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朝取消“宵禁”背后的经济逻辑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北宋的黄昏,夜色格外撩人,翰林学士欧阳修被街上的鼎沸人声所扰,无心睡眠,更无心读书,提笔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古的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作为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深受宋仁宗器重的一代墨客,外人看他文采风流、简在帝心,谁知道他也这番情思柔肠。他的心底一定有一位婉约美丽的女子,只是有缘无份,只能将这份思念化作淡淡的惆怅相思,融于诗词之中。
但是这首词,无意中反映出一件相当有意思事,那就是宋朝取消了宵禁,晚上不仅可以外出约会游玩,还能够吃宵夜,听小曲、逛夜市,流连于勾栏瓦舍,或者求一宿风流。
取消宵禁制度,绝对是封建王朝统治历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历史上的诸多朝代,出于治安管理和统治的需求,都实行了严格的宵禁制度,禁止百姓及官员夜间外出。有急事时必须拿着有司勘发的文书才能通行。
但是,如果我们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历朝历代实行宵禁,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古代缺乏有效的照明手段,导致夜间管理困难重重,而这个难题始终无法从技术上得以突破,最终只有选择了“宵禁”这一管理方式。
当然,“宵禁”并不是华夏所独有,任何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选择这种方式来管理城市,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夜晚是黑色的。
第一把火,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
人类的照明,始于用火,当人类在自然界的雷击、山火中取得火苗,并用柴火让它持续燃烧时,人类的文明就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火的出现,让人类脱离了生食阶段,食用熟食不仅仅改善了人类体质、促进了人类进化,更让祖先开始研究烹饪技术、烧制陶器,最后发展出冶炼技术,可以说,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除此之外,火带给人类的还有光明。在数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先民们白天狩猎捕鱼,采摘劳作,夜晚却臣服于夜色的黑暗当中。狂风吹过森林大山,昼伏夜出的野兽嚎叫声声,人类在黑暗中瑟瑟发抖,漆黑的原野当中有多少危机四伏!
火的出现,让夜色不再漆黑,当栖息的山洞中开始有火光出现,人类更有安全感。
夜间照明不仅仅能够防止野兽的侵袭,更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延长了人类的活动时间,但其中最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照明燃料。
最初照明,人类使用的是天然的木柴,这种照明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火力旺、照明范围大!缺点也同样突出:耗费多、无法移动,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更加方便的照明方式,这时候油灯出现了。
人类在获取和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发现在烧烤兽肉时,滴到柴火上的油滴火焰格外旺盛,由此发现了动物油脂可以作为燃料的秘密。于是,人类将动物的油脂收集起来,加上灯芯,人类的第一盏油灯就出现了。
这种油灯异常简陋,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造型很丑的土陶油灯,但这种小巧的油灯却能够放在室内,能够很方便的移动,这是人类照明史上的一大革命!
并且,油灯自出现后,,其原理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这一用就用了几千年。但油灯的造型却千变万化,体现了华夏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美。
《尔雅·释器》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说文解字》:“燈者瓦豆也”。从灯字演化,“登”、“镫”、“燈”可以直观的明晰最早且最为普遍的燃油灯。
最早展现人类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是“豆”灯。“豆”原本是一种盛装食物的器皿,上面是一个圆盘,中间是支撑的直柄,下面是渐宽的喇叭口或者圆形的底座,在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制造了出来,后来演变成了照明的器具。
进入商代之后,人类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金属制作的油灯开始出现了。1982年在郑州商城东南角一商代窖藏内出土了一件青铜涡纹中柱盂灯,造型精美、设计合理,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据考证,这件现存于河南博物馆的青铜器,不仅仅是灯具,很有可能是一件礼器。
而河北平山三汲一座中山国国王的墓出土的一件铜鸟柱盘就更加让人赞叹了,其足部是镂空的底座,灯盘外壁有可以悬挂的铜环,中间是一个鸟的造型,用以放置灯芯,这件文物展示了当时人类极其高超的冶炼技术,堪称青铜器中的珍品。
总之,古代的油灯设计多变,且大多数取鸟兽之型,除了作为照明工具外,还是一件件寓意深刻的艺术品,成为上流社会贵族大家的身份象征。
油灯作为随葬品,大多数始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于战国,在此时的文艺作品中也出现了油灯的记录。例如《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其中的“镫”同“灯”。
到了汉魏时,灯的材质也更加多样化,除了陶灯、铜灯外,还有铁灯、银灯、玉灯等。尤其是汉代,除了造型材质上的变化之外,在设计中还引入了环保概念。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这个宫灯通体鎏金,造型是一个执灯而坐的宫女,神态安神优雅,这个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其实这是一个吸收油烟的虹管,能够防止灯油燃烧后产生的难闻的油烟味,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实用与审美兼具!
油灯的出现,照亮了华夏的漫漫长夜,让人类都市的点星灯光,成为旅人心中最温柔的牵挂。
古代的宵禁制度背后的经济与科技瓶颈
宵禁是古代城市管理的律法之一,随着城规模的增大、人口的增长,中国很快出现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型城市。在通讯、交通和照明不发达的古代,实行夜间禁行是最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宵禁制度,那就是:晚上没事别出门。那么,约会怎么办?吃消夜怎么办?想逛街怎么办?通通不行!因为根本没有!
唐律规定: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唐时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了百万,其规划特点是“横平竖直”,直到今天西安的街道依然如此,绝不会走错。唐朝城市管理实行里坊制,以道路为界,将全长安划分为108个里坊。
白天,虽然可以正常走动、访友、办公、做买卖,但是一更三鼓响过,百姓就得老老实实回到家里呆着,街面上立刻空了下来。一直要到第二天五更三点钟敲过之后,老百姓才能出门。
当然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走,生病、生孩子或者有丧事的,在取得许可后可以出行。整个宵禁期间,坊市关闭,各里隔绝,有兵丁巡逻。有违反规定的,要打屁股三十到四十下,不可谓不严重。
不仅仅是唐朝如此,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宵禁的法律。在有些朝代,甚至会受到坐牢、罚款等相当严厉的惩罚。在《太平广记》里,天宝年间有人出门办事,可能没掌握好时间,突然“关门鼓”响了起来,没办法再走了,这个人在桥底下蹲了一晚上!好生可怜!
宵禁制度的目的很明确,主要就是治安和政治功能。夜间宵禁之后,那些溜门撬锁的盗贼,哪里还有容身之地?家家户户都有人,这盗贼还怎么入户?整个街上都没有人,这贼在街上多显眼啊?所以宵禁制度下才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治之相。
除此之外,宵禁还具有政治功能。历史上的大多数阴谋都是在夜间谋划实施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黑暗的环境能够给人一种隐蔽的感觉,所以很容易做出一个判断:半夜三更不睡觉,聚在一起能有啥好事?
夜晚实施宵禁,还有一定的军事功能,当有军情需要兵力的调动部署时,畅通无阻的街道能够最大限度节约时间。实际上,和平时期固然要宵禁,战争时期的宵禁更加严厉,遇有拒捕者可当场格毙!
实行宵禁制度固然是出于政治、管理和军事的要求,但是如果从经济和科技的角度来看,缺乏有效的照明手段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古代,室内的照明工具主要是油灯,油灯的照明范围是相当有限的,在两米外就很难看清东西了。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西汉时的匡衡,从小喜欢读书,但是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从墙缝借着邻居家的光来读书。这事有很大的杜撰成分。首先,墙有多厚?那缝得有多大才能把光透过来?难道那灯烛就在墙边上放着?用得起蜡烛的人家会舍不得修墙?
而室外照明,就要靠火把或者灯笼了,这两种物品的照明范围也是相当弱的!就算是大富之家,也不会整夜把灯笼挂在门口,那烧的可都是钱啊!
也许是童年的劳苦给匡衡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了,他封侯之后,在封地私占土地四万亩,被察知后贬为庶人,一捋到底,下场惨淡!不知道匡同学被剥夺官职的时候,有没有想起他当年偷光的往事!
所以,缺乏有效的照明手段是宵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此规模的一个城市,黑灯瞎火的,如果不采取宵禁很容易造成混乱!大家可以想象下,即使是在现代,如果没有一点灯火,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百姓还有没有安全感?
《诗经.小雅》云:“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这里的庭燎、烛都用来照明的,拿在手里的是“烛”;插在地上是“燎”;放在院子里叫“庭燎”。
在这里要说一下蜡烛的产生。古代的蜡烛主要来自于白蜡、蜂蜡,价格极其昂贵,即使是在富庶的北宋,一根蜡烛的价格也达到了五百斤粮食之多,普通老百姓哪里用得起!
晋武帝时石崇与王恺斗富,他听说王恺家用饴糖水洗锅,就在自家厨房内用蜡烛当柴火烧,不了解蜡烛价值的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当时一根蜡烛的钱足够一个四口之家几个月的口粮了!
灯油的价格要比蜡烛便宜,但在古代是没有专用的灯油的,灯油就是植物油,例如桐油、胡麻油等。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植物油也是非常珍贵的东西,用来炒菜不好吗?干嘛要白白烧掉?所以古代灯下苦读,真的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此外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屋里面点着一盏油灯,整个房间却显然特别明亮。巡逻的人在街道上挑着一盏灯笼,整条街都亮堂堂的!其实自己试试就知道了,那是因为打了光,不然,灯笼三尺之外,漆黑一片!
所以,如果要达到如今的照明效果,就得密布灯笼火烛!可经济上是万万承受不起的,只能在一些重要部门或者机构保证照明!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时代,夜生活是如此地贫乏无味。当然,宵禁也有积极的作用,那个时候的人睡眠一定非常充足,也不会掉头发。熄灯上床高枕而卧,有效促进了夫妻感情,提高了生育率!
宋朝的解禁
宋太祖登基不久,就做出了在部分“地区”解除宵禁的命令。瞬间点燃了宋朝的夜生活,那么,宵禁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为什么偏偏在宋朝解除了呢?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宋朝的经济实力冠绝诸代!论军事实力宋朝不是最强的,但要论商贸之发达、经济之繁荣、坊市之拥攘、民众之富庶,宋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正因为老百姓富庶了,才有了更多的娱乐、消费需求,点几盏灯算啥呢?在唐朝后期,尤其是唐玄宗时代,宵禁制度就有所松动,宋朝只是顺承其势罢了。晚唐杜牧的《泊秦淮》就描写了金陵秦淮河的夜晚: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见晚唐时期就有夜生活了!
在封建王朝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大都市主要是承担军事和政治功能,而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使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如汴梁、临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朝时候的东京,夜市一直开到三更才关门休息,而到了五更又重新开门,人们游乐的地方通宵不绝,可见其夜间的繁华。
蔡条《铁围山丛谈》:“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街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故永绝蚊蚋。”
在蔡条的记载中,马行街由于夜市繁华、酒楼密布、烛火不绝,熏得蚊虫都消失无踪了!根据资料,此时的宋朝都城汴京,人口超过了1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中沿街的各类店铺超过了6000余家!
当一个城市庞大的消费能力被激发之后,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百姓愿意消费,商家能够赚到钱又开发了更多的夜间消费项目。 那么,在宋朝晚上能干什么呢?
首先是吃。宋朝可以说是集华夏美食之大成的朝代,几乎所有的美食都可以在宋朝找到影子。这主要利益于宋朝农耕、养殖、榨油都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为包含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煤炭的使用、铁制炊具的推广,炒菜的产生,面点的制作,都让整个宋朝产生浓浓的烟火气!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砂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咸菜、杏片、梅子姜……盘兔、旋灸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
这些食物的价格,大致在十文钱上下,非常大众化。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跟现在的户部巷、宽窄巷子、夫子庙店一个味儿?熙熙攘攘的人群,吆五喝六的划拳,煎炸烹炒的香气,勾勒出宋朝的饮食之盛。
宋版《夜看扬州市》夜市干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吋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如果吃饱了,可以去浴室洗澡,可以去戏院听戏,还可以去赌上两把试试运气,要不就在街头看看杂耍,大好时光,就是用来浪的!繁华的夜生活,不仅让老百姓乐在其中,也吸引了皇帝。
张邦基《墨漫录》:“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伎,名著一时”
勾栏瓦舍的风流之名,不仅传诸百姓,也渐渐传到了宫里,撩动着文艺青年宋徽宗那颗骚动的心,终于它按捺不住了,在众人的掩护之下夜访李师师,被野史传为佳话。据说宋江为了招安之事,还潜入汴京,与皇帝在李师师处会面!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尴尬。
试想,若是宋朝尚有宵禁,街道冷落,不说有没有李师师,半夜一群人出门去青楼,只怕皇帝的脸皮也没这么厚吧!
其实,一个城市的繁华最终取决于经济实力,一个城市夜生活的活力,取决于百姓的消费能力。而自宋之后,都市又恢复了宵禁,直到几百年之后,国泰民安,电灯被发明出来,地球上才有了无数的不夜城。正是电灯这种高效的照明工具,让夜晚更加灿烂!
每当读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之时,我们既为苏李的浪漫与才华所折服,又不乏恶趣味地想:这二位是不是没有钱点灯,所以借月光喝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无数个夜晚,当夜归人看到家中小楼上,透窗而出的温暖烛火时,他们加快了归家的脚步。那一盏亮在心头的灯火,可能是旅人最深的牵挂!那千年不绝家国情怀,可能是每一个华夏人最朴素的温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