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鹤归来兮——苏轼《放鹤亭记》赏析

2020-03-23

苏轼知徐州期间,写过一篇《放鹤亭记》载入了《古文观止》。文章不是很长,却阐述了深刻的道理,体现了苏轼不仅是大文豪,更是思想家。徐州云龙山因此天下知,山上放鹤亭亦流芳至今。

文章开篇这样写道:“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北宋熙宁十年是公元1077年,这年农历八月黄河水从山东决口围困徐州,苏太守率全城军民抗洪抢险,徐州城保,皇帝嘉奖,太守引以为豪。这是文章的大背景。

张山人是苏轼在徐州交往的民间道家朋友,黄河水围困徐州时,山人所居城外住宅被淹,所以才有:“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东山即云龙山。

来过徐州的人都知道,徐州本地没有高山,云龙山也不过海拔百米,恰恰不高的山登上去观风景却是正好的。

春夏之交,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草枯雪落时节,银装素裹千里一色;刮风下雨黑天白日,不同变化又各有不同景色。苏太守开篇先赞美了徐州好景色。

接下来文章进入正题,谈到闲暇日子太守带下属同僚到云龙山找张山人聊天喝酒。这位张山人养了两只鹤,“甚驯而善飞”,早晨往西放出去,傍晚再招回来。

一行人在放鹤亭内,酒至半酣,苏太守对张山人抱拳说话:“山人啊,羡慕你啊。你这种生活,给个皇帝当也不换呐,鹤在古书中乃是君子贤人的形象,养鹤放鹤当然也不是一般人啦!”

大家放下杯箸,等着太守往下说。可是说到这儿,苏太守突然话锋一转:“然卫懿公好鹤而亡其国”!”卫懿公因喜欢养鹤亡国了!这是为什么呢?苏太守在文章里没有细说,张山人也没问。

历史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卫懿公骄奢侈靡,喜欢养鹤,而且喜欢的很过分:给鹤配有座的车子,给鹤封官职俸禄。卫懿公九年(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赤狄攻打卫国,卫懿公准备派兵抵抗,准备出征的人都说:“让鹤去抵御狄人,鹤实际上享有俸禄官位,我们哪里能打仗!” 大臣们也说:“国君爱养鹤,可以让鹤去迎击狄人。”后卫军惨败,卫懿公被杀。

说完卫懿公,苏太守紧接着又说了一段话,开始说喝酒的事。原文是:“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酒诰》,出自《尚书·周书》,作者是周公旦,是中国第一篇禁酒令。《抑》是《诗经·大雅·荡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诗歌,是一首卫武公自警自戒的诗。

同样是酒的事,魏晋人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留下许多嗜酒段子而“名后世”。阮籍比刘伶有才,同为“竹林七贤”并排名之首,也留下不少“酒段子”。

哈哈,有意思吧,一边是禁酒、自律,一边是酒疯子留名。到底喝酒好不好呢?苏太守看着大家,给出答案:“其为乐未可同日而语也。”

养鹤这样的雅好,南面之君“犹不得好”。酒是好东西,而治国者要禁。闲散才人就喝,不喝怎能名世千年?这么看来,同样是爱好,哪怕是雅好,也要分人分职位呀!

文章写到这儿,太守说完了,张山人等人不知道是不是都听明白了,文章中写到张山人笑着赞同道:“有是哉!”

哈哈,我养鹤也是雅好啦!趁着酒劲,山人作了放鹤和招鹤歌:“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是啊,鹤归来兮!这篇文章写于公元1078年十一月初八日,苏太守知徐州19个月,距离今天已经942年。

当时苏轼42岁,正是其在文学、为政和人生趋于最成熟的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子瞻首先追求的当然是“修齐治平”,可是他的内心又向往着山野闲人的隐居之乐。

为政之苦,隐居之乐。同一个事情,他是闲情、雅好,你就是失职、误国。苏轼作为徐州的“一把手”,必须要分得清,要有底线。这一点苏太守做到了,且做得不错。这也是东坡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整篇文章读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20年2月6日于徐州

-END-

作者:信超,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人,徐州市云龙书院苏轼研究协会研究员。本文系作者投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