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以艺战疫 以画疗心 李兆顺自创“画疗”暖人心 (光明网)

2020-02-27

  “信心是抗击疫情的关键,也是战胜疫情的一剂良药。希望可以通过我的画为大家减轻压力,树立信心,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著名画家李兆顺在得知光明网书画频道发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书画展”作品征集活动后,融合色彩心理学创作出战“疫”主题书画并表示愿意将作品捐赠,希望可以为更多的人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缓解人们居家隔离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作为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学雷锋联盟雷锋书画院副院长,李兆顺积极创作出三幅鼓舞人心的优质战“疫”作品,并鼓励、带动书画院的画家共同参与,凝聚艺术家磅礴之力,与全国人民一起携手迎接曙光。

  融合

  李兆顺的画之所以能够“疗心”,是因为他将色彩心理学理论与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绘画创作当中,运用色彩对人类大脑的刺激反映,并结合自己开发右脑的科研成果,发展创新自己的绘画艺术,为此创造了右脑潜能激发画,还因此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黑、灰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白色虽有素洁感,但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而蓝色和绿色是最让人感到舒适的颜色,作用于人的感官都可产生愉悦、放松的感觉。

  李兆顺捐赠的画作之一《荷塘盛世》就是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疫情期间人们的紧张和焦虑感。绿色可让人联想到植物和春天;蓝色可让人联想到水和天空;黄色易让人联想到谷物和水果。当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人脑就会分泌传递兴奋和开心信息的多巴胺,心情自然会得到放松。著名画家吴冠中是李兆顺的老师,他高度评价了李兆顺创新的右脑潜能激发画:“王维是文人画的首创者,兆顺是自然科学画的开拓者。”

以艺战疫 以画疗心 李兆顺自创“画疗”暖人心

李兆顺作品《荷塘盛世》

  李兆顺将色彩心理学理论运用于作画缘于他偶然间读到的一个故事。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泰晤士河水因严重污染变成黑色,搭建在河上的桥体和周围的建筑物也是黑色的,当时几乎每天都有人选择在河边自杀。后来一位心理学家提出将桥体和桥面粉刷成绿色,自此之后河边发生自杀的概率从平均每天发生一起降为每三四天发生一起。一个小小的改变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看过那个故事之后李兆顺就开始着手研究色彩心理学理论,并逐渐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绘画当中。

以艺战疫 以画疗心 李兆顺自创“画疗”暖人心

李兆顺作品《徽派建筑》

  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利用色彩开发大脑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李兆顺不愿意墨守成规,他认为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为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他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其师吴冠中的赞赏。十多年前,李兆顺进京拜吴冠中为师,适逢吴冠中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跨界携手研讨“艺术与科学结合”。看到李兆顺开发右脑潜能的成果后,吴冠中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之际,他给李兆顺理出了一条借绘画开发右脑的新思路——融合中西绘画技艺、运用色彩对人类大脑的刺激反映、结合自己开发右脑的科研成果,发展创新自己的绘画艺术。李政道更是为李兆顺右脑开发画题词:“融合科学与艺术,发展世界之和谐”。

  我国传统的作画以墨为主,色彩单一,而吴冠中提倡作画要大胆运用色彩,他常说:“笔墨等于零”。李兆顺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将脑科学和色彩艺术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运用色彩达到治愈心灵的效果。打破固有的传统必定会受到质疑,而李兆顺却将质疑看作是前进的动力。值得高兴的是,他的画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我的画可以帮助到那些孩子和年轻人,受到他们的欢迎,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李兆顺欣慰的说道。

以艺战疫 以画疗心 李兆顺自创“画疗”暖人心

  李兆顺作品《开发右脑开心快乐》

  坚守

  李兆顺在发展绘画艺术的同时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疗心作用。他多次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多所大学和中学捐赠书画作品,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并缓解学习压力。李兆顺了解到运动员因经常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频繁地长途旅行和生物钟紊乱而影响到睡眠质量,他在里约举办奥运会期间给运动员捐赠了50幅作品,帮助运动员提高睡眠质量,并缓解运动员在比赛前的紧张情绪。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李兆顺第一个想到的是可以用自己的作品为正在接受治疗的确诊病患和居家隔离的全国民众进行“画疗”,给他们带去希望和信心。除了向光明网投稿并表示捐赠的3幅作品以外,他在2月18日还参与清美光华艺术家捐赠作品微展义拍,其作品在线拍卖所得的善款已于2月19日全部汇往湖北武汉。

  以李兆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用温暖人心、治愈心灵的艺术作品表达人民与疫情抗争的决心,用画笔为时代筑起疫情防控和凝聚人心的钢铁长城!我们要坚定信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一起倾听,希望来临的声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