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人的夜生活缤纷多彩,丝毫不逊于现代,唐宋时期更是让人向往

Image 2020-04-07

夜幕降临的时候,是一天里另外一半神秘时光的开端,有着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浪漫气息,不过不同现代,古时候没有电,没有发达的通讯网络,那么,这样就是否古人的夜生活就代表着枯燥无味呢?并非如。,因为每个时代都有着它特定的属性和智慧,即使存在诸多限制,古人的夜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只不过方式跟现代略有不同而已。

大多数时候,古人会选择在家中度过美丽的夜晚

无论哪个时代,贫富差距总是存在的,而这种差距也直接会导致娱乐方式上不尽相同,达官贵人们经常会在府中设宴,而寻常老百姓则没有这个条件。

达官贵人的奢靡

以南唐韩熙载为例,他为了打消后主李煜的猜忌故意纵情声色,经常举办夜宴,规格也是极高,是那个时代富贵人家夜生活的一个写照。

韩熙载夜宴上欣赏的是琵琶弹奏,琵琶是拨弦类弦鸣乐器,起源于秦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又名“批把”,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琵琶音色清脆美妙,弹奏技法丰富,是重要的民族独奏乐,观赏性也极高,在秦汉至唐宋期间十分流行,著名曲目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昭君出塞 》、《春江花月夜》等。

宴会的时候通常也会有舞姬演舞助兴,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家中都豢养着舞姬,佳节宴会便是她们上演精彩表演的时刻,五彩缤纷的服饰加上曼妙柔和的身姿,让宾客们赏心悦目并拍手叫好,有时候还会加入鼓声助兴,把整场夜宴的热烈气氛推到极致。

热烈过后便是淡雅,舞姬们退场后,宾客们会稍作歇息,聊聊天吃点东西,宴会上的美食是相当丰盛的,当然也少不了酒水。吃饱喝足后自然想要听听小曲,这时歌姬们会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却又姿态各异,拿出各自擅长的乐器,有的是箫、有的是笛,丰富且别致,现代的晚会都可能没有这么讲究。

寻常百姓的精彩

古代寻常百姓的夜生活跟很多现代人比较相似,就是会约上三五知己到家中聚餐,然后小酌或者畅饮一番,古人的聚会通常是离不开酒的,所以才有了“把酒言欢”一词,开心要喝酒,失意要喝酒,团聚要喝酒,分离要喝酒,有酒就有情,有酒才有诗,就如同李太白在长安失落的那段时日,总喜欢和贺知章等人宿夜买醉,就好像《红楼梦》里怡红院群芳开夜宴,都离不开那摇晃清冽的一杯酒。

没有聚餐的时候,古人会选择夜间读书。西汉之时,就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既说明了古人的勤奋刻苦,也指出了那时穷苦人家的无奈,连秉烛夜读都做不到,因为那时候蜡烛还是属于奢侈品,寻常百姓根本不可能通宵达旦地使用,即使是达官贵人也只有设宴的时候才会点蜡烛,《宋史 寇准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这是说寇准太奢侈了,从来不用油灯,就连厕所里都是点蜡烛的。

月光明朗的时候,古人还会选择河边浣衣,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有如此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当然,更多时候,实在没有什么事可做的情况下,古人们还是会选择唠嗑几句家常之后就早早歇息了,毕竟一天的劳作还是比较辛苦的。

唐代,文人墨客最热衷的夜晚户外活动有两种,一是逛青楼,二是参加各种集会。

逛青楼并不犯法,并且还是风流的体现。

唐朝时候,各地方上都设有“官妓”、“营妓”,因此逛青楼不仅合法,还是一种风雅的行为,为此产生的韵事也很多。很多著名诗人都曾在青楼流连忘返,杜牧更是以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赢得无数文人雅士的赞赏,后来却又写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个变化有点大。

北宋时期那个年少气盛的柳三变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的青楼,吃喝玩乐从来不需要花钱,无数风尘女子都愿意为他掏钱,只希望能让他帮自己写上一首词,或者在新创作的词中加入自己的名号,因为这是让那些女子艺名远扬的最好方法,甚至还可能获得花魁称号。

参加自发组织的诗文集会。

唐朝文风盛行,经常会举行一些以诗会友的集会,一方面是为了切磋交流,毕竟创作都是孤独的,如果能碰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极好。李白和杜甫就曾经在一次集会上遇见的,那时李白已经身负盛名,而杜甫则是初出茅庐,但李白并没有倨傲,两人交流一番后发现值得彼此很有共同话题,很快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还一同出游。

参加诗文集会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弘扬名气,很多文人墨客都会在集会上把自己准备已久的佳作向大家展示,当然能够即兴作诗更好,但出口成章的才子还是少数,如果展示的诗文能在集会上得到一致的好评,作者的名气就能快速并广泛地传播开来。

参加约定俗成的节日集会。

唐朝大部分时期都有宵禁的制度,但也会因为隆重的节日而暂时取消宵禁,那就是在元宵节的时候,为了表示对元宵的重视,举国欢庆三天。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就过上了一次元宵佳节,那是在原著第九十一回,唐僧师徒到达金平府慈元寺之时,那天是元月十三,寺里方丈让他们师徒多待两天看看热闹。元宵当晚,许多人结伴赏灯夜游,唐僧师徒也跟着进城,且来看看他们那时的元宵景象:

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

不得不说,唐朝时的元宵灯会确实绚丽多姿,比现代都还热闹多彩,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

宋代,“不夜城”兴起,逛夜市变成了老百姓的常态

通晓不绝的夜市

宋朝之时,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和宵禁制度的取消,夜市开始盛行和繁荣起来,并且形成了“不夜城”的雏形, 诗曰:“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当夜幕降临,宋朝百姓缤纷的夜生活也就开始了,集市里几乎和白天一样热闹,商品琳琅满目,有本土特色的,也有异域风情的,看着就让人眼花缭乱,堪称当时的购物天堂,或者说,夜市就是宋朝百姓生活多元化的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产物。

也因为在宋代有了夜市的存在,人们的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变化,本来老百姓们平时是吃两顿的,可夜市期间的体力消耗也比较大,所以老百姓又吃多了一餐,这餐就叫“夜宵”。

繁花似锦的酒楼。

另外,街边的酒楼一家挨着一家,同样是繁花似锦、活色生香。不论风雨寒暑都会开业,酒楼都会开门营业,到了晚上更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而且品类极其之丰盛:

《东京梦华录》里写,从州桥往南,有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等吃食的。王楼前有卖野味和禽类,梅家、鹿家卖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到朱雀门,卖炸冻鱼头、批切羊头、辣萝卜等。夏天有降暑小吃,比如说甘草冰雪凉水等,冬天卖热熟食,有野味,有北方小吃也有南方小吃,一直走到龙津桥才到了尽头。

吃在宋朝是很多现代人的向往,毕竟那时候的美食远非现在的可比。就拿寻常的猪肉来说,很多人都不愿意吃,也不懂得怎么吃,可是经过苏东坡的改良却成了一道美味,听到“东坡肉”三个字就哗啦啦地流口水。

五味杂陈的茶馆。

宋朝的茶馆形式多样,功能齐全,且数量巨大,不再只是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更成了老百姓消遣闲暇的场所,《梦梁录》记载,南宋临安“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以为快便耳。”

宋朝的茶馆也分为不同档次。有些茶馆比较大众化,聚集在这些茶馆的人形形色色、鱼龙混杂,茶馆的存在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类似中介的场所。有些茶坊内插花挂画,营造优雅舒适的环境,此类则是专门面向一些有身份的文人雅士。

并且,宋朝时已出现了“茶博士”。茶博士是在茶馆里的伙计,他们往往能说会道,并且消息灵通,为茶馆招揽了不少生意。

结语

虽然跟唐宋相比,现代的夜生活多了许多新元素,也更加繁荣安定,但很多年轻人喜欢宅在家中依靠电子产品来度过漫漫长夜,甚至通宵熬夜,未必能比得过古人那般轻松愉悦,不过时代不尽相同,不需比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毕竟还有许多美好的夜晚都还在等着我们。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