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人留下的残句,苏轼改成了一首千古名篇,惊艳了世人千年

Image 2020-03-04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词,形容的是五代时期蜀国君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的美貌和娴雅。仅仅九个字就令人感觉到花蕊夫人非同于常人的卓越风姿。然而,这首孟昶做的词,其实只留下了这两句。

如此令人惊艳的残句,没有一首完整的词,着实令人遗憾,于是,大文豪苏轼当仁不让,承担了为这两句残句续作的任务;于是,一首惊艳了世人近千年的千古名篇,便诞生在苏轼的笔下——

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在这首词的前面,还有苏东坡自己写的一个序: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珂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独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在这篇序中,苏轼写出了自己作这首词的原因:他七岁的时候,曾经遇上一位眉山老尼,姓朱,当时这位老尼已经九十岁了。她说,她曾经随着她的师父到蜀主孟昶的宫殿中去。有一天太热了,孟昶就和花蕊夫人晚上起来到摩珂池上去凉快,写了一首词,这位老尼当时就记下来了。等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年,那位老尼早已不在人世,苏东坡也只记得头两句。于是就写了这首《洞仙歌》,来补足这首词。

这首词以想象的方式,还原了若干年前,蜀主孟昶和花蕊夫人在夏夜的摩珂池赏玩夜景的画面。“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是仅存下来的残句,是花蕊夫人美貌的最直接刻画;“水殿风来暗香满”,将周围的景致添加了进来,幽幽的花香,伴着凉爽的水池,不免使人有些心旷神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将花香吹过来的,一定是微风。这微风不仅吹来的花香,还悄悄掀起了绣帘,将帘内人展现在皎洁的月光中。“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原来,花蕊夫人还没有休息,只是靠着枕头,弄乱了鬓发,弄歪了金钗。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因为清凉的微风,因为皎洁的月光,勾起了花蕊夫人和孟昶夜游的兴致。此时,院落中寂静无声,只能看见天空的中流星在银河中滑过,留下一道美丽的光线。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此时已经是三更天了;“金波淡,玉绳低转”,月光渐渐暗淡了下来,玉绳星也开始向下滑落。“玉绳”,据《春秋元命苞》中记载:“玉衡(北斗七星之第五星)北两星为玉绳”。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虽然有着凉爽的夜风,但花蕊夫人还是盼望着秋天赶快来。此时,她却完全没有想到,流年似水,岁月已经在悄悄变化了。

残句令人惊艳,苏东坡的续作更令人赞叹,整首词空灵清俊,意境深远,想象奇特,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