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曾经是贵族梦想的华丽陪葬品,如今却成为惊艳世界的国宝文物

2020-03-16

故事的开头还是那么俗套,1968年5月的一天,解放军某部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进行一项工程施工时,不小心就挖掘出来了一座汉代大墓。令人欣喜的是,这座墓葬并没有被盗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经过考证,这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陵墓。西汉盛行厚葬,因此陪葬品异常丰富,“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都是大名鼎鼎的国宝。

是的,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刘胜金缕玉衣。相信很多人早已对这件文物有所耳闻,但小珏相信,这篇文章还是能让您有不一般的体会。

什么是金缕玉衣?简单的来说,它就是用金丝做丝线,用玉片当作布料,制作成死者的衣服,陪伴死者下葬。那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呢?其实,这个传统在周代就有苗头了。因为古代中国人对玉极为着迷,形成了独有的玉文化。古人相信,玉能养人,不仅养活人,也能滋养死者。

在周代就有“缀玉面幕”的墓葬方式,后来发展到“缀玉衣服”。到了汉代,国力强盛,经济开始繁荣,贵族们便用玉衣将死者全身包裹起来,以为这样可以不朽。而且,为了体现出尊卑等级,国家又规定只有天子和极为重要的大臣才能使用金线穿起玉片,做成葬服,这就是金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只能用“银缕玉衣”甚至“铜缕玉衣”。至于说普通百姓,哪还能有这般待遇。倒不是为人子女的不尽孝,而是因为花销实在惊人。

做一件金缕玉衣需要多少钱?就拿刘胜金缕玉衣来说,它一共有绿、灰白、淡黄褐等颜色的玉片共计二千四百九十八块,光金丝就重1.1千克。这些玉片不是天然就做好的,需要从原产地运送过来,再由工匠逐步加工、打磨,还要根据人体的形状,做出不同的弧度。在这个过程中,损耗之大可想而知。

刘胜金缕玉衣,不光是普普通通给死者穿上就完事了。古代讲究事死如事生,贵族们活着该怎样,死后也该怎样。因此,这件玉衣还可以拆卸,就如同刘胜生前可以脱衣一样。当然,它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个部分,都可以分开组合。

这么复杂的方式,成本当然是惊人的昂贵。按照的工艺水平推算,西汉时代制作这样一件玉衣,一名熟练的玉器工人大概要耗费十余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至于说成本,小珏不敢随便乱说,我只知道,到了曹丕建立魏国之后,就立即下令废除了金缕玉衣陪葬制度。

后来还有些人不死心,但国家统治者对此非常严苛,哪朝哪代都严厉禁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种丧葬方式太花钱了。因此,“金缕玉衣”制度只存在了四百来年就销声匿迹了。顶级大贵族,乃至帝王都不敢继续使用的一套衣服,可见是很烧钱的。

烧钱还是一方面,关键是并没有什么意义。刘胜金缕玉衣出土之后,很多考古专家就一直不明白,衣服里面空空如也,刘胜的尸体到底去哪里了?后来在试探性拆卸金缕玉衣时,发现有一些枣泥灰样的东西,和一些牙齿,这才知道刘胜已经腐烂成灰。再看看马王堆辛追夫人的尸体,现今还保存得完好。可见,金缕玉衣并没有防腐的功能。

曹操曾有 “发丘中郎将”管理摸金校尉,专门盗掘西汉贵族陵墓以资军费。他们肯定发现了金缕玉衣并不防腐的问题,曹丕必然也心知肚明,这也是毅然决然废弃这项制度的原因之一。

其实,金缕玉衣在中国,已经陆陆续续被发现了20余件。论奇特,要算临沂刘疵墓出土的,它只有面罩、手套和鞋组成,似乎在于以点带面,起到象征性的作用。论精美程度,要算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它的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但是,刘胜金缕玉衣却是年代最早的,而且和妻子窦绾墓中的形成了“情侣装”,意义重大。因此,它被河北省博物馆珍藏,2002年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