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辜鸿铭看英文报,倒着看遭老外嘲笑,他:英文简单,正着看没意思

2020-04-21

我国学术中,道统斗争最著名的,就是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不过,民国时期也有过一次小型的道统争斗,即所谓的新学和传统。

新学和传统也不用多说,大家都熟悉。但其实如今,我们既不是新学,也不是传统,而是一个新学和传统结合的产物。

当然,这个新学只是一个名字,并不是新旧,而是指国外的教育方法。而当时比较推崇这种做法的人,非常少,辜鸿铭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大小语种精通十余

辜鸿铭的成就如何,不需要多说,单说说他的语言水平,就能从侧面上看出他对于国外的了解。

辜鸿铭一生精通十余种语言,其中自然是包括了一些小语种的。

辜鸿铭也曾经说过,要说这些语言最难的,那一定是中文。

关于这件事,还出现过一个小笑话。

辜鸿铭其实出生在国外,是不需要留辫子的,但是辜鸿铭常年的打扮,都像是一个晚清时期的老学究。

哪怕是年轻时出国留学的时候,他也是长衫马褂大辫子。

不得不说,这身装扮在西方是会被嘲笑的,当然,现在也是。

在一列火车上的时候,辜鸿铭有些神游天外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自己手上的报纸拿反了。

当时就有几个英国人,看着辜鸿铭不免嗤笑,说那个中国小子都不认字,还装模作样的在那里看,他都不知道其实报纸拿反了。

若一般人,可能也就忍过去了,但是辜鸿铭反驳了回去。其大概意思就是,只有二十六个字母的语言,正着看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

至于辜鸿铭有没有真的倒着读了一段报纸,其实没有考证,不过按照辜鸿铭的脾气,和他当时的年纪来看,是能够做出来这件事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辜鸿铭对于中国文化的维护,还有两个小故事。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带着祖先牌位的习惯,方便能够随时祭拜,如今这种做法几乎消失了,但在民国还是有很多的。

辜鸿铭自然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牌位带没带是个未知数。就在辜鸿铭又一次祭拜祖先的时候,又被自己的外国同学耻笑了。

其大概意思就是给祖先磕头,在供桌上摆上饭菜,难道你能祖先就能吃到了么?

如今看来,其实这种行为,只是对于先祖的一种祭奠,要说能不能吃到谁也不知道。辜鸿铭也差不多是这样回复的,只不过火药味浓一些。

“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

外国同学也知道辜鸿铭不好欺负,所以,最后这件事也就是不了了之的,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

还有一次,辜鸿铭送给伊藤博文一本《论语》的英译本,这种行为其实非常常见,毕竟这算本国的特产,而且还宣传了本国的文化。

可是当时的中国太弱小,所以,他还是被调侃了。

伊藤博文说,难道辜鸿铭自己不知道,如今孔子的那一套,已经不受用了么?

如果说对孔子不熟悉的人,可能真的无法反驳,但是辜鸿铭是谁,他深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所以他的回复也算是一绝。

“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20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时代怪才辜鸿铭

民国时期,真的是百花齐放,有人彬彬有礼,当了一辈子的君子,有人狂妄至极,以为自己是有性格,其实成了人渣。

但要说最怪的,辜鸿铭绝对是榜上有名。

辜鸿铭严格来说,是没有中国国籍。

他出生在马来西亚,而且祖辈就已经移民到了那里。

虽说辜鸿铭留学的时候,父亲告诫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但其实辜鸿铭是没有中国国籍的。虽说,当时似乎也没有国籍的说法。

不过在思想上,辜鸿铭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

或许,也正是因为辜鸿铭的经历,让他成了当时最能看清局势的人。

所谓的新学,其实就是国外的教育方式,当时,国内大家们,病急乱投医,孰好孰坏是个未知数。

不过,因为辜鸿铭能够客观看待中外差别,所以,他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存在的意义的,所以,他也成了当时外文最好的传统读书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