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氏璧齐名的翡翠国宝!两度出走扬名海外至今不得归……
自打翡翠从清朝开始盛行,就吸引了不少翡翠迷,不少名人都在其中,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关于翡翠的传奇故事,比如宋美龄和她的麻花镯,黄惠兰和她的翡翠青椒,以及翡翠大王铁宝亭和他的赌石人生等等,而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另一位翡翠商人的故事。
这位翡翠商人叫张文棣,名气没有铁宝亭大,遭遇却很坎坷,幼年因为战乱,早早失去了双亲,成了一名孤儿后来被教会收养,在教会学校里学习长大。
成年后之后,张文棣凭借自身所学,到上海打拼闯荡,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进出口贸易洋行。当时的上海滩,不光是莺歌燕舞的夜上海,更是奇翠美玉的比斗场。外交名媛黄惠兰就曾热衷于与大大小小的富商赛宝炫富。
日日处于这样环境里的张文棣,渐渐对翡翠也不陌生,或是出于好奇,时不时地还会买上几块。可毕竟都是小打小闹,没人在意。
让他一夜之间名声大噪的,不是他的洋行扩张,而是一块近九吨重的翡翠!
1922年,从缅甸运来一块巨型翡翠原石到上海,卖家要价很高。当时不少翡翠商人都去看了货,觉得赌性太大,所以犹豫不决。就这样过了好几日,巨型翡翠依旧吸引着不少人观望,然而出手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不知是卖家故意放消息,还是有行家看出了门道,这块翡翠是金丝种的消息不胫而走。
金丝种是翡翠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品种,顾名思义,是指翡翠内部绿线如丝,在阳光下观察仿佛内有金丝一般耀眼,别具美感,故而谓之金丝种,其中尤以绿丝顺直、分布有序、质地通透者最佳,不仅少见,价值也非常高。
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开始心动时,张文棣已经出手买下了这块翡翠原石,切开后果然绿丝闪闪,堪称极品!
不过由于年代已久,已经找不到当时的资料影像了,所以无法判断到底是不是金丝种。
一般来说,翡翠商人花大价钱买下原石切开后,都会做成翡翠镯子、雕件、蛋面之类等饰品,好售卖回本,但张文棣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将这块翡翠雕成一座塔。
这是为什么呢?
只因,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苏州。
△苏州报恩寺塔
张文棣觉得自己能有今天,除了是靠自己,还要感恩家乡水土的养育,那不如就雕一座苏州的报恩寺塔报恩吧。
可是因为离开家乡已久,对于苏州报恩寺塔的样子已经模糊了,于是就近取材,选择了上海龙华寺为原型。
△龙华塔
这上海的龙华塔也非常有名,坐落千百年来,素有镇压妖魔,福报百姓的名声。
打定主意后,为了能呈现出最好的翡翠佛塔,张文棣不惜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将翡翠原石运到名匠聚集的北平,据说当时共同打造翡翠佛塔的名匠就多达150余人!
十年后,宝塔完成。
整体高约127厘米,直径约33厘米,重34千克,底座是三级台阶,按照北京太和殿的样式,与塔身层层插嵌。
台阶前是一座三叠牌楼,匾额上书“人天第一”四字。
塔顶雕着玉制锁链,环环相扣,塔上瓦片精雕细琢玉柱森森,姿态绝伦、震撼人心!
为此,国学大师李兆民还特意写下了多达八页纸的翡翠宝塔论文,文中赞其与传世和氏璧齐名,堪称“国宝”!
不光国人见宝塔称奇,就连老外们第一眼见到时,也直呼“奇迹”。
1933年,张文棣带着翡翠大宝塔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万博会。
△万国博览会关于翡翠宝塔的媒体报道资料
宝塔一经展出,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来参观的人纷纷合影留念。这一次走出国门,翡翠大宝塔打响了大国雄威。
后来到了1939年,万博会又一次召开,主办方仍想邀请翡翠大宝塔再参加一次。
可是由于当时局势紧张,政府方面根本无心无力管这事儿,好在有周锐、邓祖荫、邝炳舜、曾荷珠、邝光银、曾惠初等一批爱国华侨,觉得越是艰难时刻,越应该扬华夏之威。
△1939年万国博览会华商展览场总公司董事局成员
于是,民代官责,爱国华侨们自发在海外组成华商展览场总公司董事局,动员各界侨胞从唐人街至乐居、沙加缅度、汪古鲁、埃灵顿等地募集资金二十五万美元!
正是在国人的互相协助中,张文棣再一次带着翡翠大宝塔亮相万博会,这一次扬的不光是国威,更是中国人不惧外敌的自信!
第一次走出去了,翡翠大宝塔还走回来了。可第二次走出去了,翡翠大宝塔却回不来了……因为国内战事愈发严重,接翡翠大宝塔回国的计划一再耽搁,被迫滞留美国。
为了支持国内战事,期待全国胜利,张文棣将翡翠大宝塔改名为“和平塔”,供给美国各大博物馆展出,展出所得的费用,也都悉数寄回国内,为抗战贡献绵薄之力。
等到八年后,战争结束,张文棣已经垂垂老矣,再不能回家乡,这件翡翠大宝塔也彻底留在了异国他乡……
△美国《珠宝杂志》1965年8月号封面刊登“张文棣翡翠大宝塔”照片
1965年,张文棣家人根据遗嘱将宝塔以中国人民赠送给美国人民的国礼名义,赠送给了美国奥克兰博物馆,现如今它依然陈列在此,接受全世界游客的观瞻。
从无人问津到举世国宝,翡翠大宝塔的经历不可不谓传奇,只是不知,这件寄托家国情怀的翡翠国宝可有再回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