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唐国明获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一等奖名篇《还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

2020-04-17

唐国明获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一等奖名篇《还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

一个这样帮自己与天下人完成心愿的读书人唐国明

————————————————————————————————————

没想到的是,我在帮自己完成了一个心愿的同时,也帮很多与我一样爱《红楼梦》的读者完成了一个心愿。这也许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最大的意义所在了。

————————————————————————————————

————————————————————————————————

————————————————————————————————————

半途哲人、鹅毛诗人、红楼工匠、作家唐国明作品

——————————————————

唐国明获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一等奖名篇《还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

——————————————————

我最初读的书是有图有文字的,就是那种如同从电影里截图下来,然后配上文字的图书。8岁前我还没认得几个字,就特别喜欢看,甚至有点迷恋的味道。

……………………………………………………………………………………………………

每逢赶集,父亲就把我骑在肩膀上,让我双手捧着他的脑袋,走七八里斜径出得山来,再走七八里公路到镇上,把我放到集市摆图书摊的老头那儿,到下午快散集时给那摆图书摊的老头儿五分钱,再把我骑在他肩膀上回到山里。

……………………………………………………………………………………………………

有的图书,是父亲从邻居或者亲戚那儿借回来,他自己看后然后让我看,让我看完后,他又再讲解给我听。渐渐的,我从看图慢慢看出点故事来。于是凡知道邻里哪家有图书,我就去借,有不愿借只允许在他家看的,我就坐在他家看,直看到家里来人找我回去吃饭,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回去。直到八岁后上了学,开始识字后,又几乎把以前看过的图书重生看了一遍。

……………………………………………………………………………………………………

有时借邻人的图书看,邻人不愿意给,要租金,我就把父亲给我的零花钱基本上当了租图书看的租金。有一家离我们村子住得远的一户相对我们来说更山里的人家,也许由于寂寥,他的两个儿子积了不少图书。为了借看,我只得答应给他们插半天秧,或干半天活,我做完这些事,他们才会借给我。

……………………………………………………………………………………………………

就这样,我在图书里读到了《红楼梦》这些古典白话小说一系列的片段故事。这些书给我开了一扇门后,我跟凡是玩得来的同学熟人常打听他们家有不有书,若有书就借读。

……………………………………………………………………………………………………

到出了山外读高小,结识了一个同学,他有三个姐姐,家里在我们山里人来说,藏书是算多的了,随着他三位姐姐在1980年至1990年那样的年代考上了中专大专院校,所以作为山里人,他家里的书自然比别家多。他家里离我家隔了几座山,要走十来里的山路。一到放寒暑假,我就去他家里提一叠书,提回家看完后,又退回去。那时对于书,饥不择食,只要是书就看。到我小学毕业,就要上初中的那个暑假,又去他家拿书看时,刚好他读师范中专院校的二姐在家,她推荐我看《红楼梦》,她的藏书里正好有一本120回版本的程高本《红楼梦》。我拿着这本书,白天干完父亲安排好的农活后,尽管割草看牛砍柴背竹扛木头挑石头薅田……弄得自己怎样累,一到晚上,吃完饭,就钻进楼上房里用几块板子架起的一张床上,点上一盏油灯,开始看了起来。读到晴雯带病替宝玉补雀金裘的场面、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死去时,我心如刀绞;读到林黛玉死去后,本不想看下去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完,又回头读读前言,又见作者标的是曹雪芹、高鹗,前言里说《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完成此书,后面系高鹗续写。

……………………………………………………………………………………………………

我把这书退回去后,后来自己省吃俭用地买了一本。一翻开读时,常从80回后开始看起,看几段又读前八十回几段。越看越发怀疑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明明后面有许多段落字句系曹雪芹文笔,虽然时间隔有几处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我就这样朦朦胧胧地读着《红楼梦》,也慢慢爱上了这本书,后来慢慢开始写作。初二时开始学会写小说,由于其时在我那山村除了《红楼梦》这类书,还有一些流行于时的书。流行的书我不太看,写小说开始学的是《红楼梦》里的笔调与口气。高二时开始写诗,不久从高中老师那读到《浮士德》《神曲》《伊利亚特》《哈姆莱特》这些西方名著。虽然读得半懂不懂,但它们似乎又给我开启了另一个世界,以致后来在大学里疯狂地把西方的文史哲、政治经济科技、绘画艺术音乐方面的书读了。

……………………………………………………………………………………………………

我那个镇里与学校里那时连一个像样的图书馆也没有。幸好我那山里的同学在县一中读书,他给我借了雨果、普希金及一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给我看。到我读高二时,父亲病了一场,我读的设在镇里的县六中要合并到县一中去。当时由于父亲害病,我背着父亲打了休学证明,把给我高二结束时暑假80元的补课费,还了父亲欠一个朋友哥哥几次逼要的化肥钱。到开学时,父亲又要我去念书,东挪西借的,卖了几百斤稻谷,一起给了我300元,要我自己去完成高三的学业,父亲的意思是让我把高中读完。

……………………………………………………………………………………………………

我也知道,拿个高中文凭对我意义不大,三百元钱是读不完高中,当时的学杂费是每学期90元,两个学期是180元,剩下的就是120元,还要交寄宿费,还要吃饭。就是每天开销5毛钱,也不够花的。于是我一到县一中就跟我那在县中上学的同学睡在一个宿舍,他跟他同学睡一张床,让我一个人睡他的床,他给我办了张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证,我自己也在县图书馆办了张借读证。半学期后,我与我那同学租住到校外。于是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渴求的读书、写作。直到这一年晃眼过去,我回到故乡开始准备做一个农民。每天起早贪黑地打柴看牛、耕田种地,一到闲时就读点书写点作,也随意寄点稿。

……………………………………………………………………………………………………

到年终又要过春节时,父亲见我如此恋书,觉得在山村这样子是没出息的,在山村书念得再多,也只会烂在肚子里与这山林里,于是托朋找友的要我去外面。1994年春节一过完,我就跟一个表弟来长沙当印刷学徒。在三个月的学徒期间,每天上班几乎是12个小时,有时甚至是24个小时。即使那样累的日子,我上床前无论如何累,不看一下书就要写一会,尽管身边人如何讽刺挖苦。

……………………………………………………………………………………………………

在印刷厂,我越来越觉得没有前途,觉得这样下去,还不如回家去帮父母干活,于是三个月后,于1994年夏天就回了家。回家什么也没带,只带了一蛇皮袋的书。在家一边干活,一边看书,秋收后又开始写。第一次写了个十万字的小说。到1995年,父亲又托亲朋好友把我送去南京做事。在南京成天跟着师傅。把班一上完,又看书写作。做了几个月,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觉得在外头干这个比在山里打柴取草还没前途,并且更苦。1995年秋天又回了老家。父亲见我也二十三岁了,是该成家了,见出外两次又回了家,又见我仍爱书如命,1996年,他叫我闲时去县城寄居在他的一个徒弟那里,去图书馆看书写作,春耕秋收时再回家帮他。直到1997年他见我收到北京《人民文学》创作短期培训班的通知,于是一年内要我去了北京两次,1998年春季父亲又要我去了一次,希望我这次呆在北京,再也不用回家了。又见我回来后,十分失望。

……………………………………………………………………………………………………

1998年秋,父亲明白若没上过大学,成为作家是很难的,在我的要求下,在得知可以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读全日制自考本科的事后,在家里人与各路亲戚好友的反对下,父亲答应把当时已25岁的我送来读大学。在读大学寒暑假,回家伴着我的行李,人家是衣服,我的是重达50斤的一蛇皮袋的书,即使坐了公交车,再坐火车,坐了火车,再坐长途汽车,到镇里再搭拖拉机,再背着爬直上云中的七八里山路,似乎趁着寒暑假一口气要读完它们,可由于要挖冬笋、烧木炭、破嫩竹料、扛木头……兑学费钱生活费,大多的书没法看完。

……………………………………………………………………………………………………

大学念完后,我不可能再回去。已30岁的我,摆在我面前的路要么写作下去,要么像以前那样打工。像以前那样打工,那又何必来读大学,所以唯一的路只有继续写作下去。2001年秋我开始租住在向阳坡,寻同学借了1000元开始起步,每天开始在寻书找书看书。若问我,我当时为什么沉得下心,下得起这个决心,冒得起这个险,选择这样的生活。说老实话,我大学一念完,并不觉得彻底解放了,对于我来说,反而不是解放,觉得自己读书的路才刚刚开始,心里空落得感觉到还有好多书要读、必须读,若没把那些要读的必读的书读完,心里像一无所有似的,所以又一门心思不顾一切想法设法地扎入读书与写作之中。

……………………………………………………………………………………………………

在大学我就写过一些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也认识了一个刚从中专院校毕业,失落的青年,我就鼓励建议他开书店,可以从摆地摊开始。他开始摆了一下地摊,再在人家的楼顶租了个大小不过5平方米放杂物的杂物间开店;开始做文史哲,再后来做教材,把钱聚集到一定程度,再到一楼租了个门面。越做越大时由于他姐姐与姐夫过来开了家书店,他因为一些事,把书店又打给了另一个人。他从此再也没有音信。不过他走时跟她姐姐与姐夫及接他书店手的新老板说:“若唐国明遇到什么困难了,一定要帮他。”也因为他丢下这句话,我缺钱用时,也找他们周转过,也有时看书累了,找他们拿些书或到书的批发市场冒充自己开了家书店批点书自己看后摆摊卖,挣点差价。有时自己心爱的书即使看完后还想收藏着,由于面临吃饭的问题,怎么舍不得也得卖出去兑钱。把心爱的书卖出去兑钱解决一时困难后,到有钱时,想读那书了,又只有去买回来。看一场后,又缺钱花了,又只得卖出去。

……………………………………………………………………………………………………

每到湖南师范大学一放寒暑假,寒暑假一放,我就得开始准备房租与半学期的生活费。只有准备充足了下半年的,我才睡得安稳,安得下心来自由写作,自由思考。每次母亲胃病发作,一坐上回家的列车与汽车,我就焦虑地想着,我还能不能回到向阳坡这个山脚下读完那些我该读完的书,完成我的《零乡》。或一个人站在湘江江堤上望着岳麓山,想着自己是否还能留下来完成自己的读书与写作的梦想,是否马上就得离开……

……………………………………………………………………………………………………

10多年来我每年都有一个疼心裂肺的焦虑期。直到2009年开始写出那100多首有独创风格名叫《云梦湖边的村庄》的一组诗,我如鹅毛漂浮的心,才感觉踏到了大地。作家与诗人的感觉也从意识里生了出来。我开始大胆投稿,投出的稿基本杳无音信。直到2010年冬天,《星星》诗刊发表了我的诗作,从此我开始以微薄的稿费养活自己读书写作。虽然以105元一个月的生活费生活了那么多年,为了省钱曾与向阳坡来来去去租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几百个学生妹妹们度过了一些共吃一个盒饭的日子:一般是我拿大碗去饭店打一份盒饭上来,然后她们中的一个拿出饭碗与我把饭各分一半,共吃一个菜。回头一想,虽然连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但为了读一本本自己想要读的书,我坚忍着别人……认为我在做无用的事,甚至认为我是在偷懒……读书对我无用……铺天盖地的口水白眼的误解……有时没饭钱了,端着一盒子心爱的书站在雨中的树下不停地叫卖;有时为了去买另一本自己新发现要去买回来看的书,在冷风飕飕的裂骨的寒风中将自己心爱的书用报纸垫地摆在研究生博士生宿舍楼前处理。有时甚至打电话给一些爱书的朋友,谈好价钱穿过大半个长沙市给他们送去。有时为了找一本人家推荐的好书,一家又一家书店找下去,几乎只要知道哪里有书店,就要去哪家不管有多远的书店看看逛逛。十多年下来几乎哪家书店有什么书,经营什么书,什么时候倒闭了,生意如何,都了如指掌。

……………………………………………………………………………………………………

眼看互联网兴起,一家家实体书店倒闭,我倒是比被人家无故拆了自己的房子还难受。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无处可去似的。一边怀着恐惧与忧伤,一边坚信一个社会无论怎样,是需要高深的文化支撑着发展下去的;一边写着作一边在濒临灭绝的实体书店里来回奔波着找书读书。书店老板慢慢认识我后,有的赞许我读书的行为,有的见我10多年了还如此读书,也没见做出什么成就,一见我就抛白眼,要是选书时,看久了,还破口大骂我“没事干来瞎占便宜”。但我从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我读过所有的书中,我最喜爱的是《红楼梦》,我既然发现了《红楼梦》80回后的曹雪芹文笔藏于程高本后40回中,我就应该以考古的方式把《红楼梦》80回后自己发现的曹文考古复原出来。到2010年我感觉我几十年的书籍阅读,似乎就是为做这件事在做准备,是该将第67回与《红楼梦》80回后的曹文复原出来,复原出脂批中提到的100回《红楼梦》的真面目,给残缺得如荒野长城的《红楼梦》一个完整样子,应该用发现的砖石修复好这道纸上长城《红楼梦》,完成自己一个供自己阅读的心愿,于是就陆续做了出来。在不断得到一些好友的鼓励与肯定下,直到发表问世,再到媒体与读者的普遍关注……

……………………………………………………………………………………………………

得到发表问世与媒体的关注,是我从没有想到过的,我开始所想到的是完成一部自己发现的完整的具有曹文风格风韵、前后一致的《红楼梦》来。没想到把八十回后的《红楼梦》曹文文字考古复原出来,不断得到认可后,书还没出版,很多读者从网上读到一些章回后,就开始讨价还价地找我购买打印本,甚至让我惊讶的是,还有读者手抄我《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并且是一个2000年后出生的读者,她5岁开始读《红楼梦》,有的地方懂得比我还多,这是我很欣慰的;更欣慰的是她说:“有幸跟先生同一个时代,使我读到了完整的,前后语言风格统一的,情节逻辑统一的《红楼梦》。”没想到的是,我在帮自己完成了一个心愿的同时,也帮很多与我一样爱《红楼梦》的读者完成了一个心愿。这也许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最大的意义所在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