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掘出战国墓葬,出土多种器物,一小壶揭示出史书上看不见的一幕
河南辉县发掘出大批战国时期的墓葬;很幸运,这些古墓被盗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专家对它们研究分析,了解到更多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其中有一件高足小壶,揭示出史书上看不见的一幕;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1950年至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豫北地区——河南辉县境内进行了分区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战国时期墓葬,包括安阳黄张遗址战国墓、安阳张河固墓区、琉璃阁墓地、山彪镇墓地、褚丘墓地以及赵固墓地等,这些墓葬中留下了很多当时人们生活的印记。
这些墓葬中墓主大多数是仰身直肢葬,少数是侧身直肢葬,表示屈从的意思,是男性墓主的妻子;这一时间以男女同穴合葬居多,并穴合葬较少;同穴合葬顾名思义是夫妻葬在同一座墓中;而并穴合葬的意思是,夫妻墓葬之间还隔有一堵墙,或者共用同一个耳室;并穴墓葬在建造上要多费一些工序;这大概和战国时期颠沛流离、社会动荡的生活状态有关;人们在丧葬方面没有太多精力去建造墓穴。
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主要包括鼎、豆、壶、盘、匝、扁、碗、鉴、晕、鸟柱盘、筒形器、罐、盔形器、釜、钵等20余类;都是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其中"匝"是一种盛水容器,平面呈圆角近方形,圆底,柄的末端有一鸟形装饰,鸟嘴内衔一圆环,方便挂置,类似于现在的瓢的用法;"豆"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出土的豆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鉴"战国时期的一种礼器;平底,上腹部外侧有圆形的耳,折沿,口沿较窄,方唇,腹较深。
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有一种容器在多处墓葬中出现,特别引起专家们的重视,就是"高足小壶"。
壶,是战国墓中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出土数量较多,都有盖,仿铜壶的形制;根据底部形制的差别可以分为平底、圈足型;小壶和壶形制一样,只是体积比较小;而高足壶高足壶形制接近壶,但是器形较小,都有菌形盖,鼓腹或微下垂,颈微束,下有中空喇叭形圈足,或实心的喇叭形皿座。
安阳黄张遗址战国墓区出土了不少高足小壶,另外,在褚丘和赵固墓区也都有发现;经断代,这些遗存属于战国中期后段;然而在后来的考古过程中,这种"高足小壶"也多次出现在河北邯郸、邢台等地区的战国墓地里;出土数量较多,型式也较多样,但这种高足小壶在其他地区的墓葬中却鲜有发现;这说明其属于战国时期河北河南一带的文化;另外,豫北和邯郸、邢台地区的墓葬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又存在各自的特点;这说明了战国时期,两地文化交流甚多。
专家进一步解释道,豫北地区属于魏国边界;与赵国的邯郸地区相距不远,这一地区的疆域变化频繁,时而属于魏国时而又归于赵国;比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南部边城"中牟邑";据《水经·渠水注》记载,"自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可见,战国晚期时中牟邑又属于属魏。
通过考古研究,专家还看到了史书上不曾记载的一幕:在豫北地区许多墓葬中,都发现有与赵国墓葬中相似的器形;这说明豫北靠近邯郸的安阳地区,虽属漳河南岸;在地域上可能多数时间属于魏地;但其文化因素上看,却受赵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厚些。
【参考资料:《史记》《水经·渠水注》《辉县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