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倪瓒《渔庄秋霁图》,只傍清水不染尘,隐藏怎样的艺术人生真谛
撰文|赵梦得
倪瓒的画,甚至简练到了找不见人的地步。
在他的画作里,那里就是他的真正生活所在,是品味、是远遁、是安居。倪瓒的家,不在大明,而在纸上的笔墨之间。他的《渔庄秋霁图》仿佛只有用最深邃的目光才能读懂。从宏观到微观,倪瓒用心触摸的笔端,记录下怎样的空灵与洁净。
倪瓒的出身相当高贵,因此他的身上生出过度“洁癖”的毛病,甚至为他的最终凄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当时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匆说》中给与了回顾:“东吴富家,唯松江曹云西、无锡倪云林、昆山顾玉山,声华文物,可以并称,余不得与其列。”按照何良俊的意思是,天下只有这四位真正的艺术家,而倪瓒名列其中。
倪瓒
公元1328年,倪瓒的哥哥去世,一大堆家产和珍贵藏书归了倪瓒名下,于是他就建了一座藏书楼。里面有多好看呢?连《明史》都给出了高度关注:“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四时卉木,萦绕其外。”而倪瓒本人则形容其整体风度:“乔木修篁蔚然深秀,如云林一般。”因此这个颇为雅致浪漫的名词成了他的名号。
从此,他的书房之中不断推出各种名画,那种产出如行云流水,山川、河流、白云、蓝天,茂林修竹,都成了他笔下的风景,如本文所说的《渔庄秋霁图》。秋天的雨在渔庄附近洋洋洒洒的下个不停后终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这幅画里,他用了心思将自己的全部笔法都用了进去。关于这个时节的热爱,他与王羲之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王羲之喜爱热闹,而他喜欢安静,甚至平静才是倪瓒所追求的人生常态,因此他的作品也将这种风度表达了出来。
局部
他不愿意让人介入到山水中,干扰那个纯净、和谐、自足的自然世界。这一点也与黄公望不同,黄公望在画论中特别强调点缀或主角与配角的搭配,“山坡中可以置屋舍,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倪瓒的画,水中不见小舟,山中亦少见屋舍,《容膝斋图》中有一个草庐,但那草庐也是空的,草庐中的人去向不明。有人问他,为何山水中不画人物,他回答:“天下无人也。”
这幅画近景荒芜一片,五六株杂树如文士君子一般屹立其间,高洁清旷。中景湖水淡荡,空明澄净。远处几层矮坡,起伏有致,淡墨轻岚,没有一丝人迹,没有一声鸟语。因此这幅画寂寞无声,寂如枯禅,意境荒疏简远,倪瓒的心中只有山水,没有其他,这仿佛是他的艺术底线。
倪瓒书法
这是他55岁的力作,从人生阅历和艺术成熟角度,属于巅峰的作品,尽管他的精品太多,但却不妨以这幅画感受倪瓒的人生境界。
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在给朋友的书信中,他写到::“群山相缪,空翠入户。庭桂盛发,清风递香。衡门昼闭,径无来迹。尘喧之念净尽,如在世外。人间纷纷如絮,旷然不与耳目接。”以此可以看到,倪瓒的才华不仅局限于绘画,更多的是他是典型全面的文学高士,随意起笔便觉风采飘散,下笔之间,就闻耳边生风。
局部
为什么要把《渔庄秋霁图》画的这样完美呢?倪瓒那是给自己寻找家,一个可以永远安放自我的灵魂深处的地方。他吸取了黄公望的平淡笔法,让人想到他的心是那么的静,就像山里的烟岚,在无风的时候,就那么静静地停在山林的上方,一动不动。这也刚好契合了他的云林雅号”。云彩如林,喷薄涌动,而天地万物之间,以无表现虚无至美的境界。他“下笔用侧锋淡墨,不带任何神经质的紧张或冲动;笔触柔和敏锐,并不特别抢眼,反而是化入造型之中。
倪瓒自幼饱览经史,对于大历史进程的规律看的相当超然和达观。他会写诗,还谙熟音律。因为才华越多,他的性情就越加变得孤傲,因此选择一生不参与仕途。40岁前,过着富裕而风雅的名士生活。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即将要被打乱或者是深度干扰。于是他卖田产,疏家财,弃家隐遁于太湖。后半生的20多年,他浪迹江南最美的地带,甚至寄居农家田舍、佛寺,有时或以舟为家,随水漂泊;显然是苏轼那种“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自然状态。所没有丢弃的就是手中的画笔,那是他的命和魂魄所在的真正地方,他的归宿是“只傍清水不染尘”。
从画的风格来看,其山水胎息于传统,画面上的坡石走向横势,石上横施披麻,皴法清逸。又结合江南太湖一带的岩石,变化其法,创折带皴,别具新意。树木喜作枯树,以枯笔擦之,墨色浓淡、干湿富有变化,显得滋润浑厚,因此可见,真正的大画家,都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墨,一时之间,连天地都小了。
局部
公元1372年,是大明土朝创立的第四个年头,倪瓒已经67岁,这一年正月,倪瓒为老友张伯雨的自赞画像和杂诗册题跋,称赞“诗文字画,皆本朝道品第一。”“虽获片纸只字,犹为世人宝藏。”然而,虽然倪瓒早已名声在外,也因此最终未能安详自己的精神世界。
《渔庄秋霁图》本来就是一张“无人山水”,空旷的让人觉得自然本来就是如此寂寥而厚重。
他不希望一个很妙的山水被人过多打扰和污染,于是他用笔墨缔造了这一精神上的山水帝国,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山川是未受人间污染,而其形象深远嵯峨,易于引发人的想象力,也易于安放人的想象力的,所以最适合于由庄学而来之灵、之道的移出。于是山水所发现的趣灵、媚道,远较之在具体的人的身上所发现出的神,具有更大的深度广度,使人的精神在此可以得到安息之所。”《中国艺术精神》文征明对他很是赞赏“倪先生人品高轶,其翰札奕奕有晋宋风气。”董其昌说他“古淡天真,米痴后一人而已。”这种高度赞誉,在文征明的笔下确实少见,可见倪瓒是靠实力说话的。
局部
甚至有明一代,能否拥有倪瓒的真迹,几乎成了区分一个人是否高雅的唯一标准, 尤其当“中国社会的性质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即晚明时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商业经济迅速成长所带来的财富增长造就了这-时期涌现大批新的收藏者”。《画家生涯》
正是出于对等级的藐视,倪瓒的笔触才会像前面说过的那样平淡,仿佛他心中没有任何波澜。时代被他忘记或者抛弃了,他自己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然而,“倪瓒也永远不会想到,他那‘平淡’‘孤寂’的山水风格将成为通行的象征符号。在与明清绘画及明清绘画批评之中复古潮流的汇合过程中,倪瓒被提升到一个极其崇高、少有古代的画家能与之匹敌的地位。”《时空的美术》也正因此,他最终被推向他从来不想接触的角落。
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实越是污秽残酷,倪瓒为人们提供的虚无图像就越有价值,“对许多明清画家来说,倪瓒的山水体现了终极的文人价值。他们在书斋里悬挂倪瓒的画作,或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摹仿倪瓒的风格,以此表明他们与这位先辈超越年代鸿沟的精神上的契合。通过这些方式,他们在历史人物倪瓒身上找到了自己。”显然《渔庄秋霁图》表达的正是倪瓒的这样内心独白。当大明的苦雨最终无情的泼洒在他的身上时,这位老人最终未能老死在画中的境界,而是肮脏无比的手段,让人看了他的画作为之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