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琵琶女的生活一点都不凄惨,白居易《琵琶行》到底在表达什么?

2020-03-04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从来就不是一个凄惨的形象,她的一生在物质上有着极大的富足,只不过在精神上有点空虚而已。

琵琶女之所以受到了白居易关注和理解,是因为她的遭遇和白居易自身的经历在实质上是非常接近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经历着同样的痛苦而已。

如果我们将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身世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

人生前半场,风光无限

先来说说白居易前半生的经历。

白居易出身在一个不大的官宦家庭,生活上本来就不是特别惨,起码还有有些保障的。但可惜的是,安史之乱后,中唐、晚唐一直有着藩镇割据的现象,白居易早年也是经历过几场战火的,所以他知道社会百姓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这也是他文学风格的成因之一。

白居易小时候就非常聪慧,读书很刻苦,所以有人说他“少白头”的原因就是因为读书太用功,但现在科学发达了,这种说法多半不太靠谱。

但不论怎么说,白居易年少成名是肯定的,并且还是“诗名”。

我相信很少有人没有听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其实这首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作是一首科举应试诗,“赋得”二字就表明是命题作品。

当时有一种制度叫做“行卷”,考生在考前或者考后将自己的作品给主考官看,先混个脸熟。白居易就曾经去拜访了诗坛前辈顾况,虽然不一定是“行卷”,但肯定和这样的行为很类似。

顾况看了他的名字,语重心长地讲:

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他拿这位后辈的名字开了一个玩笑,说首都花销太大,没点本事的话,居住可不容易啊。

然后他看到了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说了八个字:

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这个故事很多典籍上都收录了,比如唐朝张固的《幽闲鼓吹》、宋朝尤袤的《全唐诗话》等等。

从中可以看出,其在文坛上的发迹有点像当年李白遇到贺知章的事情,一句“谪仙人”让李白这位后辈在诗坛打响了名气。

这时候的白居易才年仅十六岁。

文坛上有前辈提携,当然也是自身确实有才华,在仕途上的白居易也走得颇为顺畅。

贞元十六年,也就是公元800年,中进士,这时的白居易二十八岁,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要知道,唐朝的“进士”含金量极高,也是诸多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考中进士的人要比考“明经”、“明算”等科目的考生受重视得多,这是国家储备政治人才的摇篮。

但是考中进士不代表着可以做官,这只是资格而已,就像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一样的道理。

两年之后,白居易完成了书判拔萃科考试,成为了一名有政务能力的人才,第二年就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

三年之后,白居易又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不再做校书郎的工作了,写了七十多篇策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于是被下放到基层锻炼,虽然官职不高,但这代表着官府对其的重视。

锻炼了一年之后,白居易回京入职,此后一段时间的经历可谓是平步青云!

元和二年回京,担任翰林学士一职,主要也是学习京城政务的工作;

元和三年担任左拾遗,虽然品秩不高,但属于“言官”体系,有很高的影响力;

元和四年,和写作了《悯农》的李绅、元稹共同发动了新乐府运动,其实是为了让统治者倾听民间的呼声,表达的是白居易的政治主张;

元和五年,白居易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但同时依然兼任着翰林学士,执掌诏书的草拟,参与国政的决策。

可惜的是,元和六年的时候,其母去世,他必须要回去守丧三年,暂时离开了京都。而当他再次返回官场之后,就到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再来看看琵琶女的经历。

别看她曾经是一个艺伎,但要知道艺伎也是有业务能力考核的,才貌和艺术水平都需要考量。而在这个琵琶女的自述中可以知道,她是当时所有艺伎中的佼佼者。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从她自述的细节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她来自京城,是见过世面的女子;

第二,她的琵琶技艺很早就学成了,并且还是当时最好的学校取得了最好的名次;

第三,她的容貌在当时是被所有同行业者所嫉妒的;

第四,她当时的出场费极高,但依然不乏追随者;

第五,她并不缺钱,生活非常豪奢;

第六,她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真的火了很长时间。

有着这样一位经历的女子,她的生活绝对不会凄惨,反而生活质量非常高,她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那么,这样来看的话,白居易和这位琵琶女的经历是不是有很大的相似性呢?

一位在文坛、仕途两方面平步青云,风光无限;另一位在娱乐圈里独占鳌头,红遍京都。

巧合的是,两人之后的经历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人生后半场,落寞无比

白居易在居丧返京之后的第二年遇到了一件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这一场刺杀让朝堂显得非常诡异,而白居易却在这个时候上表,敦促朝廷要严查凶手。

本来是一件正常流程,就是平民被杀也要立案侦查,何况是一朝宰相呢。但诡异的是,白居易被指责为“越职言事”。

也就是本来不该他管的事情,他发声就是违反了规则,于是遭到了弹劾。

朝廷这个时候也突然活跃了起来,有人攻击他有违儒家孝道,理由是他的母亲因为观花而坠井身亡,但白居易竟然写过有关“赏花”和“新井”的诗,这就是不孝。

在宰相遇刺身亡的时刻,朝臣开始纷纷攻击白居易的“管闲事”和“不当言行”,这就很明显了。

白居易为自己居丧之前的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行为买单,被之前的“受害者”集体排挤。

于是,年过四十的白居易被贬谪出京。

那么,琵琶女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毕竟艺伎这种职业是吃青春饭的,当时琵琶手艺再高超,当年老色衰的时候也要黯然离场。

琵琶女就是这样,周围帮衬自己的亲朋相继离开,她也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有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实,才有了“老大嫁作商人妇”的选择,这是琵琶女命运的转折点。

嫁予商人之后,琵琶女感受到了商人经常逐利的行为,使得自己独守空闺,心灵非常空虚,不禁怀想其自己年少时期的快意生活,触动了心事,于是才有了这一次和白居易的巧遇。

这次相见发生在白居易被贬之后的第二年,其心境的落寞还没有完全走出去,所以对于琵琶女的经历自然有着深刻的体会。

一个是在仕途上遭受排挤,心情愤懑;另一个是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心情抑郁。

何其相似!

这也难怪,中国文人的传统就是喜欢用女子不幸的遭遇来影射自身的无奈,从屈原时期就开始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他们极愿意将自己比作处于弱势的忠贞女子,在君主的冷落中表现得楚楚可怜,这是惯用的手法。

更何况,面前就有这样一位活生生的琵琶女,怎能不触景生情呢?

精神世界里,落差极大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生活其实都不悲惨,两个人在物质生活上都比较富足,没有衣食之忧。

白居易在《观刈麦》当中曾经说: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可见官府给的俸禄还是比较充足的,即使被贬谪到地方去,在物质条件上还是比较不错。

在《琵琶行》当中白居易也写了自己赏花喝酒等行为,可见并不穷困。

而琵琶女在之前就有着非常丰厚的积蓄,所嫁对象还是商人,自然在物质生活上就更不用担心了。

两人的共同点就是精神上由高到底的落差,并由此产生了“共鸣感”。

白居易的精神世界自不必说,仕途、诗坛这都是高雅的代表;而琵琶女虽然出身风月场所,但其所行之事同样属于精神上的工作。

无论是琵琶技艺还是与显贵宴饮,她所见过的世面要比她所嫁的商人还要大,从京城出来的人,自然会感觉“浔阳城”太过偏僻,毕竟白居易在这一年都没事找到弹奏音乐比较好的人,可以想见这里的精神生活贫匮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说,琵琶女并不悲惨,只不过是精神上的落差导致了心灵的空虚而已。

白居易之所以能看重琵琶女,也不是对她的遭遇表示悲惨,而是两者出现了共鸣,毕竟《琵琶行》真正要表达的内容也不是琵琶女,而是“我从去年谪帝京”之后的内容,还是将自己理想的失意。

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白居易最后也看淡了仕途,一心一意地去创作文学,去做能为当地百姓真正谋利的实事,还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