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王阳明的“致良知”,孟子的“尽其心”,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腾讯新闻)

Image 2020-02-29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孟子》第七篇《孟子·尽心》

这一篇是《孟子》的最后一篇,也是内容非常丰富,思想性很强的一篇,这一篇中,孟子主要讲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其实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金句,今天我分享其中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回到自己的内心,追随真实的自己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其心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翻译版本,比如:充分实践内心的要求;比如用心思考;比如深入自己的内心等等。这里其实我理解应该是,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看到真实的自我。我们常说的“追随自己的内心”,“找到真实的自我”。这里孟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意思。

这里孟子谈到了儒家思想中几个重要的概念“心”、“性”、“天”。心是内心,也代表思考和反思;性代表天性和本性;天则是儒家思想最高的范畴,上天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天命代表自然法则,总之天在儒家中是一个至高的存在,是不可违背的。

前面的《孟子·告子》中,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而不得之”。心是思考的器官,用心思考才能有所得。相比较于耳鼻口舌这些感觉器官,孟子认为,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正是在于心具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而其他感官则容易受外界欲望的蒙蔽,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另外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还说过一句很著名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也谈到“心和性”的重要性。

这一篇中,孟子还有一句话关于心性的论述,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孟子将心和良知良能结合在一起。后来著名的心学思想家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出自这里。

只是王阳明把良知的内涵讲的更加丰富,“致良知”其中,致有知行合一的意思,良知则代表内心的良知良能,既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一种天赋的认知,也就是说的“天理”或者道家思想的“道”。简单来说,王阳明认为,我们内心的力量其实是无比强大的,既有最高的道德意识“良知”,也有最完美的天赋“良知”。而致良知就是一个“存天理,去人欲”的过程,追随自我真实的内心和本性,摒弃外在的物欲,做到知行合一,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

我们回到孟子的这篇内容来,其实孟子在这里也谈了类似的意思,一个人如果真在了解自己的内心本性,那么对于外在的得失就会更加从容,才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坦然接受就好,有点“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这看起来有点消极,但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在道家思想中,庄子对这种“知天命”的思想也有很多精彩的论述。最著名的比如“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比如“形如高木心如死灰”,比如“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等等,都是一种对人生的智慧。

“知天命”与其说是一种无可奈何,更可以说是一种顺势而为,或者适应性。其实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适应是一个主流的方向。儒家思想讲天命,道家思想讲道,其实都有大自然的规律和法则的意思。其实在古代思想中,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敬畏之情。古希腊从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源”开始,西方思想家对万物的构成和背后的规律不断探索,提出了很多本体论的思想,比如火是万物之源,原子是万物之源,万物皆数等等。但东西方思想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我们更讲究“适应”“顺应”而西方思想更讲究“理性”,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关于西方思想的发展,如果感兴趣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