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马家浜遗址,出土戴着风镜的航天员陶俑,专家说:它的身份待确定

2020-04-26

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未解之谜,坐落于浙江省嘉兴市的一座遗址中,就曾出土了一件谜团重重的文物,不少人都相信,它的身份并不简单,因为其很有可能是一件古代宇航员陶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古代是否存在遨游于太空之中的宇航员?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59年初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区,十多名村民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劳动,他们准备挖出一个巨大深坑,并在坑中发酵粪肥。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随着村民挖掘的深入,土层中开始出现一些异乎寻常的东西,如兽骨、陶罐、以及具有规则形状的石器等等。带头劳动的村长见情况不对,立马宣布暂时停止干活,随后拨通了当地考古研究所的电话。

1959年3月期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了一支联合科考队,对该地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此次发掘面积超过了15000平方米,发现该古代遗址共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灰黑色粘土层,并伴随有红烧土层与淤泥层,平均厚度约为50厘米,主要包含兽骨、石器、骨器、以及各种质地的碎陶片。下层淤泥之中为墓葬层,共发现人类遗骨30具,遗骨旁还摆放少量随葬品,也多为骨器、陶器、以及石器。通过考古学家们的鉴定,发现该文化遗址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有7000余年的历史,因其出土于马家浜附近,故此得名“马家浜古人类文化遗址”。

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出土意义重大,令考古专家们为之侧目,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马家浜文化遗址内出土文物众多,除了石器与骨器之外,陶器的发展也具备了初级雏形,在形式和内容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过更令他们惊奇的,却是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陶器。该陶器为半身人像,整体为圆头,长颈,额头部顶端有一对圆镜状饰物,极类似于现代的护目风镜,加之其头部的浑圆程度远远大于正常人,所以有专家大胆推断,该陶器塑造的很可能是一个宇航员头部形象。

专家的猜想并非脑洞大开,而是存在事实依据的,在此之前,不少文化古迹中都曾出现过“宇航员”的形象。内蒙古的狼山地区,考古专家们曾发现过很多远古时代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所描述的内容为两个桃子状图案,其中部偏上处还有两个圆形小洞,二者之间比例类似于人眼,可是却看不到鼻子与嘴巴。不仅如此,在这张“人脸”的周围,还有许多分散状的圆形斑点,被认为是宇宙中的星球,因此该“人脸”也被怀疑是宇航员戴上头盔后的形象描绘。

无独有偶,在我国宁夏自治区的贺兰山腹地,也出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的古老壁画,数量约为300幅。贺兰山岩石壁画中,一幅距离地面1.9米的图案令人过目难忘,它高20厘米,宽16厘米,表现的内容是一个头戴宇航头盔且身穿肥大宇航服的宇航员形象,在头盔中间部位,还有一个类似于观察窗的圆形孔洞,几乎与现代宇航员的装束毫无二致。当然,以上结论也只是考古专家们的具象化推测,对于其所表现的真实内容,依然有待商议。

如此奇怪文物的出土,令考古专家们陷入了沉思,难以揣测几千年前人类的文明程度,他们是否具有高超的航天航空技术?又是否与天外来客有过亲密接触?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一个永久的谜团。

不过有专家依然坚定地认为,无论是各地壁画的图案,还是马家浜出土的陶器文物,都与所谓的“宇航员”毫无瓜葛,现今所有胡乱的质疑,也都是后世之人的穿凿附会,是不具备任何科学依据的“乱谈”。除此之外,这些专家还提出,古代工匠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对于作品的创作也并不拘泥于现实生活,而是加入了很多天马行空的元素,目的就是为了给生活加以点缀,让艺术创作插上飞翔的翅膀,这才是他们所需要和追求的。

一直以来,两派专家对于马家浜陶制头像的争论依然相持不下,致使“航天员陶俑”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其最终的答案究竟如何,我们还是要等待考古专家们的考察和论证,毕竟时间才是最好的试金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