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任法融道长书法中的哲理亦是参透世间万事万物生息变化之理

2020-04-09

道教的这些书体,对于一般人来说犹如天书,无法辨认,就连苏轼也望字兴叹。他在《天箓记》中说:“(道教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可见,道教书法有自己的体系和要求,它既是中国传统书法的组成部分,又不同于一般书法。

虞世南、李邕都崇尚道教,他们的书法,带有明显的道教书法特征。道教书法,对唐代草书的影响更为直接。传说,张旭的狂草艺术,直接受益于道教宇宙论和狂奔宣泄的道教符箓。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书法,也都从道教书法中得到了启迪。

南北朝梁代著名的道教人物,茅山宗的创始人陶弘景在《记仙书》中认为,道教书法的主要特征是“实中之空,空中之有,有中之无象”,这实际上是老子的“道”在书法中的体现。

我国著名道教学者,慈善家,著名书法家,传统文化专家、著名易学专家,国际风水大师任法融道长归真自然,达到了道教涤除心胸、忘怀尘世、虚极静笃的境界。他醉心于翠竹环绕,碧树掩映,仙气笼罩的楼观台,崇尚人生的自然放达之美,书法上师法造化,循自然之势,通过对道教文化的体悟,在精神上取得了自由,并运用到书法艺术的创作中,形成自然飘逸的风格。

任道长之书作,可透视出他宽阔的胸怀,施善于众,普济苍生的道德理念,对天地万物的深知卓识,对人世是非善恶的体察关照。他书写的一个“道”字,犹如一学道者架一叶扁舟云游四海,或访名山大川,或拜哲人圣贤,探究民间善恶祸福之本源,天南海北四季物候之繁衍变化,终归明理悟道,修成正果。而“德”字则如修行之人盘膝打坐,参禅悟道,静养其德,广施其福。

任法融道长书“下”字乍一看,似一帘瀑布,使人蓦然想起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蕴含的飘逸洒脱之气势,进而敢问李太白属儒家,还是道家?又联想起唐朝香闲严大师与宣宗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其中之哲理不言而喻;经书读得愈深透,便可清心明理,豁然开朗;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登峰居高临下,便能参透世间万事万物生息变化之理,书法如此,人生亦如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