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艺术:小心思维的陷阱
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如果,你看不下《思考,快与慢》这样的大部头,也不愿意在《魔鬼经济学》四部曲中长途跋涉,这本《清醒思考的艺术》,倒是仿佛夏天解渴的薄荷水,读起来清凉爽透。何况还有一本《明智行动的艺术》作姊妹篇,可谓第二杯半价一般的存在了。
这里使用的思维错误的概念,是指系统性地偏离理性,偏离最理想的、合乎逻辑的、理智的思考和行为。请注意系统性这个词,它是指我们经常错误地走向同一个方向。
我们的大脑自诩聪明,其实很懒。它经常闭了眼瞎指挥。当你看完这本书,你将会意识到,我们其实有很多次,可以对大脑说“反对!”
书中开篇列明的,便是幸存者偏误。也是最具诱惑性的一种偏误。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由于对现实缺乏了解,我们经常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根本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在各种IP大行其道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小说的作者,一夜成名,身家暴涨。而写作,又仿佛是一件毫无门槛的事情。于是,我们便也容易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通过文字功成名就,从此财富自由。其实,每位成功的作家背后都有100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有数百个抽屉里沉睡着刚动笔手稿的写作爱好者……但是,我们听不到这些,我们听到的,是J·K·罗琳是如何凭借一套《哈利·波特》就成为了比女王还富有的女人。而《哈利·波特》看上去也不过就是一套儿童文学作品而已。这就仿佛在一艘搜救船上大喊“没获救的举手”!然后欣欣然得出所有人都获救了的结论一样:我们看到的,都是幸存者。但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二八定律”,你就会很轻易地得出结论:成功的概率,比想象得小得多。
幸存者偏误的另一种危险,就是你本身就是一个幸存者,你的成功可能充满偶然。但是,我们却会把偶然当成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所谓的“成功因素”。
当我们认识到幸存者偏误的存在,每次当大脑指出一条成功的捷径时,我们记得喊一声“反对!这是幸存者偏误”!
书中介绍的另一个有趣的偏误,就是纠缠于沉没成本。
前日在网上看了一个段子:中文里有四个字,有神奇的魔力,会驱使你观看糟糕的风景,咽下难吃的食物,看完无聊的电影……这四个字,就是:来都来了。
这四个字就是沉没成本最常见的化身。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你是如何艰难地买到这张影票,和这个电影是否真的值得观看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关联性。但是,因为影票难得,就算电影的故事讲得七零八落,我们还是会坚持把整部电影看完。因为之前的付出成了我们坚持的理由,即使客观看来坚持下去毫无意义。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荒谬?因为人类想努力表现得坚韧,我们害怕矛盾。
其实,有很多理由能支持我们走到最后,但是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绝对不是其中一个。理性要求我们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和我们对未来的评估。
理性思考虽然比较艰难,但是却也能转化为本能行为,就如同我们勤奋地练习乐器,终有一日可以熟练演奏一般。尽管本书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思维谬误,但是却是最常见的。
请将本书视为清醒思考练习的基本指法,时常演练,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有更豁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