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腾讯网)

Image 2020-03-22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必太纠结于当下。

古今中外,有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才,在童年时代,并没有展露出翘楚的头角;恰恰相反,他们显得有点平庸,甚至有点笨拙,但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后发制人,不少人是大器晚成。

这样的先例,在中国历史上很容易找到。陈子昂,被称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但是,这位杰出的诗人在年十八岁时,尚不知诗书,后因击剑伤人而弃武从文,两次参加科举都落第,到36岁时才中了进士,陈子昂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登幽州台歌》,是38岁时所作。“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早年孤单的心绪,又抒发了来者可追的气概。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但苏洵在年少时同样不爱读书,18岁还不会写作,第一次应乡试落第,等于没有考上高中。“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闭门不出,从此在家和两个儿子做名副其实的“同学”。北宋嘉祐初年,他带两个儿子进京应试,被欧阳修发现,“三苏”一举成名。苏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和《谥法》三卷。在他成家之时,是接近今人的退休年龄——57岁。

外国有不少科学家和文学家、军事家,也不是从小就表现出卓越的才华。爱迪生发明电报机、电话机、X线透视镜等1300多种,但此公小时读书成绩很差,老师曾当面骂他:“你真是个臭脑袋瓜!”脑袋为啥臭?因为他的头型是扁头。爱迪生母亲只好把儿子领回家教养,结果成为大科学家。英国大文豪司各特童年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腿残,在校成绩是倒数第一,一条半腿的司各特长大后写作历史小说,成为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拿破仑身材矮小,家里所有人都不看好他,16岁毕业于巴黎的军事学校,成绩排在第42名,后来当上了法国皇帝。爱因斯坦到9岁还不能流利地说话。上学后,老师评介他“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后来创立广义相对论,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医学家在他死后,将他的大脑切成240块作研究,发现大脑里有许多的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越多,一个人的思维和感知就越灵敏。

列举上述这些材料,不是鼓励平庸,不是支持不求上进,或进而推定小时了了、大必定佳。我主张人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人的智力开发要有一段时间,人才的发现和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天才人物往往不是横空出世,而是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刻苦磨练,方能成名成家。

现在,有不少父母患了焦虑症通病,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声称,家里再穷,不能穷在孩子身上。钞票再少,也要用在补课的刀口上。想进名校,先要成绩好。想成绩好,只有加速跑。想加速跑,只有少睏觉。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鸡血式”的补课,造成学生睡眠时间的大幅减少,近视眼的群体越来越多,军训时许多学生大喊“吃不消”。

英雄不问出处。小时了了,也不要紧。马云、马化腾,从小没有一马当先,考试成绩更没有冒尖。马云第一次高考,豪气冲天报了北京大学,数学只得1分;19岁再次走进考场,数学成绩提高到19分;第三次高考,数学终于得到79分。毕业后,马云从一间小小的翻译社起家,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马化腾求学期间成绩同样不突出,他说自己学习编程的方法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领悟”——用抄代码来培养感觉。马化腾技术不是最强,但对产品发展方向的感悟能力有奇特的认知方向。当代“两马”的成就,可以说服许多患焦虑症的家长。

村上春树说过:“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考试再重要,也不过是一场考试。人生的命运不取决于某一场考试,人生更艰辛的跋涉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不是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会大祸临头。而过于忧虑未来,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未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创造和成功不分先后,捷足先登固然可喜,大器晚成同样可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让我们一起,把眼光放长远些,欣赏一路风景吧。(王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