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懂生活 悟生活 译生活 (光明日报)

Image 2020-02-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1-03 03:32

  作者:冯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五年了。我一直在想,“高峰”缺在哪里?实践表明:对于生活的关注与了解深度几许,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深入性、生动性、深刻性。因此,艺术家自觉主动地走进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成为艺术创作获取灵感的首要环节。不光是艺术家人到、身到、心到生活,还需要从“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达到“了解”“理解”生活。艺术家不能以局外人的眼光观察他者,而应以平等的身份、平实的心态、平视的眼光,将自身沉下去,做“局内人”。“理解”是为了真正的“懂”生活。

懂生活 悟生活 译生活

  逐日图(中国画) 冯远

  避免“直译”生活 力求“翻译”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之中,一切关于人的思想行为和活动,一切关乎艺术的创意、想象、记录、表现活动都不能,也无法超越现实生活。尽管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可以依凭彼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去探求甚至穷尽一切可能的艺术形式,他们也不能超越人类思考、思想、思维的范畴和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因此,艺术中任何形式的写实、写意,再现、表现,具象、抽象的艺术创作都是现实世界中艺术家按照各自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理念,通过抽象思维、创意想象而进入创作获取的成果。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差异都只因作者个体、个性及其能动性发挥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常人心目中的“天堂”“地狱”,甚至是外星生物(诸如电影《阿凡达》),在他们笔下也都是依据现实世界加以想象延伸,依凭人类既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法则去设计诠释所谓的“不同世界”,而无法超越现实生活、超越世界、超越苍穹,即便有一天人类移居去了地外星际。

懂生活 悟生活 译生活

  心声(中国画) 冯远

  常识告诉我们,生活不等于艺术,生活是引导一切创作思维、思想的原发点,是激发想象力的源起。生活为艺术提供了一切可资发挥的素材,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情感的对应要素,是作品意义升华的起始点。生活提供并提示了艺术内容的多样性,生活也激活并丰富了艺术家的想象力与才情。

  生活乃艺术之母的规律,对广义的艺术活动具有普适意义,而对于现实主义纪实、写实、再现性、描述性艺术创作而言,更具针对性。

  艺术创作是透过生活的表象,判断了悟生活的真相、真谛,从中感受、发现积极向上的涓滴光亮和真善美的内质意义,进而发掘、发挥、放大这种内质意义并赋予作者审美的感情色彩——引发创作灵感,撷选创作素材,萃取艺术表现的切入点——再进一步形成虚幻的艺术心象,加以反复酝酿、设计、创意叠加而逐渐清晰为作品意象,即艺术化图像——最后通过造型、形式和技术语言将之物化为作品实体。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是规律但非定法。而生活中虽然有激动人心的瞬间,也有美好的灵光闪现,但更多的是平凡、平实、平庸的生活,要从平凡中见出不凡,从平实中获取充实;既是将普通生活点石成金提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也是化平庸(“腐朽”)为神奇的“高于”过程,这无疑是一门需要不断修炼的学问。

  “高于”生活的艺术,不是生活的直接、直观、直白的反映;不是简单的“传移摹写”;不是“直译”(即单词拼接的意译);不是借助影像图片的拼接游戏,甚至技术拷贝后的添加。写实性、再现性艺术无疑可以充分借助摄影图像、数字影像等科技手段,但需要把握界限而不是取代、取巧,那种一眼便可以辨识的摄影术翻版的作品,只能对艺术创作产生负面的损害作用,导致作者造型能力和结构作品的设计能力的退化与丧失,而坠入“无我”之境,弱化艺术家个性、语言特点,甚至引发美术创作中造型形式、语言单一化倾向的泛滥。

  举凡优秀的艺术经典,无一不是基于生活之上的更典型、更具代表性、更富表现意义的作品。这三“更”,实质就是“艺术”以及艺术的功能与价值,“更”的过程,也就是成“金”,成为“神奇”的过程。真正优秀的艺术,一定是“有我”之境的艺术。这个“我”,就是个体艺术家的独特思想、理念、审美价值取向和技术风格特色的综合呈现。至于艺术创作中的“无我”之境,更多的应是指过程中的“忘我”与“融入”。艺术创作必须“走出”并避免简单的“直译”生活,而力求“翻译”生活,这个“翻”字,集中体现了现实主义写实性、再现性、描绘性艺术的意义所在——即脱离了描摹表象的“写实”阶段,向着更高阶段的“写实”、表现内质、本质、实质方向的转换与提升。

  在创作实际过程中,艺术家一旦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复杂至宏大叙事式的历史绘画,小至寥寥数笔的抽象艺术小品,仅仅满足于熟练精湛的技艺、一挥而就的表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是手艺。艺术家需要穷其智慧展开联想,尽可能赋予表现题材物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更为深邃、更为生动的形象,更为丰富的细节,更动人的情节。那种活跃的想象思维帮助艺术家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令作品光彩毕现。

  用心灵言说艺术用艺术言说思想

  想象,需要丰富的学识、经历、修养和宽广的视野化成。而想象力则需要通过大量创作实践的培育磨炼造就,缺乏想象力的作品难免单薄浅显,易于洞穿而缺少回味。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源于生活原型,优于艺术想象,精于艺术制作。在作品表与里、内外交界的层级环节,它们无一不是接受更深层次——心灵(内心与精神、思想)的驱使。艺术是人的情感、理想和审美取向的折射。艺术展现的虽然是直观的形式构成、造型色彩、技术风格、图像的人、景、物,但其表达的却是内在的关于作者心灵与精神、思想的潜台词,而不是简单的从现象到图像的过程。一幅简约到仅是一片灿烂色彩的交混或几根线条组成韵律的画作,也可能是一幅悦目的作品,但其更多引发的是关于视知觉审美的愉悦和感觉的舒适。而一件隐含或充溢着作者丰富情感、理想愿望的作品,给予读者观众的,则会是与欣喜一同带给你的启示、感悟和联想,这是任何杰作都不可或缺的作品内质、精神的力量以及所谓艺术的魅力。作者和艺术家有没有、有什么样的心灵境界、人格品质、思想深度、审美品位,都将真切地渗透进、呈现在作品之中,并且主宰作品创作的全过程。

  当然,并不是只要表现了真实、美好、喜悦,或者高大上内容的作品就一定能体现作者心灵的高尚;也不是美化、赞颂,或者刻意夸饰的艺术,就能反映作者的道德品质与才华。相反,那些真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类共同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以良知善意和负责任的态度去揭示真相、批评丑恶、警示社会与人心,同样能获得振聋发聩的艺术效应,这都是艺术家高尚心灵与精神力量隐藏在作品中的价值所在。

  历史上那些杰出的艺术家在其侍奉艺术的人生经历中,当一切创作要素皆备之时,无一不是心灵给了他们思想的勇气,内心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情怀给他们以仁爱之心,精神的力量驱使他们竭尽全力地去用艺术言说思想。

  进入21世纪,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汹涌而至之时,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所带来的新的社会、人文、科技时空,尤其是虚拟时空大大拓展了传统意义上时间空间的概念。当新技术进一步深度整合、激荡,不断激发产生新的认识、思维模式,改变、重塑既有的现实生活与世界就将成为必然趋势。与昨天相比,今天的艺术发展正显现出不同既往的大众化、消费化、信息化、媒介化与个人化的倾向,普通人介入、参与艺术创作、审美观赏、娱乐消费的方式与机会陡然增长,越来越广泛普及便利,“人人可以成为艺术家”将成现实。未来艺术何如?今天的艺术家也许不能或难以预测未来的艺术发展变化,尽管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浪潮终将席卷人类世界,艺术仍将保有它的终极底线:对于人类及其生存价值的尊重与关怀。

  (作者:冯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创作札记

  手,是人的第二张脸。通过手,能够辨识性别、老幼、职业与社会身份……手,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手势姿态表达种种语言之外的意图、意愿以及心理活动。

  中国画《心声》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意涵,运用具象写实——写意——象征表现的手法,表现手的主人的意愿:民生—呼声—心声—赞同之声—欢呼之声—赞美之声—拥护之声。

  作品取自我曾经经历过的种种表决,通过一项项决定、法规、事项,包括来自政府的利民政策、便民举措,甚至代表大会通过的各种决议、报告等的场景画面,但不取自特定的某一纪实现场,也不局限于某次真实的会议场合,而是通过组合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年满18岁具有公民表决权的青年人以无数高高举起的手,来表达人民的心声、人民的意愿,体现国家的意志。如林般举起的手,代表了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赞同、认可,代表了人民—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发展变化的自信精神和昂扬力量。

  作品采用了中国画注重意象表现的手法,突破传统绘画、写实绘画的创作理念,强化象征性、寓意性,运用中国式写实的技法、线造型加笔墨色彩渲染,以非写实艺术表现手法结构画面,集中体现和彰显当代中国人民对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衷心拥戴与赞同之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