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英雄谱】斗门司令部旧址:见证军民鱼水情的斗门司令部
斗门司令部位于南昌县斗门姚村。1949年5月10日,陈 赓司令接到解放南昌的命令,5月21日陈赓部队进驻南昌县 莲塘镇斗门姚村,将司令部驻扎于姚家大院,陈赓司令在这 里指挥解放南昌的战斗。
见证军民鱼水情的斗门司令部
在县城莲塘的西南端有一个村庄,名叫斗门姚村,这个看似普通的 村庄和解放军开国大将陈赓有着深厚的渊源。1949年5月21日,陈赓司 令将部队指挥所设置在此,并在这里亲自指挥部队,解放南昌。斗门司 令部见证了陈赓部队战士们和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深情,谱写了一段军爱 民、民爱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佳话。
1949年5月10日,陈赓接到军委命令,要他做好解放南昌的准备,并 且指定他为军管会主任。5月20日陈赓部队将指挥所设在进贤县,打算 在进贤多住一段时间。
大部队刚安置下来,陈赓司令便出门视察地形,他敏锐地发现每个 房子上都放置有船。他很快调查了解到,只要长江一涨水,就会倒灌鄱 阳湖,赣江之水也会随之大涨,不仅雨天涨,晴天也会涨。了解情况后, 陈赓司令当机立断表示:“我们指挥机关不能驻在这样的地方,应马上向 高处转移!”那到底应该转移到什么地方去呢?陈赓司令为这事愁眉不 展,恰好有来自南昌县斗门村的老百姓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便主动为陈 赓司令解忧,他们告诉陈赓司令,斗门姚村是一个小山包,地势约有 30-40米高,居住在那里,就不用担心涨水问题了。
于是,5月21日陈赓司令将指挥所搬到了斗门姚村,指挥所只驻有 首长及首长的警卫排,其它部队在这个中心附近。
政、后机关由于行动较迟,驻留在山下。半夜,赣江之水大涨,睡在 山下的战士们屋里被淹,纷纷告急,指挥所立马派工兵营前往营救。
工兵营的战士连夜敲响了村民的门,寻求老百姓的帮助。老百姓都 知道,解放军是来解放南昌的,一时之间,所有的老百姓都从家里走了出 来。力气大的男人们,从渔民家里把船抬了下来,女人们则将木头包裹 上布条儿,沾上煤油点着当火把,为战士们照明,战士们和老百姓一起将 船抬到了山下。
工兵营战士和老百姓合力将洪水中的战士救了出来。战士们被救上岸之后,纷纷对百姓表示感谢。
解放军战士来到斗门后,斗门的老百姓都提出要把自己的房子让出 来给他们住,更是家家户户都主动给解放军战士送米、送草。很快就送 去了15000斤大米和15000斤禾草,解放军战士收下大米、禾草后,坚持 给老百姓送去了军用券,这些军用券在解放后都可以兑换成人民币。
当时每个战士都穿着破衣烂衫,斗门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纷纷把 家里的衣服、裤子等拿出来给解放军战士们,斗门的妇女们偷偷将解放 军战士换下来的衣服清洗干净,并帮他们把破烂的地方缝补好。 当时的部队生活非常简朴,饮食也十分简单,战士们很节省,每次吃 饭都会将饭锅巴一块一块地叠好,留到下餐拌到米里煮饭。斗门的老百 姓知道这种情形后,便经常给解放军们送去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等。战士 们坚决不收,老百姓便偷偷将东西放下就走,战士们经常都不知道是哪 家送来的东西。
解放军战士们也经常帮助斗门的老百姓担水劈柴,打扫卫生等。我 们的战士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情深。也正是这种军民同心合力爆 发出的强大战斗力量,使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解放了 一个又一个城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村庄,一段故事,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 在斗门久久流传!
(南昌县委党校邱桃整理撰写)