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万国博览会,中日各带一象牙球参展,一个独领风骚,一个出尽洋相

2020-04-07

十八世纪中叶,随着瓦特顺利改造蒸汽机,一场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业革命风暴,逐渐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截止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已经持续了近百年,毫无疑问,英国获得了脱胎换骨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于是,为了展示史无前例的强大,日不落帝国在1851年举办了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万国博览会的宗旨,其实是为了展示本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秀肌肉”的国际舞台。为此,英国在伦敦海地公园,专门修建了一座像温室一样的巨大玻璃房,并将其命名为“水晶宫”。值得骄傲的是,在此次博览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展示出了12包中国特产“荣记湖丝”,最终勇夺金、银两项大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湖丝是一种白净而柔韧的丝,能够承受七枚铜钱而不断,而“荣记湖丝”更是丝中精品,可以承受的铜钱数量早已超过了7枚,所以才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青睐。

1915年,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中国和日本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好巧不巧的是,日本却有一展品和中国“撞脸”了,两个在外形上相差无几的象牙球,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象牙球又称“牙雕套球”、“同心球”、“鬼工球”,有着鬼斧神工的意思,制作工艺繁杂,工艺水平要求高。明朝《格古要论·珍奇·鬼工毬》中记载:尝有象牙圆毬儿一箇,中直通一窍,内车数重,皆可转动,故谓之鬼工毬,或高宗内院中作者。

象牙球,顾名思义,制作材料是象牙,骨头自内而外分成5层,每一层都被细细打磨成球状,而且球身雕满了花纹小孔,只有最里面的球是实心的。如果拿一个簪子从孔中伸入,依次拨动里面的4层小球,一旦开始转动,便会昼夜不停,十分神妙。心灵手巧一直是中国人的特点,尤其是民间传统艺人,雕花镂空技术更是娴熟。据《格古要论》记载,早在宋代时,中国民间就已经出现了3层套球,到了清代,进一步发展成了5层,民间手工艺人的技艺更加精进了。

难以置信的是,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广州牙雕艺人根据石狮口中含珠的镂雕形式,已经将象牙球从5层发展到了14层。此后,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技艺的不断精进,清末时期,象牙球内部已经有28层之多,最多的一个甚至达到了30层,可见中国雕刻技艺之精湛。1915年,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广州象牙球雕刻大师翁昭亲手打造了一个24层的象牙球,带着它前去参加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

不出意外地,当翁昭掏出24层的象牙球时,在场人员无不发生惊叹,他们实在想象不到,中国人是如何制作的。然而,正当翁昭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日本代表也拿出了一个象牙球,而且内部足足有30层之多,雕花也具备日本的一些文化特色,因此博得了更高的关注。正所谓“货比货得扔”,在日本象牙球的光环下,中国的24层象牙球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但翁昭脸上却充满怀疑的神色,他总感觉日本的象牙球有点古怪。

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翁昭终于发现了不对劲,于是他在日本象牙球即将获得金奖时,马上向鉴定组提出质疑,他想通过沸水煮的形式,鉴定象牙球的真伪。不过,日本代表却不乐意了,他说一旦象牙球受到损伤,就是不可逆的,除非翁昭愿意赔偿金钱,不然他坚决不同意水煮。翁昭听后哈哈大笑,他随即自信满满地表示,愿意将中国的象牙球与日本象牙球同煮,出现任何差错,他愿意进行赔偿。

最后,鉴定组同意了翁昭的请求,在煮满一锅沸水之后,中日两国的象牙球都被扔了进去。结果,日本的象牙球煮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慢慢四分五裂,中国的象牙球却完好无损。原来,日本的象牙球并不是雕刻镂空而成,而是用生物胶拼接而成,胶水在沸水中煮过一段时间后,自然会融化分解。于是,翁昭的象牙球获得了博览会的特等金质奖章,而日本却因为造假,被取消了评选资格。

两个象牙球,一个独领风骚,一个出尽洋相,中国的传统技术岂是工业仿品能够赶得上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