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水中人参”芡实

2020-05-07

还记得第一次吃芡实,是初三毕业那年和朋友们去苏州旅游,在平江路上的一家甜水粥铺里吃的。粥铺不大,外面竖着一个写着“鸡头米”三个大字的招牌。老板娘似乎是看惯了来这里旅游的学生,于是热情推荐我们尝尝苏州的鸡头米。

还没到饭点,又怕吃不下晚饭,于是我们四人便合着点了一碗红豆芡实丸子粥。芡实虽俗称鸡头米,但吃起来却并没有鸡肉味,而是粉粉糯糯的,配着红豆的清甜,让我们几个女孩子一吃便爱上了。

苏州的古镇上,随处可见鸡头米的招牌。我自小在离苏州并不太远的宁波长大,却也并不太常听说过这种食物,更遑论常吃了。

苏州的鸡头米确实有名。鸡头米学名芡实,原产我国,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种植芡实,根据地域,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南方芡实和北方芡实,而芡实中最有名的,当属苏州产的南芡,清甜软糯,个头也大,又有滋补作药的功用,与茭白、莲藕、水芹、慈菇、荸荠、莼菜、菱合称“水八仙”。

芡实具有极强的药用价值,性暖,可以入药,有温补之效,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称。《神农本草经》中,芡实与莲藕、大枣、葡萄、覆盆子等位列果之上品,《本草纲目》记载:“芡实可补中,益精气、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也提到芡实为长生之药。苏东坡也曾在《东坡杂记》中提到芡实的食疗法,将芡实作为日常餐饮。

芡实有许多种叫法,鸡头米、鸡瘫、鸡头实、鸡头、雁头、乌头……等等,其中大多数都与鸡头或其他禽鸟的头有关。芡实属于水生草本植物睡莲科芡实属,一般都是生长在池塘湖泊之间。“鸡头”并非指芡实花的形状,而是指其果实的形状,野生芡实外壳上裹着毛刺,跟板栗的外壳差不多,头上又有一个突出的小尖,仿佛鸡喙,整个外形看起来就像大公鸡的头,因此得名。

各地方言称法

西汉扬雄的方言学著作《方言》中,记载了芡实在各地的称法:“北燕谓之 ,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北燕大约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一带;“青徐淮泗之间”即今山东青州与江苏淮州之间,淮河与泗水之间;“南楚江湘”则在今湖南一片。可见,芡实在古代的种植范围就十分广泛,并且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称法。

在宋代,芡实又有了一个俗名“水硫磺”。硫磺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救危妙药”,将芡实称作水中的硫磺,可见宋朝人们对芡实的药用价值的肯定。

到了今天,各地对于芡实的称法也各有特色。

吴地方言中称黑为“乌”,因芡实头部有一小黑点,因此将芡实称为“乌头”。盛产芡实的苏州将其称为“鸡头米”,读音近似“记得米”。在江汉平原地带,又称“鸡头苞”。湖南益阳方言中亲切地叫它“刺头果果”。因其全身是刺。河南的白雀园镇地处江淮之间,与湖北、安徽两省接壤,由于地理环境和人口迁徙等原因,特别是受到荆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生活方式和语言语音特点,这里的人将鸡头称为“鸡娘籽”,别具特色。粤语地区又将它称作“茨实”,广东菜里的南瓜百合茨实煲就是由它做成。

《红楼梦》中有道名菜叫“大蚌炖珍珠”,然而这道菜里既没有大蚌,也没有珍珠,那么为什么叫此名呢?

据传,曹雪芹年轻时在苏州的姑父家小住,外出闲逛时,看到了从未吃过的芡实,于是又买了两条鲫鱼,令厨师一起烹饪。于是在《红楼梦》中便有了把雪白滚圆的芡实塞进鱼腹,配上佐料,上锅清炖的一道菜。因滚圆的芡实宛如珍珠,鱼腹又像河蚌,于是便把这道菜称为“大蚌炖珍珠”。

从古到今,芡实都备受中国人喜爱。临近中秋时节,便会在水乡看到家家都在门前剥鸡头米的景况,正如清代清沈朝初《忆江南》所云:“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是珍馐美味,在宋代它是宗庙中祭祀祖先的贡品,在饥荒时它又是平民百姓的粮食替代品,更是滋补良药。小小芡实,果真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鸡头米.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鸡头米/7506297?fr=aladdin

2、白雀园方言俚语https://www.meipian.cn/1ky2ndg2

3、益文类聚:芡实|此物秋来日常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117/17/34204671_795517869.shtml

4、高志伟:我国药膳史上不可或缺的中药----芡实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5c29a1b904ab77f14d877cab

5、严龙、江扬先:浅谈南芡实的历史渊源,《长江蔬菜》2015年22期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