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鬼才”,14岁因画成名,最拿手的却是写小说,96岁还在写!
画坛“鬼才”,14岁因画成名,最拿手的却是写小说,96岁还在写!
能被称为“鬼才”的,都不是一般的人物,在作家中,贾平凹算一个。而在中国画坛上,被称为“鬼才”的只有他了。
他12岁初中没毕业,就一个人到各地流浪了;14岁开始发表版画作品,并以独具的风格饮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画画及木刻谋生;32岁成为全国有名的画家。做过瓷场小工、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和各种设计,后来,成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他就是艺术大师黄永玉。
大家只知道黄永玉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只知道由他设计的两件传世经典之作:生肖邮票《猴》和“酒鬼酒”的瓶子。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真正最拿手的却是文学。
按照黄永玉对自己的评价,文学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他用排在最后的绘画,养活了前面3个行当。
那他在文学上有什么成就?他先后出版了《永玉六记》《老婆呀,不要哭》《一路唱回故乡》《太阳下的风景》《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火里凤凰》《比我老的老头》《从万荷堂到玉氏山房》《永不回来的风景》等近20部文学专著,其中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五个月内加印五次,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还获过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而黄永玉最拿手的文学中,写小说更是不得了。他写小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从一九四五年开始动笔写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历经动荡几次停笔,到他80多岁时再次续写,一直到二零一三年才写完其中的第一卷,跨度长达68年,堪称世界奇迹。
这部取名《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长篇小说,第一卷《朱雀城》就写了83万多字,才写到他12岁之前在故乡湘西的童年生活。最神奇的是,这部小说在《收获》杂志上连载了5年。
到了写第二卷《八年》,这时黄永玉已经90岁了,他每天8点起床,上午写小说,待到两个月的时候集中起来,在《收获》杂志上刊发一次,这种即写即发,却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连载,这一卷又连载了5年。
更神奇的是,黄永玉这部长篇小说的连载,与传统意义上的连载小说早已完全不同,它已经无须考虑如何维持读者的忠诚度。换句话说,黄永玉写这部小说早已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是为了满足自身言说的愿望和写作的愉悦。这种创作的状态可以是每位小说家都梦寐以求的,作为一位画家的黄永玉,却得以实现,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这本自传体小说,黄永玉计划要写三卷。今年已96岁的黄永玉,每天还在写,而这第三卷要比前面两卷的时间跨度更大,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复杂。
他曾经开玩笑说:“还有这么漫长的岁月要写,恐怕是个悲剧,恐怕写不完。不过,我会坚持写到最后一口气。”“有时候,真希望可以放一天假,安心地出去玩一玩。我玩的时间真得很少,因为每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催稿。看来100岁之前是没机会了。”
最神奇的是,无论是画画还是写小说,黄永玉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这也是被称为画坛“鬼才”的主要原因。
和黄永玉斗嘴相骂了十多年的范曾,曾经写了篇上万字的文章《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嘲笑黄永玉是半路出家的老家伙,不懂传统,画画不入门。
黄永玉就说自己是“没有吃过正餐,都是地上捡一点吃一点,东南西北到处跑,到处捡,就形成了自己这么一个形式,也可以叫做风格。”正因为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有它的缺点,缺点恰好成为它的风格,所以比较自在,画风也多变,自然不会有太多约束。
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小说?黄永玉说,人活着总要对得起这一天三顿饭,而他只会画画和写点东西。但是画画没有写文章这么让他开心。
在他看来,“每一张画都是带着遗憾完成的。画完一张画,发现问题了,告诉自己下张要注意,但到了下张画,又有其他遗憾,所以画画是一辈子在遗憾的过程。”当然,他的画还是有很多朋友喜欢的,而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卖钱,卖了钱可以请朋友吃饭,可以玩。
但是,写小说就不一样了,因为好多朋友喜欢看他写的东西。对他来说,这就是写小说让他比较快活的基础。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