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孟子说“仁,人心也”,儒家思想“仁义”思想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腾讯新闻)

Image 2020-02-29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孟子》第六篇《孟子·告子》

前面的文章,我们介绍了这一篇的上半部分内容,主要是孟子对人性善恶的论述,在我的理解,孟子更想表达的是人都有向善的土壤,但是也能在这片土壤中长出恶的果实。人性向善而非人性本善才是孟子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接下来,《孟子·告子》的下半部分内容,孟子通过很多小故事和对话,来阐述了对于儒家思想经典:“仁义”的理解。

前面我们讲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简单来说,仁是一个人的应该遵循的品德,保持内心“善和诚”的品德,而义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者礼仪规范。一个是讲对内在品德的要求,一个是讲对外在行为的要求,这是儒家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

那为什么孟子会推崇“仁义”呢?

有一个故事,当时秦国和楚国正在交战,宋牼准备去劝解他们停止战争。孟子就问他你准备怎么劝解他们停止战争?

宋牼说,我给他们说停止战争的好处和利益。

孟子说,秦国和楚国本来就是为了利益而交战,你怎么能跟他们谈利益呢,你告诉他们为了利益而放弃战争是不可能的。你应该去告诉他们为了仁德而停止战争才有可能,如果秦王和楚王因为仁德而停止战争,那么他们的将士也会因为仁德而停止战争,他们的臣子也会怀着仁德去服侍君主,君主和臣子都心怀仁德,老百姓才会心怀仁德,和睦相处,这样的国家才能称王于天下。

孟子说,如果一国之君眼里只有利益,那么他的臣子就会为拼命为国君争取利益,比如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增加财富等等。这样比如会伤害老百姓,而且老百姓也会为了利益而相互争斗,这就是仁德的相反方向。大禹治水,是顺着水性的发展,所以他把四海当成蓄水的低洼之地,为百姓治水而造福于百姓,这是一种仁德;而白圭治水把邻国当成蓄水的低洼之地,自己治水反而让别的国家发起了洪水,这样的做法就不是仁德之举。

其实,所谓仁德是一种治国的价值观,如果君主求名求利,那么全国上下都会奉行这样的价值观;如果君主奉行仁德,那么全国上下都会奉行仁德。而孟子所奉行以仁德治国的背后逻辑,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以是否造福百姓为依据,就像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都说,儒家讲究礼仪规范,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有一种宣扬等级观念的思想。但其实,其核心是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而施行仁政和德政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那为什么孟子会认为仁政思想是好的呢?因为不管在儒家还是道家思想看来,遵循自然法则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儒家思想认为,人都有向善的本能,仁德是人的自然属性,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属性去治理,这样才是正道,自然之道。就像孟子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意思是说,让君主施行仁政才是一种正道,而所谓正道就是符合自然法则。

所以,很多人误解了儒家思想,推崇阶级观念,要人遵守各种礼仪规范是一种迂腐的治国理念。但其实,其内在的核心是,儒家思想认为“善”是一种天性,而按照善的方法去治理国家,也最符合天性的,也就是符合自然法则的。

儒家看到每个人有“善”的天性,因此希望顺着人善的天性去治理,这是一种顺势而为;而法家思想看到了每个人有“恶”的天性,所以想尽办法去遏制人性的“恶”。他们只是看到了人性的不同面,然后采取了所认为正确的方法而已。

有句话说:你相信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就像查理·芒格说“一个拿着锤子的人,眼中满世界都是钉子”,这与其说是一种思维局限,还不如说是所信奉的价值观不同。

关于这个道理,孟子还说了一个故事。

孟子听说鲁国有意让乐正子治理国政,非常开心。他的学生公孙丑问他,是乐正子性格刚强吗?孟子说不是。那是乐正子聪明有谋略吗?孟子说不是。那是乐正子见多识广吗?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就纳闷了,那他有什么本事,老师这么高兴呢?孟子说:因为这个人,喜欢听取善言。公孙丑说,这就够了吗?孟子说,这就够了。

孟子解释说:喜欢听取他人的善人,治理天下都有余,何况一个鲁国。因为喜欢听取善言,那么四处的人都会从千里之外来进贤善言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听取善言,那么久而久之,他就听不到善言了,他把好人拒千里之外,而那些进谗言和当面奉承的人就会在他身边,如果一个君子天天和满口谗言,喜欢奉承的人在一起,他还能治理好国家吗?

古代西方有个寓言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国王不喜欢听坏消息,说说了坏消息,国王就会把他杀掉,久而久之,他当然听不到坏消息了,但是不久就亡国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