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道教文化:你也许误读了庄子的这些话!

2020-04-07

中国古代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形容女子的美。据说,这几个典故出自中国四大古典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说的是西施浣纱,让鱼儿深入水底;昭君马上弹琴,让大雁惊落;貂蝉拜月,让月亮浮云自掩;杨贵妃醉酒赏花,让花儿羞愧低垂。

这其实很多是后世文人的附会,是一种“硬做文章”。严格来说,能与典故贴上边的只有“沉鱼落雁”。这四个字语出于《庄子·齐物论》。原话是:“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哉?”大概的意思是讲,像毛嫱、丽姬这样的女子,人们都认为是美女;可水中的鱼儿见了她们,会潜入水底,空中的鸟儿看了她们,会飞上高天,麋鹿看见他们立刻飞速跑开。谁知道什么才是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这四句话后,还有一句话,是庄子借传说中的远古圣人之口说出来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翻译过来就是:在我看来,仁义也好,是非也罢,都是乱七八糟,我怎么能知道其中的真假对错是非美丑呢?

庄子善于通过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实际上,庄子借助沉鱼等动物对美人的态度和行动,说明美没有标准。对人来说,毛嫱、丽姬是美女。但对动物来说,那根本不是什么美,反而还有些害怕,所以鱼赶紧往水底游、鸟立刻向高里飞、麋鹿马上快速逃窜,都想躲得远远的。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在人类眼里的美,在动物眼里说不定是丑。甚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沉鱼落雁是形容丑女的。

在《庄子》这本书里,有许多类似沉鱼落雁的列举,说明世事万物是相对的。一棵参天大树,因为长得太大,反而不易被砍伐,得以延年存活;长得适中,刚好成为木匠的材料,于是被拦腰砍断,无法保全性命。有些事物因为有用而死亡,有些东西因为无用而存活,有用与无用的界限在哪里呢?庄子崇尚自然和天道,主张无为、反对矫饰,而俗世的人们一味地追求美、厌恶丑,这不也正好与道相悖了吗?

文化的生衍自有轨迹,尤其是约定俗成的用法,只要无伤大雅,倒也不必较真。但对文化的认识,返璞归真可能更有价值。就此而言,文化中的误读和谬解,非常值得研究。通过考察语言中意义的转向、文化的变形,可以感受社会的变化与人心的浮沉。

庄子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今天的理解是形容一个人技艺高超、专业能力臻入化境。但实际上,庖丁解牛更接近庄子所推崇的“道”的境界,即物我两忘、身心合融。庄子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解牛的过程,而是解牛后的身心状态。后人对庖丁解牛的理解,也有可能是对庄子更高深的思想无法理解、接受或者认同,所以只能取大家都能懂的、都能接受的留而存之、存而广之。

理解偏的,还有“得意忘形”这个成语。《庄子·外物》有言:“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是得意忘形的“鼻祖”。今天,我们常常以一种或嘲讽、或批评的语态,把得意忘形用来形容某些人心满意足时有点过头的丑态。其实,这是一种褊狭的理解。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本来是庄子形容人得道时的最佳状态,是他高度肯定、认可和激赏的一种人生最高境界。

如果庄子穿越回到今天,看到他当年苦心营造的高级哲学思想被如此通俗化,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作者:王多 道教之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