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报人笔记、梁启超的课堂讲义……这5本书最好一本都别错过(腾讯网)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纳博科夫说:“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首先阅读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第一次阅读你关注的是往往是表层的,对于深层次的内涵则需要深度捶打才可得。其次,对于一些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竟然在不同时代、场域内,能被挖掘出更多的丰富价值来的旧作,你在自己的时代里,首次阅读,它就是你的新书。
从晚清报人的笔记,看百年前哈尔滨大鼠疫
《汪穰卿笔记》
作者: 汪康年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汪康年,字穰卿,浙江钱塘人。光绪二十年进士,是清末主张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主要活动是办报、兴学。他的笔记记载的是自己的亲身见闻,是探求清末政治、经济及社会风貌不可多得的材料。在《汪穰卿笔记》中,还涉及到1910年开始的哈尔滨鼠疫。尤其是反映出北京城的市民与官员面对汹汹疫情时的各种反应与举措。当代女作家迟子建,还以一百年前发生在哈尔滨的这场瘟疫为主题,在2009年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白雪乌鸦》。
1910年是宣统二年,这年11月9日清晨,在哈尔滨的秦家岗马家沟附近,一名居住在中东铁路工人住所内的中国工人突患鼠疫死亡,标志着震惊世界的“1910东北鼠疫”拉开了序幕。到这年年底,大量居民受到感染。
当东北疫区里的新闻像潮水一样迅速传至京城,引发了人们的恐慌。在《汪穰卿笔记》中,我们得知,当时北京的警厅下达命令,民间展开灭鼠行动,“凡捕鼠送警厅者,与铜元二枚”。北京市民积极响应,短短的时间竟“杀鼠巨万”!对此老百姓纷纷称赞:“即使都中并无鼠疫,然假此将都中鼠除尽,避免损毁器物、盗窃食品、搅扰睡魔,亦大佳也。”
虽然鼠疫没有进京,但京城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们,对于导致鼠疫逞凶东北的原因,还是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他们看来,“我国人素不重视卫生之道”,实在是亟待改变的问题。汪穰卿笔触沉重地写道:不独老鼠,“居室卑污,衣服垢秽,致滋生种种啮人肌肤、吮人膏血之虫类,若蚊、若虱、若蚤、若蝇、若蜰(臭虫),无南北、无东西何处蔑有(没有)。”如果任由这种境况持续下去,那么就算暂时将鼠疫挡于城门之外,也早晚还会遭到其他疾病的侵袭。
那场鼠疫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困顿,也可以在汪康年的笔记中感受一二:“前者东三省之防鼠疫,几半年于兹矣,于是大豆等行销至欧洲颇有为难之势。”当时日本商人在大连、安东等地囤积了大量的大豆,根本卖不出去,“乃亟宣布鼠疫并不及大连等处,遂得畅销无阻”。而英国商人一直将中国的猪肉“销行于英者甚多”,瘟疫一起,立即滞销,“英商乃宣言此猪肉为汉口出口之物,与东三省渺不相接,于是销行如故”。
回到百年前课堂 听梁启超纵论300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作者: 梁启超 著 / 俞国林 校
出版社: 中华书局
1917年11月,梁启超辞去段祺瑞内阁财政总长之职,退出政界。之后,他大多数时间都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著述与讲学。任公回忆道:“我生平是靠兴味做生活源泉,我的学问兴味、政治兴味都甚浓,两样比较,学问兴味更为浓些”,并希望能够“做个学者生涯的政论家”。
此期间,梁启超在北京的清华、天津的南开交错授课。1920年冬,梁启超在清华讲“国学小史”;1921年秋在南开讲“中国文化史”,撰成《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根据梁启超于1923年夏至1924年春夏间,在南开大学、清华学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撰写的讲义稿本整理而出。这些讲义在梁启超在世及去世多年被多次刊载或出版,风靡学术圈。甚至在近40余年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又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排印本,足见梁任公此书学术价值与永恒魅力。
时间久远,也难免出现流通过程中的错讹。2020年初,中华书局推出资深编辑家俞国林精心整理校对的最完善版本。虽是学术书,但因梁启超学问通透,再加上是授课讲义,所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虽然内容深刻,但并不难读。他妙语连珠,生动有趣,被视为是深入浅出的名家风范。
在讲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认为做学问的最大前提条件是,要有非常独立的风骨,“凡豪杰之士,往往反抗时代潮流,终身挫折而不悔,若一味揣摩风气,随人毁誉,还有什么学问的独立。”他也表明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则是实事求是,“须知凡用客观方法研究学问的人,最要紧是先澈底了解一事件之真相,然后下判断。”
梁启超还会在讲义稿本里用拟声词,显得真实可爱,比如有一处他写, “极耻辱的条约签字了,出走的西太后也回到北京了。哈哈哈!滑稽得可笑!” “有人问:“这样做学问法, 不是狠容易吗?谁又不会钞?’哈哈!不然不然。
作为名师,梁启超自然也会给自己的学生开书单,“欲知四大案简单情节,看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最好。”
在近代史上,学问大家可谓群星璀璨。但梁启超做学问的能力可谓是明星中的明星。梁漱溟曾这么表达自己对梁启超学问的佩服, “任公的特异处,在感应敏速, 而能发皇于外,传达给人。他对于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术极能吸收,最善发挥......有些时天真烂漫,不失其赤子之心。其可爱在此,其伟大在此。”
百年前某丹麦女子去非洲开了农场又遭火灾,之后她成了作家
《走出非洲》
作者:凯伦·布里克森[丹麦]
译者:袁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14年,29岁的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1931年农场发生一场大火,农场受灾,她返回丹麦。《走出非洲》就是一本根据她在非洲17年的经历和感受所写的自传体小说。
在非洲的生命旅程中,纵然有失去,离别,但她却没有写成挽歌,而是始终洋溢着一种自由与勇敢的生命力。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盖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
“就这样站在迅速移动的光影里,向上看着藏青山峦的金边与清晰的天空,你会有一种感觉,仿佛现实中你正在海底游走,随着身边水流的节奏,向上仰望大海的表层。”《走出非洲》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本非洲地理杂志,它较全貌地介绍了非洲平原上的土著、四季、植被、动物、鸟类、风和气味。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非洲大地上景貌的生动传神的描写和所蕴含的哲理,文字优美而隽永。
“我在非洲有一座农场,在恩贡山脚下。农场坐落在六千英尺高度以上,赤道在北方一百英里外横贯而过。白天,你觉得自己升得很高,逼近太阳,清晨和晚上则澄澈宁静,深夜清凉。……回顾在非洲高地的游居岁月,你会对在云端度过的这段时光深有感触。天空蕴藏着一种蓝色的活力,将近处的山丘和树木都涂抹上鲜明的深蓝。正午,地面上的空气苏醒过来,像火焰在熊熊燃烧,像流水一样在闪烁、摇摆、发光,让每样东西反射又重影……”
如散文诗一般的语言竭力展现着非洲那些不为人知的诱人内涵,这片土地的宽广与深邃。这部作品曾于1985年被拍成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样的作品,这样的电影,给一代一代的读者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个单独驾机飞跃大西洋的女子,她的孤独你可懂
《夜航西飞》
作者:柏瑞尔·马卡姆[英]
译者:陶立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1936年9月,柏瑞尔·马卡姆驾驶飞机从英国出发,一路向西飞行,最后在加拿大迫降,费时21小时25分。在随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人们注视着脱下飞行帽与墨镜的她,看到了一副极清秀优雅的容貌。由此女飞行员马卡姆成了一个传奇。她也成为第一位单人由东向西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
马卡姆毕生钟爱的两项有趣又传奇的事业——驾驶飞机和训练赛马。1902年出生于英国莱斯特郡的马卡姆,4岁时随父亲到了肯尼亚。她先是跟随父亲训练赛马,18岁便成为非洲首位持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1931年开始,她驾驶小型飞机在东部非洲载运邮件、乘客和补给物品,成为非洲第一位职业女飞行员。在《夜航西飞》中,她写自己训练赛马的过程,独自驾驶单翼双座木螺旋桨飞机,在东部非洲从事职业飞行,和猎队搜寻大象踪迹的往事。其中重点记录了她1936年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直抵北美的经过。
也许因为长途飞行总是孤独一个人,柏瑞尔·马卡姆在这本书中,像哲学家一样深入描述了人的孤独,“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她也提醒人们,“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
“词汇拥有的力量,是为了和他人彼此相连”
《编舟记》
作者:三浦紫苑[日]
译者:蒋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辞典《大渡海》,这项工作由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学者松本老师主持,谁知他最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此时编辑部中仅有做事浮躁的西冈正志和临时工佐佐木。荒木和西冈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营业部内不善于和人交往却对词语有着敏锐认知度,并且做事极为认真投入的青年马缔光也。浩瀚的词语海洋,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一艘驶向彼岸的小船。他们甘于寂寞,却也收获着弥足珍贵的幸福……
看这本书,不得不佩服日本当代作家开拓题材的能力。编纂词典,这么枯燥的事情,都被写得很热血,非常有力量。匠人气质的主角,用自己的认真去感染周围或散漫或习惯性自我否定没有自信的人,量变得质变。“辞典,是横渡词汇海洋的船。人们乘坐辞典这艘船,搜集漂浮在漆黑海面上的点点星光。只为了能用最恰当的措辞,准确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给他人。如果没有辞典,我们只能伫立在这片浩瀚的大海前,驻足不前。”“词汇拥有的力量,不是为了带来伤害,而是为了去守护、去传达,为了和他人彼此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