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院长写下《满江红·决胜雷神山》,完美诠释了何为逆行者
文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有直击人心的作用,它能令人的精神产生升华,能令人的性格发生蜕变,它能教化世人,向着真善美,向着光明前行,所以中国古代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都是文人。例如孟子、范仲淹、鲁迅……,他们用文字传播仁义礼智信,用文字传递“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无私,用文字传播民族大义。
每当危难关头,总有人能够用文字,让群众凝聚在一起,给予人民力量,然后共度难关。在最近发生的疫灾当中,也有许多学者文人,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或勇敢揭示事实的真相,或传递所见所听的感人事件,或给予患病人员坚强的信心。这些精神上的援助,同样无比重要。
近日无意间,看到了一位援鄂院长写的《满江红·决胜雷神山》,他用这种形式,表达了自己援鄂的感想、必胜的决心,以及对患病群众的安慰,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
新冠肺炎狂肆虐,华夏呜咽。抗疫情,白衣战士,心如刚烈。健康所系犹在耳,性命相托有你我,心无畏,告别爱与怯,上阵切。
千里奔袭为家园,不破楼兰终不还,待猖狂病毒皆消灭、山河悦。
《满江红》这个词牌,是以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我们比较熟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填得这首词,激烈豪迈,看完令人热血沸腾,而岳飞本人是抗金名将,百战百胜,或许是受这些因素影响,这位院长才用了《满江红》这个词牌。
虽然这首词,填的不甚规范,多处出律,但信手而作,已然难得,并且出律并不能影响词意带给我们的感动,我们来梳理下这首词的意思。
首先,作者表达了疫情的影响和结果,“华夏”言范围之广,“呜咽”显疫情之重,点出了形势的严峻。接着,作者赞颂了“白衣战士”不怕危难,勇于上前的刚强之心,在病在面前,医生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
第三句写出了医者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精神。据了解,这位作者是从辽宁前往鄂地援助的医生,所以第三句的“犹在耳”应是指出发前的宣誓、鼓舞士气等集体会议,指疫区人民的健康系于他们身上,他们绝对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和托付,他们心无畏,告别了家里的亲人爱人,告别了心中的胆怯,只剩下一种急切奔赴一线的心情。
或许,这一段词,就诠释了何为逆行者。
千里奔袭,作者心中挂念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为了病患能够尽早和家人团聚,这些白衣战士,毅然踏出了自己的家园,或许这个家园,他们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可是,他们依旧无悔,无犹豫,这又何尝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体现?那些镌刻在青史当中的大义,无时无刻不在中华民族之内上演。
不破楼兰终不还,作者将医院比作战场,将疫情比作楼兰,虽然整句用了王昌龄的诗句,但是却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最后,他在词中寄托了美好的祝愿,等到病毒消灭,春光明媚的那天,大好的河山,都会露出笑容。
这首词的作者,叫做徐英辉,是辽宁省援助雷神山医疗队总指挥,大连医科大学的副院长兼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这首词,是他写在雷神山医院的涂鸦墙上的。在方家眼中,或许这首词的文学价值并不高,但是这些文字写在医院的墙上,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看到,我相信他们一定备受鼓舞,那些病患看到,也会坚定与病痛作斗争的决心。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