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勤俭过于古帝王”的孝宗皇帝

2020-05-12

孝宗是一个勤政派的领导,事必躬亲。然而,这种勤政却对南宋政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重大决策上,孝宗常常事先不经深思熟虑,就贸然施行,稍有挫折,又马上收回成命。他在位期间,朝令夕改、说话不算话的情况多次出现,所以恢复中原计划的最终落空与孝宗的这种为政作风不无关联,有人评价他“志大才疏”,是有一定道理的。

孝宗换宰相换得很勤,每位宰相在任时间都不长。他在位二十八年,宰相有十七人,参知政事(副宰相)更是有三十四人之多。

孝宗为树立绝对权威,有时听信片面之词,不经过调查核实,就将宰相免职。乾道二年,有人检举参知政事叶颙受贿,有作风问题,孝宗没有调查就将叶颙免职,后来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叶颙,重新召其入朝。

淳熙二年(1175年),朝廷选派使臣赴金求河南陵寝地,宰相叶衡推荐汤邦彦,汤邦彦胆小如鼠,怀疑这是宰相要自己去送命,因此怀恨在心,向孝宗上书告密,说叶衡曾有诋毁孝宗的言论。孝宗大怒,当日就罢去了叶衡的相位,并将其贬往郴州。

宰相是百官之首,孝宗却轻易罢免,反映出他对宰相缺乏真正的信任。

宋孝宗一改北宋后期与南宋初期,树一派打一派的学术政策,对主流学派王安石新学及新兴起来的程朱理学,采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的政策。

宋孝宗虽对新学有一些微辞,但对理学派攻击新学、推崇理学并不支持。

而沉寂了三十多年的苏氏蜀学,在宋孝宗即位以后重新兴起。宋孝宗为苏轼文集作序并追谥“三苏”,推动了苏氏蜀学的发展。

宋孝宗倡导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学术环境。这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学者。孝宗乾(道)淳(熙)的时候,“正国家一昌明之会,诸儒彬彬辈出”。

其时,不仅有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还有著名的文学家,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著名词人辛弃疾等。

孝宗重用自己未当皇帝前的部属们,导致这些部属常常恃宠乱政,被士大夫们指斥为“近习”。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曾觌、龙大渊、张说等人。

曾觌、龙大渊原是孝宗为建王时的低级僚属,靠拍马屁得到恩宠,参与军机大政。直到出守建康府的陈俊卿跟孝宗一再指出近习结党营私的危害,孝宗才开始对曾觌等人稍有疏远。

宋孝宗赵昚很节俭,宋高宗称赞他:

“勤俭过于古帝王”。

宋孝宗即位之初,就不肯用乐。他日常生活的花费很少,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都没有动用,以至于内库穿钱币的绳索都腐烂了。

宋孝宗不但节俭,而且尊佛崇道,除奸邪褒忠良,昭雪冤案,励精图治,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