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遗书《死》:丧事不可收人钱,孩子不能做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这样写道: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曾无限接近过死亡,自然不会知道死亡的滋味。但今天,我们要来聊一聊一位作家,聊聊他对于死亡的态度。
一、反抗的一生,斗争的一生
鲁迅先生,大概是很多中学生最“痛恨”的人吧。
晦涩难懂的语言,难以捉摸的态度,鲁迅式的幽默,都让众多学生大呼救命。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企图高举火把照亮世人。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能将死亡看得如此透彻。
1936年9月,鲁迅先生提笔写下了一篇题为《死》的杂文。同年,先生也带着希冀,离开了这个他又爱又恨的世界。
对于鲁迅的死,实在是说法不一,而对于《死》这篇文章,大多数人仍旧愿意把它认为是鲁迅的遗嘱,或是一生的回顾。
文章没有很多的废话,开篇便是提到死亡。鲁迅从珂勒惠的版画谈起,分析了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她早年的主题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爱,母性的保障,救济,以及死。”
这何尝不是和鲁迅的一生相似呢?
早年的反抗,弃医从文,提笔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一生都在斗争,批判社会的无情,批驳人性的可悲。等到了晚年,终于是到了要面对死亡的时候,主题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死亡。
二、不惧因果,不畏死亡
紧接着,先生借着文字给家人留下了这样的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第一条,不收别人的钱。不得不说,这一条写的就是“鲁迅”。他一生最讨厌的便是欠人情,收取别人的钱,便是有背自己的内心。但是不收朋友的钱,多少又让人觉得不近人情。故而处于对朋友的尊重,在破折号后,鲁迅又对这一条遗嘱进行了补充。
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大多都是信六道轮回的。而对于鲁迅先生这种人来说,死后得随便,或是死得安静。就像遗嘱中第二条和第三条所说的那样,才是鲁迅先生所追求的。这正好体现出他大无畏的精神,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平静接受死亡的革命者。
三、精神永传承
第四条中,鲁迅先生希望家人能忘记他,这在大多数人看来,显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这是鲁迅真真切切的追求。
鲁迅对死亡看得很淡,自然希望家人忘记自己好好生活。若是天天守着一个死去的人,而无法向前看,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在鲁迅看来,真真切切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对于孩子的叮嘱,立下不许做“空头文学家”的规矩。
或许,这是鲁迅教给孩子的最后一课。
鲁迅一生都坚持着“踏实”这一件事。在他看来,做人必须是要不谋虚名,不图私利。而空头文学家,便是与空头支票和空头承诺一样的,充满了不务正业的味道。
现在多少“名人”,名头极其响亮,但实实在在没多少学识。这样的生活在先生看来,还不如务实一点,做一点利于他人的小事。
而最后的两点,我猜想大约是因为大病的关系,鲁迅先生不仅想在文章中交代自己的后事,更想将自己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对于孩子的忠告,也恰恰是对后世之人,传授自己的斗争经验。
鲁迅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斗争的一生。而在这写无尽的斗争中,先生体会最多的大概就是“对于敌人的宽容,就是对战友的残忍”。
所以,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不肯宽容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