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自从此人用这个词牌写了一首词,后人再也不知其他人使用过该词牌

Image 2020-04-01

说起南宋词人辛弃疾,可能只要读过书的人都会为他折服。他不但是著名的抗金英雄,而且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不但留下了以五十人夜闯敌营,于数万敌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的神话,而且在南宋词坛上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峰,被人誉为“词中之龙”。他笔下很多词作,境界阔大,感情豪爽,气势磅礴,流传千古,为世人所熟知。应该说,他的大多数词作都有很高的成就,比如下面这首《相见欢》:

相见欢

辛弃疾

夜阑醉卧边城,挑孤灯。抚剑沉吟何处勒功名?

忠贞士,怀壮志,踏敌营。一战报效君主慰平生!

抚剑沉吟何处勒功名

这首词延续了辛弃疾豪放词的传统,继续抒发他的爱国热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应该说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熟知这首词的人并不多。同样,在文学史上这首词地位并不高。为什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用了《相见欢》这个词牌。因为自从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人,用《相见欢》写过一首词后,其他词人的《相见欢》顿时黯然失色,后人再也不读其他词人的《相见欢》。

相信大家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被后人评价为“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一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词的大意是: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公元975年,北宋灭南唐,李煜国破家亡,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从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沦落为受人践踏的阶下囚,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李煜忍屈负辱,过起了囚徒生活。他的创作一洗前期的绮靡浮艳,开始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这首词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无言独上西楼

上片“无言独上西楼”引出人物。“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 更有深意:就是它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梧桐树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一片萧条。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的不只是梧桐,还有凄惨秋色,更有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的词人。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更有词人那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回想自己的过去,看看现在的情境,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这些经历,种种滋味,又怎能说清道尽?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表明词人身份独特,他的经历、他的感受自己尚且说不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沈际飞在《草堂诗余续集》中评价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说:“后闽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都表明了这个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将心头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的一般人体会不到的滋味。

李煜

“相见欢”,本为唐教坊曲名,从这个词牌名就可知,该词式的声律系统原本就不是用来写愁的,而是用于漫吟轻诉,表现愉悦之情的,而自从李煜用它写愁之后,马上让人感觉它是非常适合写愁的。从此,李煜的这首词也成为《相见欢》词的代表作,而且因为这首词,“相见欢”词牌又被人更名为“秋夜月”“上西楼”“西楼子”。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影响力之大。后来,一提到《相见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煜的词,甚至有些人竟然不知道其他词人用过这个词牌。这也难怪乎连大名鼎鼎的辛弃疾的《相见欢》也少有人知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