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以人类文明角度:文学家、音乐家、画家哪个更重要?

Image 2020-03-27

文丨曹镜明

实属难分伯仲的问题,恐怕谁都无法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合理的解释,就如同老婆和老娘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一样?

然而,通常问出这种问题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婆;

由此,你可以这样说:

救你?你也不想找一个不孝顺的老公吧!

救娘?难道你还想找一个不爱你的老公?

经过一番挣扎,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徒劳;

不过就文学家、音乐家、画家谁更重要的问题,笔者倒可以参谋一二:

第一:知其然而知其所亦然

想要弄清楚文学家、音乐家、画家谁更重要的问题,首先就需要先弄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笔者需要先补充一个基本概念:

一切以文学形式的艺术根源都是诗歌;

绘画和舞蹈,同属“再现”的艺术;

故而,与其说文学家、音乐家、画家谁更重要?倒不如调整成:诗歌、音乐、舞蹈哪种艺术形式更重要?

第二:知其所以然而知其然

朱光潜在《诗论》中提到: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三位一体的原始混合艺术。只是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三者从“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开始逐渐出现分化,其中“诗歌”趋向“文字”;“音乐”趋向“和谐”;“舞蹈”趋向“姿态”;而三者之间共同的命脉,维系纽扣就是“节奏”;

综述,与其说三者谁更重要,倒不如说:三者谁更富有“节奏”?

只要有“节奏”有其中一种更加切合“节奏”的艺术形式在,另外两种艺术形式也肯定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再次发展,重新演变出来的,或者说是会在人类文明追求艺术的尽头以辐射状展开,重新回到世人的精神世界之中,那么这两种艺术形式所特有的“形下”载体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由此诗歌、音乐、舞蹈,三者之间谁更趋向“节奏”,更能刺激其他艺术形式的“衍生”呢?

答案:音乐,也只能是音乐!

1)节奏:

自然界或人文艺术界因变化而丰富进化,在包括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简称节奏。

2)和谐(harmony):

西方音乐美学家汉斯里克指出:音乐的原始要素是和谐的声音,它的本质是节奏。

上述是“节奏”和“和谐”的定义;

以古希腊为例:诗歌、舞蹈、音乐都起源于“酒神祭奠”。在“酒神祭奠”中,人们狂歌漫舞,纵情狂欢,由此在歌舞剧中衍生“颂神诗”,接着是“悲剧、喜剧”。关于这段历史的论证可参见亚里士多德《诗学》,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尼采《悲剧的诞生》等作品。

备注:酒神狄俄尼索斯为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推动着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法则,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专属酒神的狄奥尼索斯狂欢仪式成为最秘密的宗教仪式。

当然,如若上述纯理论分析过于枯燥的话,也可以从澳洲土著的《犒劳伯芮舞》看出些许端倪:部落的人会集中在一片空地上,燃起一堆火焰,狂欢。女士们用袋鼠皮绑在膝盖上,一边唱歌一边听从指挥者的指挥敲打,跳舞的男子为着火焰舞蹈。

划重点:唱的歌词本身并不成句,甚至语法颠倒,没什么意义,甚至连她们自己都没办法解释。此时,歌词最大的作用就是应和歌舞时的节奏。

其中,句式最为完整,可以听懂的是一首凯旋哥,文本如下:

那永尼叶人快来了,

那永尼叶人快来了,

他们一会儿就来了。

它们携着袋鼠来,

踏着大步来,

那永叶人来了。

故而得出:“音乐”、“舞蹈(绘画)”要比“诗歌(文学)”更接近“节奏”。

关于“舞蹈(绘画)”和“音乐”谁更富有“节奏”也有同样的论述;

绘画作为“再现”艺术,本身就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已论证)

同时,哲学家叔本华也将“音乐”定义为“意志的客观化”(意志包含情绪);由此,在学界普遍形成:艺术的最高形式是“音乐”的观点,因为“节奏”就是“意志”的“自然表达”

综述:音乐是比文学、绘画更为接近艺术的本源,也更加蕴含节奏的命脉。如若在三者之间必须消掉两种艺术形式,那么可以是文学,可以是绘画,但绝对不能是音乐。因为只要有音乐在,文学和绘画早晚都会再次衍生或重新回归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