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平如与美棠:因为爱情,因为苦难

2020-04-05

这本触手温暖的书感动了无数读者,因为他俩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真实的发生过。

文 | 河 西

此情只待成追忆。

4月4日清明节,99岁高龄的饶平如先生与世长辞,在天堂,他和他挚爱的妻子毛美棠重聚了。

他是抗战老兵。1940年,抗战进入第三个年头,国恨家难之时,十八岁的热血青年饶平如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央军校十八期(1927年之后,黄埔军校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中央军校),为期六个月的入伍生训练结束之后,1943年11月,饶平如加入国民党第一百军六十三师一八八团迫击炮连二排,参加常德会战。

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面对死亡。他所在部队进入益阳金兰寺附近一战地,下午四五点钟,枪声渐止,他排里的一个炊事兵以为战事将歇,便探头向对面山头窥视。

一声枪响,炊事兵的脑袋开花了,他一句话都没留下,就已命丧黄泉。那是他第一次与日军作战。

让他目瞪口呆的这一场面他后来将见怪不怪。这就是残酷的战争。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为之付出青春和热血的战斗,会为日后的他带来长达22年的分离和坎坷,仅仅因为他是国民党的老兵。

山头受困,九死一生。但终究还是活了下来。1946年春,战事结束,父亲来了一封信,说弟弟就要结婚,希望他能回家共庆,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能把他的终身大事给办好。

他想,看看也好。

至临川,次日,他去拜访美棠家,屋子很大,他走过第三进的天井,正要步入堂屋时,忽见西边正房小窗正开,见一女子,“细眉细眼,很好看,第一次看到她,我就觉得是她,是可以和我相伴一生的那个人。”

真是良辰美景,一梦初遇。

稍歇,父亲就取出一枚金戒指,交给美棠父亲思翔伯,思翔伯旋即套在美棠的手指上。婚事,就这么订了。

结婚时的饶平如和毛美棠

两百多名宾客让婚礼礼堂——江西大旅社——变得热闹非凡,而玻璃天窗上,是蓝天白云,那一刻,他觉得,那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回家结婚之前,饶平如所在部队即将增援王耀武兵团,等饶平如结完婚,王耀武兵团已在济南被击溃,国民党的形势越来越差,一度到徐州找寻部队的平如和美棠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回江西,看看情况再说。

国民政府兵败如山倒,饶平如再没有回到军队,而是在家乡安定下来,直至解放。

1958年9月28日,饶平如被强制安徽劳教,仅仅因为他参加过国民党军。自此开始了与家人22年的分别,家计陡转直下。他走后没几天,饶平如当时所在的单位——大德出版社人事科把美棠叫去谈话,希望她能和平如“划清界限”。

美棠断然拒绝,她后来对平如说:“你要是搞婚外恋,我就跟你离。你又不是汉奸卖国贼,又不是贪污腐化,不是偷窃扒拿,什么都不是,我为什么要跟你离?”

家庭的顶梁柱走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美棠的身上,背负着丈夫劳教的“恶名”,还要养活5个孩子,她的精神压力生活困窘的情况可想而知。

为了贴补家用,多挣点钱养家糊口,她甚至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工地扛水泥,一袋水泥五十斤重,壮汉扛起来尚且不算轻松,何况是美棠这样细弱的女子呢?

“我后来想起这事就要落泪,觉得心疼,”饶平如说,“觉得对不起她。我还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走过,看看,想想,哪个台阶的水泥是用美棠搬的?哪块地上滴过她的汗水?”

幸好孩子都很懂事,1958年,长子希曾9岁,为了贴补家用,他竟去外滩搬轻一些的钢铁,一个上午,工人给了他五角钱。

分离22年,平如在安徽六安,美棠在上海。事实上第二年当地就给饶平如安排了工作,但是他一年只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也就是春节,他和美棠,只能靠通信联系。就是那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家里的事,他鞭长莫及,全靠美棠。

“文革”结束之后,饶平如决定回上海。但这个普通家庭的苦难并未结束。

积劳成疾,美棠确诊患上了糖尿病。这一疾病需要每天透析,而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根本支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

怎么办呢?平如想了个土办法,就在家里给妻子做透析,一做,就是四年。

病,却一天比一天重。原来性情温和、善解人意的美棠,变得不通情理、性情乖戾。有一天夜里,美棠突然提出想吃杏花楼的马蹄小蛋糕,平如二话不说,骑了自行车跑了很远的路,买来,可是当他把马蹄糕送到妻子手上时,她已经不记得这事,也不想吃了。这样事,可不是一回两回,他从来“吃一堑长一智”,凡是美棠提出的要求,他都尽量满足她,不管她后来记得,还是不记得。

美棠终于还是进了医院,思维日渐混乱,有时会自己把身上的针管全部拔掉。护工只好将她的手绑在床侧的栏杆上,美棠会喊:“莫绑我呀!莫绑我呀!”每次听到,平如都心如刀绞,他多希望躺在病床上受煎熬的是他,而不是妻子。

2008年3月19日,最后一次抢救。他看到她躺着,已经不省人事,右眼的眼角,缓缓滴下一滴泪珠。他握住她的手,渐渐冰凉。

他记得那个定格的时刻:下午,四时二十三分。

他时常想起美棠生前最喜爱的《魂断蓝桥》的歌词:“白石为凭,明月为证。”他觉得他们的爱情婚姻,是当得这八个字的,生前如是,美棠身后,他还要做点什么,为之前,也为日后孩子们永远记得,他们的父母曾经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于是,就有了厚厚十八册图册,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曾经的过往岁月的那一本《我俩的故事:平如美棠》。

那一年,饶平如已是87岁的耄耋老人。

他从来没学过画画,只是年少时看过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喜欢那样的画风,所以模仿着也用丰子恺的笔法作画。此景可待成追忆。

他说到了我这个年纪,什么功名利禄,早成云烟,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画册会出版,他原来只是想给孩子们一些纪念,可以传承,从没有想过书会出版。

而这本触手温暖的书感动了无数读者,因为他俩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真实的发生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