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名僧之画作诗,画已亡轶,诗永流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诗贵在有理趣,苏轼尤善此道,这首诗便是他的代表名作。旁人写春景,无非百花与杨柳、草长与莺飞,苏轼笔下,却热闹非凡:有竹枝桃花、有春水野鸭、有青蒿芦苇、还有水中跳跃的河豚。
繁纷的景象,并没有因为七绝篇幅短小而混乱不堪,而是井然有序、从各自的角度体现了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尤其是最后一句的联想,将这幅春景图,描绘成了一个连续动态的画面。便是眼光挑剔、喜欢批评前人的纪晓岚,也叹服道:“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其实,这首春意盎然的诗,最初是为惠崇的画而写的。惠崇是北宋名僧,也是苏轼的好友,当时他作了一幅《春江晚景》的画,苏轼便以此为题,写了两首七绝,如今画已不见,但这首诗却千古流转、经久不衰。
由此可见,题画诗在古典诗歌文学中也有一笔浓墨重彩。
题画诗的形成过程——源于魏晋南北朝,成长于唐朝
中国古典文化艺术,是一脉相承而来,在很多不同体裁的文化艺术中,都能看到相同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技法,其中诗与画的联系,尤为密切。唐朝诗人王维,便被世人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北宋张舜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言论,更是受到广大认可。
而所谓“题画诗”,多是指写在画上的诗,或在欣赏了某幅画之后有所感触,从而写下的诗。关于题画诗的形成起源,沈德潜认为:
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
沈德潜认为题画诗的开创者是杜甫,其实有文字可辨的题画诗,应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士人崇尚美,也积极探寻各种美学创作,诗文与画作的结合,自然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因此当初出现了很多题画扇、题画屏。例如《咏七宝画团扇》、《答王团扇》等。或许沈德潜等人认为题画扇、画屏并不算是题画吧,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这一形式,是题画诗的起源所在。
至于唐朝时期,伟大的诗人杜甫写了大量的题画诗,让世人注意到了这种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唐代国力的强盛,促进了文化的飞速发展,诗歌之盛无需赘言,绘画艺术的题材、风格以及流派也大幅度增加并走向成熟。
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许多诗人都具备着对绘画极为高超的鉴赏能力,甚至是创作能力。因此他们会用文字去衬映画作的意境,或是抒发自己对画作的理解。杜甫便是这样一位诗人,他有很多深刻的绘画技巧理念,如“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其题画诗也广受称赞,代表作有《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杜甫这首题画诗极为有气势,即便是读者没有看到那幅“鹰画”,也能通过杜甫的文字,感受到老鹰迅猛、凌厉的姿态,在他的笔下,这只“画中鹰”犹如盘旋在天空捕食的真鹰,让人叹为观止。
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另外还有《金陵晚望》,此诗最后一句“一片伤心画不成”可谓千古名句,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但此时的题画诗,多是以诗赞画,至于宋代,诗人才逐渐开始将诗写在画卷之上。
题画诗的发展——兴于北宋,衰于近代
北宋时期,朝廷对于士大夫非常优待,以至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而“绘画之学”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在宋人文字作品中都有记载,如《画继》:
自此以后,益兴画学,教育众公,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复立博士,考其艺能
也就是说,在宋代有针对画学进行专门的考试,其形式就跟进士科举一样,考中了,就能被选中进入朝廷的绘画机构,此后“画学”被并入“翰林书画院”。虽然,这种重视程度是在宋徽宗一朝才得以如此,但这种文化氛围,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酵。
人以类聚,不同的身份职业,也有着各自的朋友圈,北宋的文化人亦有文化圈,他们若是举办聚会沙龙,也多是品鉴琴棋书画诗酒茶,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不少题画诗。
诸如苏轼这类的诗画均精通、且有很大影响力的文人,便会经常被邀请为他人画作题诗,另外他自己也热爱收藏画作,遇到佳作也会在画卷空白之处作诗。据李松石《两宋题画诗词研究》,苏轼以及苏门群体所作之题画诗就有一千余首,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量。可以说,苏轼以及围绕苏轼为群体的文人们,对于北宋题画诗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此外,宋徽宗是一个热爱艺术的皇帝,他非常喜欢作画,同时也喜欢在画上题诗,如《腊梅山禽图》便有“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之佳句;并且他还会邀请一些文采及书法比较好的文人大臣在他的画上题诗,上行下效,则助推了题画诗的发展。
再有就是“题画以明志”的文人传统。善画之人,常以画作来隐喻其志趣,进取者有骏马雄鹰之画,避世者往往画梅兰竹菊以显清洁。如赵孟坚《墨兰图》,以墨兰隐喻自己的孤高,同时他又自题一首七绝来辅助说明他的画中意旨。
由此,画上题诗的传统也一直被后世文人画者延续下来,我们最为熟悉的“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便非常喜欢在画上题诗,这甚至成为了他画作的一大特色。清代同样是题画诗的鼎盛时期,王士禛、吴浔源等人都是此中高手。
不过至于近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变化,绘画、诗词等已经成为了极为小众的文化,受众和创作者的大量减少,也使得传统文化艺术的土壤急剧缩减,故而题画诗也逐渐衰落。
当然,衰弱并不等于消失,国画与诗词仍然在传承的过程中,我相信终有一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会再次闪烁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