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作揖”礼有所复归,您知道双手如何抱拳吗?大有讲究!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曾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文化中色彩最为浓厚、影响最为深远的重要内容。
礼制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
而在这些礼仪制度之中,“作揖”礼虽然仅仅是社会交际中比较细小的礼节之一,却也具有丰富的形式和深刻的意义,这次疫情让“作揖”礼有所复归。
“作揖”是古代社会交际中较为常见的礼节行为,至今仍在沿用。
《说文解字》释“揖”为:“攘也。从手咠声。一曰手箸胸曰揖。”“攘”即推,由此“揖”的意思也就是双手抱拳前举。
《康熙字典》中又有:“按攘同让,增韵,逊也。”也就是说,“揖礼”表达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比较谦逊的态度,因而也有“揖让”的说法:“揖让雍容,犹胜于世之强霸。”
一般说来,“作揖”时双手抱拳是有规定的,即右手握成拳头,左手五指伸开成手掌状,包住或者盖住右手,这样的作揖手势才是“吉拜”。
相反的话,如果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这种作揖方式一般只用于吊丧之中。
这种区别的源起也是一种诚意的表示,因为大多数人右手为主手,在攻击他人的时候主要使用右手,作揖时左手在外,而将用于攻击的右手盖在里面,这与握手时通常使用右手的道理一样,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与真诚的传达。
关于“作揖”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很古很古的时候,猿猴们过着群居生活。一百为伍、五十成群地分布在各个山林里。猴群与猴群之间,有时为了争夺果实,就互相殴斗起来,常常是胜为主、败为仆。打赢的一方就到败了的一方的树上摘果子。摘得多了、好了便罢,摘得不好或少就又打。一打,那些败的猴子就双手合在一起,向对方施礼。这样一来,胜了的猴子,感到这是败了的猴子在请求他高抬贵手,也就不打了。
从此,猴群与猴群之间,或猴与猴之间,见面就做这个动作。一是表示问候,二是表示他们之间无冤无仇。后来,人们把这个动作叫“作揖”,一直延续了几百万年。到现在,变成了人们之间的握手。
这个故事虽然有很大演绎的成分,但是民众观念中“作揖”礼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却也可见一斑。从历史上看,作为礼仪形式的“揖礼”大约起源于先秦。
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作揖形式还有“拱揖”“高揖”“长揖”“三揖”等。“拱揖”,即拱手作揖,由于两者都有手部的动作,因而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
南宋文字学家戴侗在其作品《六书故》中释“揖”为“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礼也”,意为作揖即是双手抱拳上下左右晃动的动作。
清代学者阎若璩在对《论语·述而》的注释中也提到:“古之揖,今之拱手。”其实,拱手与作揖原本是两种不一样的礼节,拱手仅仅是拱手抱拳而已,而作揖一定要加上身体的弯曲动作。
宋代学者王虚在其儿童教育书籍《训蒙法》中即写道:“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
对此,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描述过其所见的“作揖”礼:“在正式拜访时或常常是朋友们在街上相遇时,他们也如上述那样把手缩在袖子里,弯着腰低下头来。在几个人相聚在一起时,他们大家也同时进行这种日常的致意。这个习惯叫作作揖。”
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讲,“作揖”礼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了人们的观念与认识;
而从现代文明的角度讲,“作揖”礼也有其复兴与传承的必要性和功能性。当代寻根文学代表作家韩少功曾比较详细地归纳了作揖的好处:
一是卫生,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
二是省时,一拱手顷刻之间可以一当十乃至当百;
三是优美,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伸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
四是自主,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
由此看来,“作揖”礼也不是没有继续施行的意义。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来源: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作者:郑艳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