衣服就可以看出。还有讲秩序,再有就是爱花,老舍的母亲在非常艰难的日子里也依然把院子里父亲遗留下来的花草照顾得很好,家里的家具擦得干干净净,虽然家具上老舍描述说铜活都缺了,乱七八糟的。而且他们家到过年那一天还要拿出一张收藏的王羲之买鹅的画,就是在过年那几天挂几天,我们看到老舍后来的习性就是他童年沿袭下来的。所以他后来说他的母亲是什么?他的真正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这是老舍的一篇散文《我的母亲》,是在他的母亲逝世以后写的,非常的痛心,也非常的真挚,今天我们公众号就推送了这篇文章,观众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去搜索一下这篇文章。
本来应该是这么穷的孩子,这种家庭环境,老舍说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孩子长到十来岁很自然地去做个小买卖沿街叫卖,或者去做学徒,但是老舍没有,老舍后来成为我们今天知道的世界闻名的大作家,这个要感谢一个人,就是刘寿年。刘寿年和老舍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俩都是整红旗人。可能有观众问不是念“正红旗”吗?这个告诉大家是怎么分的,满族清朝时候分八旗制度,八旗是四个颜色,黄白蓝红,应该是八个,所以还要分两种,怎么分?一块旗子全红的叫整红旗,一整块红旗。如果它还是一块红旗,但是镶(厢)了一圈边,就是厢红旗。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念整红旗,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老舍和刘寿年都是整红旗,但是他们两个人家境完全不一样,刘寿年到他这一代还是很富,据说最好的时候他们家的房子加起来能达到西直门半条街。这个人非常乐善好施,喜欢做好事。他和老舍家有一点渊源,知道有老舍这么一个小孩,有一天他觉得老舍这个孩子是不是应该上学了?然后他就到老舍家来,把老舍带去,给他付了学费,让他上了私塾。私塾相当于今天的小学。老舍上了私塾以后,他是成绩很好的,学习也非常优异,尤其擅长写作文,当时私塾教的是古文,三字经什么的,他那时候就很擅长。私塾毕业以后,他们家的亲友意见是,你已经受过私塾教育,你应该找工作养活你的母亲。但是老舍不太愿意,他还想求学,所以他靠自己的努力后来考上北京师范学校。我刚才讲老舍的太太上北京师范大学,跟这个不是一个,那个是大学,而这个相当于中专性质,也是培养老师的,培养的是小学老师。老舍上的这个学校是公费的,不用你交学费,还供你吃穿、给你书本,所以老舍才能去上学。这个学校招生数额不多,一年也就招40个人,老舍在几千人中间考上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是公费的,但是要交保证金,保证金也要几个银元,所以他的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之后才好不容易把这个钱筹到,送老舍去上学。
我们为什么说老舍这个学校是中专程度呢?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许地山家境很好,他是留洋上大学回来的,回来之后当了教授。老舍写他第一次见到许地山的时候说,我很紧张,我很忐忑,他是这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他没有觉得我不怎么样,他对我还是很和气。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教育、学历是有差别的。当然后来老舍和许地山成为非常好的朋友,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许地山研究佛学的,他曾经跟许地山说你能不能给我开一个佛学入门的书单,许地山很高兴,给他开了40多本书的书单,老舍说嗯,很好,从此以后我再也没看过。
我们继续回来说,老舍上了这个公费的师范学校之后,这是他们当时毕业时候的成绩单,舒庆春第五名。他们全班40个人,他考第五名,成绩是很不错的。而且他在这个师范学校的表现也很好,非常开朗,愿意组织活动,参加演讲比赛,好像还有体育跑步之类的,成绩都很好,所以老师都很喜欢他。这个学校是培养小学老师的,但是老舍成绩很好,也很受人喜欢,他毕业之后就拿到一个委任令,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offer,然后去小学当校长。当时教育强国也是一个路子,但是这个路子能不能走通也没人知道,当时都是实践,老舍一开始就走的这条路。这个学校现在还在,非常好的一个小学,方家胡同小学,他们到现在也认为老舍是他们的老校长,校歌里都还有他。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老舍当了校长以后,他写说,他跟母亲说,今后你可以歇一歇了,因为民国时候确实教师工资还是不错的,尤其校长,他说母亲回答我的只有一串串的眼泪。他这个文写得真是很真挚,他当校长成绩也很好,把学校办得蒸蒸日上,所以后来又给他升了一个职,让他去当劝学员,当时北京几个郊区都有劝学员,我们要教育强国,就要从娃娃抓起,劝学员负责什么呢?改造私塾,建新式小学,开民智。老舍那时候很年轻,1920年他才二十一二岁,很年轻,踌躇满志,想要通过这条路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现实。很遗憾,他的尝试基本都失败了,社会的黑暗使得他非常愤懑,于是他在两年之后辞职了。其实这种活不多,钱不少,而且还很清闲,但是老舍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磨折下去。
他辞职以后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朋友去看他,因为他辞职以后也没有宿舍,他借住在一个寺庙里面。寺庙的建筑和民居不一样,它阔大,夏天非常舒服可以避暑,那个朋友去看老舍的时候是冬天,寒风凛冽。结果去了一看,老舍连个棉袍都没穿,还穿着夹袍,说你怎么回事?老舍说我最近没钱,但我得给母亲生活费,我就把棉袍当了。他说你为什么这样呢?老舍的意思是说,这个工资他不愿意拿,他愿意拿更振奋一点、更正面一点的。
他开始做各种尝试,又回学校教书,到天津南开中学当国文教员。我们看这张照片,这个是老舍,这时候穿的还是长袍马褂。这个工作没有干得非常稳定,他回来北京之后去夜校学英文,想增加一下自身的积累,在燕京大学学英文。这时候他认识一个英国的牧师,通过这个牧师的介绍得到一份工作,到英国的伦敦大学当中文讲师,教英国人学中文。老舍自己是怎么说的?他说英法都是强国,为什么他们强我们弱?我要出去看一眼。当然同时也有挣钱的理由在里面。
他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这个图是他那时候的教学楼,他在这个地方当了五年的中文老师。这是他当时的照片,穿着已经都变了,西服。老舍人不高,大概1米7上下,据说体重只有100斤出头,你们可以想像瘦的程度。为什么?虽然他有工资,工资不高,不足以支持他老母亲和他自己的生活费还能过得很好的程度。另外一个,他在英国也是,一是天气不适应,那时候英国阴冷雾霾。二是吃的不适应,他是纯中国人的胃,完全受不了,他说英国人的饭,东西真干净,味道别提了,提了伤心。第三,最重要的一个,当时外国人对我们非常看不起,非常歧视,中国人在那边是很不受欢迎,小说强盗的形象,如果在外国电影里出现一个中国人,他必定是一个小偷、一个强盗。老舍其实也感受到这个,一方面他觉得很愤懑、很不平,自然也影响他自己的外在形象。
老舍在英国主要的工作是做中文讲师,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外国人学中文,这里就是他和同事一起编的课本《言语声片》,上面的图片是课本的放大。这里所有的字都是中文字,都是老舍写的,这个教材还配一个听力(以前是唱片),这个听力也是老舍灌录的,三十来岁老舍的声音。他在英国待五年错过了什么呢?第一,他去英国之前,老舍的母亲其实希望他结婚的,给他相亲,找了一个姑娘,但是老舍不愿意,拒绝了,他的母亲也是为此大病一场非常伤心,他在《我的母亲》里说子女的生命总是不是依照父母的愿望而行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第二是老舍在英国这几年,他的母亲过七十大寿。我们也知道以前人是非常重视过寿的,《四世同堂》一开头说祁老太爷什么都不怕,就怕过不了八十大寿。他的母亲过七十大寿的时候老舍在英国,在遥远的海外回不来,他的姐姐后来给他转述,说他的母亲当时吃了点东西、喝了点酒就睡了,她说我知道,他的母亲其实就是想她的小儿子。
他在英国的时期也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为什么呢?一个是国内“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就像网文突然爆发的这种状态,所有人都开始去写了,尤其是小说。第二,他自己待在英国非常愤懑、寂寞、无聊,所以他在这个时候开始很正经地创作,在这之前我们找到他的处女作并不是这个时期写的,而是在1921年的时候,他曾经在留日学生杂志上连载过一个小说《他的失败》,还有一个新诗《海外新声》,署名都是舍予。老舍这个笔名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就是在英国时期。
老舍跟当时其他的作家不太一样,我们比较熟悉一点的话知道,刚刚民国开始时候的创作以短篇小说、散文为主,他们用的虽然是白话文,但是在今天来看很拗口的,当年背鲁迅多么纠结就有这个原因。但是老舍不一样,老舍从开始创作的时候就有几个特征,第一,流畅的白话文;第二,幽默的风格;第三,现实主义,他的创作和他经历过的生活都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第四,他从这时候开始就已经写长篇小说了,在那个时代概念中的长篇小说差不多八到十万字的样子。
他在英国时期创作了头三本,都是长篇小说。第一本叫做《老张的哲学》,讲的是在西直门外有一个私塾主老张,超级抠门,一切向钱看,没事干就压迫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学生们,比如让学生给自己买东西不给钱之类的,这个人到处钻营,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个消息,上级要来学监,检查你这个私塾办得怎么样,要不要把你撤了办小学,由此引发一系列故事。
第二本叫做《赵子曰》,赵子曰是一个人名,他姓赵,叫子曰,是一个大学生,这是在大学生公寓里和他的同学们的一系列故事。
第三个小说叫《二马》,讲一对父子,老马和小马,他们的亲戚死了,在伦敦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古董店,父子俩到了伦敦寄住在一对母女家中,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我们刚才听了老舍的经历能发现,除了《赵子曰》,其他两个都跟他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的,从这时候起有这个念头了。
在英国这几年结束以后,老舍坐海船回国,这时候虽然老舍不是出国留学,但他也算是出国镀过金,而且在文坛已经有了一定名气,所以他回国以后先后在两个大学找到中文教授的职位,这两个大学,一个是在济南的齐鲁大学,一个是在青岛的山东大学。提起济南,老舍几乎相当于是济南的代言人,每年我都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孩子哀嚎说就是老舍把我骗到济南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济南的冬天》,很多人去济南旅游或者考到济南大学。我们得说《济南的冬天》是差不多八十年以前写的文章,中间地理形貌都发生很大变化,这篇文章实在太流行了,甚至我看到有人说“老舍不是济南人吗”,有这样的说法。
这个时期他写了很多幽默性的散文,比如他写这一天下来感觉什么都跟他作对,小猫爬到平房的房顶下不来,他没有办法拿着梯子准备去救它,他好不容易通过梯子爬上去了,这时候二姐来了。去年还是前年高考过的小伙伴们可能对这个二姐比较有怨念,因为考了一篇老舍的《有声电影》。二姐在下面喊了一声球,这个小猫特别灵活地从老舍的肩膀上跳下去了,他很怨念这件事。他后来过了年以后又写了一篇文章,他说“我们家的猫小球昨与情郎同逃,糊涂人养糊涂猫,特此声明”。意思是我们家的球跟人私奔了,就是这个意思。但其实是什么呢?他们家这里有一个井,是这个猫在井边上玩的时候掉进去淹死了,家人怕老舍伤心没有告诉他,就告诉他说猫跟别的猫跑了,所以老舍才把这个写到他的散文里头,后来变成这样一个故事。
老舍一生有四个孩子,头一个大女儿舒济,生在济南,所以叫舒济。第二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当时用繁体字,“济”这个字繁体很多笔画,有亲友跟老舍说你不能这样,孩子写字都得多写几笔。所以第二个孩子生下来是男孩,生在乙亥年,老舍给他起名叫舒乙。第三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1937年,卢沟桥事变刚刚发生,天下大乱,老舍本来想给她起名叫舒乱,胡絜青说没有给女孩子起名叫舒乱的。当时一直干旱,正好下了一场大雨,所以给这个孩子起名叫舒雨。最小的孩子1945年出生在重庆,他出生的时候很有意思,现在给观众们提一个问题,老舍先生叫什么?知道为什么吗?老舍先生叫舒庆春,因为他出生那一天腊月二十三,第二天是立春,他在他们家排“庆”字辈,所以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舒庆春,由立春来。这个孩子出生在立春的当天,父亲已经把“春”字占了,他就叫舒立了。这是四个孩子,三个闺女住在我们现在站在的西厢房里,儿子住在那边灰色的房子里。
我们继续往后看,山东时期老舍成家立业,同时也是他文学的成熟期,我们来看他当时主要创作的一些作品。济南已经看过了,现在来看青岛。
青岛这个时期创作的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骆驼祥子》,他当时在两层楼里租了两三间作为他们一家的住房,但现在整栋楼都作为老舍相关故居开放。当时在这里创作《骆驼祥子》,所以现在这里的名字叫做“骆驼祥子博物馆”,比我们这里阔气多了,两层楼,还有一个大院子。
老舍《骆驼祥子》手稿。(陶洁供图/图)
这个时期老舍创作的作品最有名的是《骆驼祥子》,这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有非常多的改编,还有非常多的翻译。这里全部是它的外文译著。
同时他还创作了很多其他的作品,给大家介绍几个,比如《猫城记》,这是一个政治讽喻小说,现在有很多人把它作为科幻小说来写,我觉得比较牵强,它是一个政治讽喻的小说。讲的是主角“我”因为飞机失事迫降火星,发现火星上有一个猫国,后来猫国走向灭亡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老舍的作品要么觉得是幽默,要么觉得是朴实、现实,但是他也有比较清丽的意识流的写法,这个就是《威神》,旁边有它的英文提名,老舍英文很好的,我们过会儿会看到一些老舍英文的信。这是个短篇的爱情悲剧。
这一时期也是他的经典著作很多,都在这里。很快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占领北京,没过多久全华北整个沦陷,包括山东等等,所以老舍这时候陷入一个心理斗争,一个是他不能留下来,留下来的话,像他这种比较有名望的人会被强迫做汉奸,你得赞同“东亚共荣”之类的东西。可是他走,走的话谈何容易呢?他的第三个女儿刚出生一个来月,妻子、孩子都在医院里,大女儿四岁,这种情况下你想带着太太和三个孩子走不可能。那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来有一天提了一个皮箱,打算到火车站看一看,他说他心里觉得如果有火车,我就南下到抗战的洪流里面去,如果没有也很好,就回来跟我的家人厮守在一起。但是他还是赶上了最后一班南下的火车,从此以后从山东南下到武汉,又到重庆,一路做抗战宣传工作。
他在这一时期把他所有的精力都献给抗战宣传,抗战宣传是要给老百姓看的,当时老百姓文盲居多,不识字,所以你不能给他们念小说,也不能给他们念散文,你得给他们歌曲、戏剧,甚至是民间曲艺。那时候流行歌没有今天这么流行,最流行的是各种曲艺,所以老舍开始跟随民间艺人学习写歌词,他还会唱。老舍是很多才多艺的人,我们刚才看那个滚轮上面是他创作过的各种题材,比如说歌舞剧、短篇小说、古书、快板、相声、旧诗新诗等等,他全都会写。
在这一时期老舍开始写抗战的歌词,比如《大鼓词》等等,为了宣传他等于是放弃了自己文学的特质、文学性,如果仔细看的话你觉得这个东西都是老舍写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老舍认为这是他为国家和战争所做出的必要的牺牲。
这里面有一段故事,老舍不但会写,他自己还会唱,老舍唱京剧,他一般唱老生,而且他完全不怯场,属于那种大家喊“老舍先生来一个”,他站起来就来一个,据说唱得还可以。梁实秋先生曾经写过一个故事,在抗战时期为了谋款,梁实秋先生和老舍曾经打算说相声,他们说的是老段子。老段子是有贯口,还有固定的动作,他们讲的那一段里头有一个动作,其中一个人要打另一个人的脑袋,老舍就是打梁实秋的,梁实秋肯定不愿意,所以上台之前跟老舍说你不能打我的脑袋,咱俩说好了。结果上台之后,这两个人面无表情,但是包袱抖得很好,台底下又鼓掌,又哈哈大笑,老舍可能就讲high了,讲high了以后拿手里的扇子给梁实秋脑袋来了一下,没有打到。但是梁实秋往后一退,两个人都戴眼镜,文人眼睛近视比较重,他往后一退,头一低,眼镜掉下来了,梁实秋手一伸,刚好眼镜掉手里,挺巧的,台下的观众都以为是他们排练好的动作,于是喊“再来一个”,把这两个人搞得非常尴尬。
他自己会写,也会唱,当时有一个文艺界抗战组织,叫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叫做文协,老舍在这里任总务组的组长,对内主持会务,对外代表文协,经费也是他弄,会务也是他做,文协会刊坚持出版的六七年里几乎期期不落,都是老舍一手负责。这时候老舍为了谋款,我们刚才说他做曲艺,同时他还写话剧。老舍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戏剧作家,他的戏剧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尝试也不太成功,所以现在这些很少有人提了。这时候是他写抗战话剧,第一部叫做《残屋》,首演没有多久就被禁了,因为揭露了当时国民党的黑暗,很快被禁了。
他在抗战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不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些,而是《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它不是讲我们的正面战场,也不是讲敌后战场,他讲的是沦陷区,北平当时已经沦陷了。他讲的是沦陷区北京城小羊圈胡同里几户居民的故事,我们能看出来老舍的线还是一以贯之下来的。这个书是老舍先生在重庆的时候写的,在重庆的时候他和一些文学干部们一起住在重庆北碚的一栋小楼里,这个小楼现在作为《四世同堂》纪念馆对外开放。这个楼也特别有意思,我看也有人说,这个楼是林语堂的财产,但是林语堂抗战的时候上美国去了,于是他把这个财产委托给文协,让文协作为抗战资产使用。老舍当时是文协的干部,他和其他的干部一起住在这个小楼里,后来老舍的夫人到重庆跟他汇合以后,他们一家也是住在这里面的几间。当然现在这一片也都是老舍纪念馆了。
《四世同堂》讲的还是老舍熟悉的那些人,在一个特定的背景里,所以他描写的是北京人的特性,当然也是写抗日的。但是我们听老舍刚才的经历可以听出来,在抗战这几年,他完全不在北京,他怎么写这部书的呢?不能凭空想象,他是通过胡絜青为代表的一系列从北京陆陆续续南逃到重庆的人。
胡絜青为什么要南逃?我老舍从山东走了,他的太太怎么办?他的太太带着孩子先在山东待了一段时间,发现不行,然后又带着三个孩子隐姓埋名,她当时把孩子的名字都改了,不让他们姓舒,跟着我姓胡吧。带着孩子回北京了,她的娘家能给她一定的支援,同时她还能照顾老舍的寡母,这时候她以做教师和给人当家教的收入养活家庭。可是1942年的时候北方大旱,资源非常紧缺,日寇也越来越疯狂,他们开始变本加厉搜刮这里。老舍的母亲1942年左右去世了,胡絜青一看情势不好,婆婆也已经去世了,她就和保姆一起带着三个孩子、十几件大行李去找老舍。她那时候首先一个困难是,你要离开日战区,日本人当时实行户籍控制,肯定不让你走,所以你只能偷偷摸摸地靠步行离开。他们当时真的是独身的女性带着孩子徒步先走到河南,就是靠走,晚上没有地方睡,你也不敢去别的地方睡,就睡在路边的车辙里,有一次差点把一个孩子丢了。到了河南稍微好一点,可以倒汽车坐火车。进重庆要路过陕西,她在陕西过潼关的时候,坐火车钻隧道。胡絜青至少有收入,老舍有朋友,能帮她,所以她买到车票,她还是坐在火车里,虽然火车里挤得要死要活,比七八十年代春节时候不差多少。但是还有一批人也想上火车,他们是从河南这边来的农民们,他们也不想留在原地,因为留在原地的话日本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打过来,他们没有地方去,就跟着火车走吧,又没钱买票,就扒在火车上,可能扶老携幼,带着自己的家当扒在火车上。结果过潼关的时候,以前的隧道比较低矮,距离火车顶很近。舒济(老舍纪念馆名誉馆长)前几年的时候经常过来,我们还请她给大学生做过讲座,这张照片就是她讲抗战经历,说坐火车过隧道的时候,眼前一黑,好像什么东西折断,噼里啪啦掉地、各种惨叫的声音。舒济先生出生于1934年,今年也已经80多岁,她当时七八十岁的样子,她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闭上眼睛还能听到那天火车里听到的那些惨叫声。
《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收入全集的作品均根据初刊本、初版本重新校勘,尽量保持原来的写作风貌。附录部分的《老舍年谱》也做了重新修正。
这次《老舍全集(1-19卷)(套装共19册)(修订版)》的修订从2006年开始,到2012年完成,前后共7年的时间。得到老舍家属和老舍研究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我们在修订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山东师范大学张桂兴教授《〈老舍全集〉补正》一书的成果,也借鉴了曾广灿、史承钧教授研究老舍作品的文字校勘笔记。
《老舍全集(1-19卷)(套装共19册)(修订版)》收文全面,校勘精良,是阅读研究老舍的必备文本。装帧典雅,印制考究,京味浓郁,也让新版《老舍全集(1-19卷)(套装共19册)(修订版)》成为图书收藏者的上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